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安居比天大——黃陵縣農村災後房屋重建工作紀實(3 / 3)

在危窯(房)加固維修上,各鄉鎮按照縣上的統一安排部署,實行一村一策、一窯一策的辦法,對磚土結構的危窯,采取水泥灌漿、換頂、增設防水層等技術措施處理,增強其安全性。對於倒塌房屋,提倡建設平房,一次到位,由鄉鎮或村組聘請鄉村能人、窯匠或專業技術人員逐村逐戶進行修複。田莊、阿黨、太賢、倉村等鄉鎮還從澄城、富平等地聯係來專業施工隊,統一工價,統一標準,因地製宜,分類確定方案,由鄉鎮幹部帶隊,挨家挨戶維修加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農民負擔。太賢鄉奎張村針對原材料漲價,單家獨戶備料難、運輸難、施工難的實際問題,村上采取統一備料、統一施工、統一價格、統一質量和時限的辦法,既減輕了農民負擔,又保證了工程質量和進度;太賢鄉備村在村上耕地少,為受災重建戶劃新莊基地有困難的實際情況下,將老莊基地統一進行平整,為8戶重建戶解決了重建莊基地問題;雙龍鎮西峪村將災後重建與發展三產結合起來,利用雙(龍)五(裏墩)路建設的有利機遇,優先為受災戶劃地基,解決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問題;田莊鎮劉家溝村、韋家河村,針對災情嚴重、加固維修難度大的實際情況,將原來的老地基進行平整,分期分批重新修建標準高、安全可靠的平房,目前劉家溝已新建平房54間,5月底19戶群眾可入住新居。

在這次大規模的災後重建工作中,黃陵縣委、縣政府時刻不忘關注弱勢群眾的危窯修複,對貧困受災戶優先扶持。阿黨鎮唐呼村劉印奎家5孔窯洞全垮塌,所有家產被埋,縣鄉各級協調資金6000餘元,在原地基上建起了4間平房;隆坊鎮隆坊街楊喜仙一家孤兒寡母,4孔窯洞全部倒塌,得知這一情況後,鎮上出資,為其建起了3間平房;田莊鎮強河村貧困戶田粉霞、田河村貧困戶蘇雲輝窯洞出現險情後,鎮幹部捐款4000餘元,並協調施工隊,為這兩戶加固維修了危窯……像這樣的動人事跡幾乎村村都有。縣鄉兩級黨委、政府正是以“關心群眾疾苦,為民排憂解難”的高度政治責任感幫助每一戶受災戶恢複重建家園,渡過難關。

濃濃黨恩潤黎民,百姓安居比天大。黃陵縣委、縣政府在災後重建這場攻堅戰中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攻堅,取得明顯成效。據統計,截至5月10日,全縣已完成危窯加固4977孔,重建房屋1531間(孔),規劃建設高標準新農村5個村近200戶,災後重建完成總任務的83%。如今,全縣上下正以極大的工作熱情、高昂的工作鬥誌,決戰五月份,在汛期來臨之前,可完成全部重建任務,給8萬農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選自2004年5月25日《延安日報》

作者簡介:

潘振洲,1978年出生,陝西省吳起縣人。中共黨員。現為延安市檢察院幹部。

蘇玉鵬,1960年出生,陝西省黃陵縣倉村人。中共黨員。現任黃陵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通訊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