淺析“項目導入、任務驅動”在《成本會計》教學中的應用
文化經濟
作者:滕建富
摘要:高教[2006]16號文《關於全麵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幹意見》指出:“探索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頂崗實習等有利於增強學生能力的教學模式”。“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理論基礎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在學中做,在做中學”的教育理論。本文以《成本會計》課程為例,探討了“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
關鍵詞:成本會計;任務驅動;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2-0-01
一、以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教學,實踐為主,理論為輔,實踐與理論相結合
目前高職院校招生是“零拒絕”,學生基礎普遍較差,而教學內容偏多偏深,相對滯後,理論與實踐二元分離,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疲勞,教學效果事倍功半。作為職業教育,學生學習內容應是企業或職業活動中典型的工作任務。所以,要構建以項目課程為核心的課程體係,突出實踐在課程中的主體地位,用工作任務來引領理論,實施“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法,使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培養出企業滿意的一線應用型人才。
“項目導入”是將實驗項目或實踐項目貫穿於教學的始終,用項目和任務進行新知識的引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任務驅動”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項目總體要求,以完成一個個具體的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巧妙地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並經過思考和老師的點撥,自己解決問題。
二、項目與任務的設計
“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因此, 項目與任務的設計要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出發點,以滿足學生的探究欲望為主觀願望,以完成教學任務為最終目標。
1.項目與任務即要與理論緊密結合,又要聯係實際激發學生興趣:項目與任務的設計必須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項目與任務的內容要使學生充分感覺到學有所用。
2.項目與任務要有梯度,由淺入深:在學生群體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水平、個性特征、興趣愛好都有很大的差異,對同一知識點的接受水平也是千差萬別。這樣,課堂教學中,項目與任務的設計應該考慮有梯度,由淺入深的逐步引入項目,盡量讓所有學生都能進步。
3.項目與任務要形成一個係統:項目與任務的設計要注意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係,讓學生的任務和知識形成一個係統。讓它們之間形成子任務和母任務的關係。子任務服務於母任務,這樣才能保證很好的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
4.項目與任務要真實、合理:在設計項目與任務時不要隻考慮到如何提高學生對各知識點的掌握的程度,把所有的知識點都強行加入到任務裏來,要考慮任務是否符合客觀實際,是否合理,任務設計特別強調具有針對性、可操作和實用性。
三、項目與任務的實施過程
項目與任務的實施要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實操練習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在實施教學前,教師要精選典型工作任務,布置與工作任務對應的課前任務,完成對學習任務的預先學習與資料準備。下麵以《成本會計》課程十大項目中的“材料費用分配實驗”項目為例,介紹“項目導入、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