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癖——訪農民女畫家裴潔(1 / 2)

裴積榮

一個人用來局限自己的範圍愈狹小,他在一定意義上就接近於無限。

——茨威格

你把我問住了,我也不知道我是怎麼愛上這個鬼把戲的,就那麼糊裏糊塗地愛上了,越愛越上勁兒,就像中了魔,自己也管不住自己了。

多得太,如今有多少我也說不清,大約有1000多幅吧!繪畫故事有:孟薑女哭長城,大禹治水,李存孝打虎,唐僧過通天河,絲綢之路,劉全進瓜,薛仁貴征東,遊地獄,鬧天宮,王母娘娘,女媧補天,劉海戲金蟬……民間小品有:老鼠嫁女,二仙玩棋,母子虎,蓮台坐子,吉祥如意,熊貓戲竹,魚兒戲蓮,牛生麒麟,乾坤八卦,雙鳳求凰,魚龍變卦,輩輩封侯,十二生肖圖,跑竹馬,跑水船,鬧元宵,壽桃,佛手,人參果,對雞,對鴨,對鳳,寶葫蘆……哎呀呀,疙瘩麻戲多得太哩!你要不嫌麻煩你就慢慢翻著看去吧!

題材!那都是從生活中來的。我生活在橋山林區,我愛上了這一片綠色寶庫,我要宣傳群眾保護它,我就畫了這幅《貓頭鷹》。看見窗玻璃上消冰,那圖案奇形怪狀的,我就畫了《冰人冰山》《人麵獸身》。看見母親背著兒子,我就畫了《母子虎》。看見貓娃頭圓圓的像山峁,兩耳尖尖像山峰,我就畫了《貓頭山》。看了電影《三笑》,我就畫了《唐伯虎戲秋香》。看見街上一批年輕人學歪了,我就畫了這個《遊地獄》。這個女的,她是審判官竇娥,竇娥在人間受了屈,到陰間平反了。我給平反的!(笑)讓受屈的人當審判官,她一定會主持公道。

改革開放的?有,改革是革命,我擁護得太哩!咋會沒有作品!這不是,《責任田飛出金鳳凰》。這是責任田,這是鳳凰。鳳凰給人間帶來福音。你看,雞鴨,豬狗,牛羊,魚塘;山水生秀氣,人物長精神,農村氣象新。

這是《堯王訪賢》。黨號召發現人才,選賢任能,我就畫了這一幅。老樹添新枝,老牛帶幼犢。這扶犁的,是說路遙知馬力,要在實踐中檢驗人才。

那當然,搞創作嘛,“需叫自我胸中出,且勿隨人腳後行”。在表現手法上不創新還行?我,從來不走舊路。畫《長城內外》,我把長城畫了個半圓,這一下長城就高大雄偉了,從長城內看到統治者的粗暴,從長城外看到人民的苦難,內外聯起來看孟薑女的勇敢、智慧。畫獅子,我將它的背畫成“富貴不斷頭圖案”。這樣好,畫出來的獅子又雄威,又吉祥。畫《青蛙搬家》,我沒有在青蛙身後畫一長串兒孫,我是在它的腿上帶了長長的蛤蟆衣,很像彩帶,讓子孫暗藏其間。有趣吧?有趣的還在後頭裏!就說這張《美水謠》吧!坐在長安城中的皇帝,要喝陝北甘泉水,要人民千裏去送。路程遠我剪了兩個牲靈拉車。這桶中的水沒有從桶底下漏出來。你看,它從上邊冒出來了,在空中如雲團狀,這波翻浪湧表達了民憤民怨。

參加全國展出的?有。《二郎擔山》《大禹王治水》,都參加過全國展出。影響?好。我的作品嘛,那影響一定好得太哩!(笑)

怎麼,你沒看懂!大禹王是太陽,身後是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一條龍。這個“壺”,就是五湖;這個“獅”,就是四海。這兒是王母娘娘和大禹王把水患治成功。看漫天危害牲靈的大水,變成了一條聽使喚的巨龍。這兒是王母娘娘的九個兒子。“九”代表了民眾的力量。

我愛創作民間傳統題材當然有原因,我爸在舊社會是個教書先生,愛看雜書,愛說“古經”。我娘家門前有一棵皂角樹,遇到農閑時節或陰雨天,莊裏人就一個吼一個,“走,到皂角樹下聽古經走!”我做女子時常趴在爸爸身邊聽古經,他能說多久,我就能聽多久。

對了,家庭對我的創作影響可大哩!人常說3歲記到老,我現在創作的,常常有小時候聽來的內容。我奶奶,我媽媽,都會用中草藥和民間偏方治病,我也學會一些,我創作的《中草藥百樣圖》,就是做女兒時學的知識。

我小時候愛看,愛想。愛看花鳥蟲魚,愛看山川草木,就是空中的雲朵,天上的月亮星星我也愛看。手裏拿個玉米棒兒,我愛看那籽兒的排列;手裏拿個花朵兒,我愛看那花瓣的擺布。走到山根下我愛看石頭,走到河邊我愛看浪花,一看起來就看呆了,癡癡地能看老半晌。

對了,你說對了。愛上了就想把它畫出來,繡出來,剪出來,刻出來,做成個藝術品,讓世人看一看大自然的美麗,也看一看我這個小姑娘的手藝,可舊社會的窮人,哪來筆墨紙張讓一個小姑娘去糟蹋哩?一天家裏人“撈河柴”,從洛河裏撈回來一棵樺樹。那個皮呀,光溜溜雪亮雪亮的。我愛上了,就剝下來一片一片地畫呀,剪呀。不巧的是我當時正打擺子(瘧疾病)。媽媽不要我胡拾翻,怕遭磨下病了。我不聽,偷著幹,她來了,我停了,她走了,我又幹。“作品”一拿出來世人驚,“哎呀呀,這死女子巧得太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