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好正是揚帆時——黃陵縣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紀實(2 / 3)

記者在侯莊中心小學采訪時也深深被這所學校所吸引。學校校園整潔,環境優美,達到了淨化、綠化、美化。教學樓裝修一新,特別是該校實行寄宿製後,後勤服務搞得十分出色。侯莊中心小學布局調整兩年來,他們改善辦學條件,使學生住得舒心;食堂辦得好,飲食多樣化,使學生吃得稱心;管理實行責任製,安全使家長放心;並校後資源優化了,教師教得好,學生學得開心。目前,侯莊中心小學在楊建華校長的帶領下辦得越來越紅火,不僅方圓幾裏的群眾時有通過關係送自己孩子前來就讀,就連相鄰的宜君縣去年夏季一下子就有95名學生慕名前來該校求學。

——堅持原則性和靈活性的有機結合,細致地做好群眾工作。中小學布局調整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牽扯麵廣,工作跨度大,情況比較複雜。為此,在撤並的最後階段黃陵做好了充分準備,一是隨時準備應付群眾可能的上訪;二是對規劃撤銷的學校,縣委、縣政府、縣教育局的態度要明朗、堅決,要積極誠懇地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努力說服群眾服從大局。2001年阿黨鎮唐呼村村民、倉村鄉石家鹼群眾以及去年橋山鎮南長牆群眾先後集體到縣政府上訪;倉村鄉教委主任張康民還給我們特別講了他們鄉群眾集體上訪,他們妥善處理的事情。秦家塬小學是一所國家經貿委援建,國務委員王忠禹題詞的希望小學,由於布局不合理需要撤並,群眾不同意。為此,去年倉村鄉秦家塬群眾將問題反映到北京,國家經貿委派出工作組專程到黃陵縣處理此事。在了解了情況,做通群眾工作後,國家經貿委的同誌於2002年9月3日同黃陵縣政府、秦家塬村幹部進行了深入座談,並作出以下結論:(1)黃陵縣將秦家塬希望小學高段並入鄉中心小學的決策是正確的,符合政策要求和實際,應予以堅持。(2)秦家塬希望小學,校產為黃陵縣政府所有,資源可隨教育需要而調撥。(3)將倉村鄉中心小學作為國家經貿委援建希望小學,秦家塬小學為該學校分校。(4)繼續擴大援建支教活動成果。

實踐證明,黃陵縣所采取的一係列方法是行之有效、切實可行的。實踐使他們深刻認識到,做好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既要大力度、細操作,又要敢於承受壓力、善於工作;既要態度堅決、堅持原則,又要立足實際、靈活機動。隻有這樣,才能最後達到預期目的。

隻有將布局調整、危房改造和後勤服務社會化三者有機結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撤並學校,實行寄宿製,逼出製度創新:成立後勤服務公司,實行後勤服務社會化

黃陵縣布局調整的經驗告訴人們:布局調整與危房改造、後勤服務社會化三者必須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校安全問題事關重大,危房一間都不能留,因此,危房改造就成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果不搞布局調整,那麼就必須將所有危漏校舍無一例外地進行維修改造。據統計,黃陵縣如果將危漏房全部維修改造,就需資金6800萬元,這對全縣將是個沉重的負擔。從經濟角度講,每校每年按1萬元計,減少100所學校,每年就能節約100萬元。因此,黃陵縣采取了以危改促調整,以調整壓縮危改任務的全新工作思路。

布局調整以寄宿製為前提條件。宿舍與灶房像教室一樣缺一不可。通過危改工作維修改造了教室和辦公用房,實行寄宿製和擴大了寄宿規模後,學生到哪裏去吃住?出路隻有一條——改革,吸引社會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實行後勤服務社會化。為了引資,縣政府特別於去年8月5日及時舉行新聞發布會,麵向社會公開進行招商引資,先後為21所學校引資1307萬元,專項用於學生食堂和公寓的新建、維修改造、租賃和購買。

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是一個全新的事情。為了積極穩妥,他們采取了虛心學外地經驗,緊密結合當地實際,大膽搞試點,不斷探索改革的辦法,推廣後勤服務管理的先進經驗,很快在全縣成立後勤服務公司21個。對這些後勤服務公司,黃陵縣要求:(1)理順後勤服務公司與學校的關係。要使學校後勤服務公司與學校工作徹底剝離,獨立經營、自負盈虧,就必須取得法人資格。縣政府召開工商、稅務、物價、糾風、衛生等相關部門協調會議,各相關部門特事特辦,一路開綠燈,迅速辦齊了公司的一切手續。公司成為與學校並立、服務於學校的獨立部門,投入了運營。(2)加強監督與管理。學校後勤服務公司,是獨立自主、微利經營的公司,為了防止公司暴利經營,給學生增加經濟負擔,政府要求,工商、稅務、物價等相關部門加強檢查監督力度,教育局要加強管理,對達不到建設標準的公司,不準收費,更不允許私自提高收費標準。對降低服務條件違反公司管理製度的進行嚴肅處理,從重處罰。(3)強化考核與評比。各公司成立以後,由縣教育局牽頭,組織工商、稅務、物價、衛生、公安、糾風、城建等相關部門,從硬件、製度管理、衛生等方麵,根據行業標準逐校進行驗收。合格者發給合格證,允許收費,同時,給食堂明確了最高限價。教育局統一製定了管理製度、服務標準,按崗定責,責任落實到人,製定了統一的考核評比細則和獎罰措施。從目前運行來看,公司管理到位,後勤服務措施得力,確實起到了解除家長後顧之憂的作用,後勤服務公司成為教師之家、學生之家。

中小學布局調整帶來的新氣象不勝枚舉,黃陵縣開始以一流的教育質量、一流的後勤服務回報社會

布局調整到位後,學校發生了明顯變化。概括起來說:一是辦學條件改善了,二是師資隊伍加強了,三是教育管理規範了,四是教育質量提高了,五是農民負擔減輕了。

黃陵縣店頭中學經過撤並後,其發展很快駛入了快車道,可以說是全縣布局調整帶來新氣象的一個縮影。當我們慕名到該校采訪時,但見學校背靠青山,依梯次而建,新竣工的教學樓、宿舍樓漂亮壯觀,校園綠樹掩映,百花吐豔,火紅的校旗在秋日驕陽下高高飄揚,教學秩序一派井然,漫步校園,讓人流連忘返。在談到布局調整的好處時,該校李印栓校長顯得異常激動,讚不絕口。他說:調整後由於管理和教師的加強,學校質量直線上升,以前在全縣11個學校評比中排名倒數,今年排名躍入全縣第四,獲縣“三合一”考試完成指標獎和質量進步獎。

規模辦學後,學校後勤服務社會化不但使學校甩掉了沉重的包袱,而且解除了不少家長的後顧之憂,如腰坪、雙龍兩校原來也住校,但由於住宿擁擠,髒亂不堪,條件太差,家長不放心,就紛紛讓孩子在外租房。由於學校難以管理,家長疏於管理,結果不少學生遲到早退,還有的男生甚至抽煙、喝酒、偷盜。後勤服務社會化給學生建了高標準宿舍,夏有電扇,冬有電暖,管理也到位,學生公寓現居住800多人。有7個管理員,一層樓一個。同時,學校保育室、醫務室各安排1人在公寓樓值班,校領導每晚輪流1人住公寓樓帶班。開始有人要在外租房,現在都要求入住公寓。

——寄宿製的實行,有利於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經過集體生活的培養,學生養成了獨立生活的能力和習慣,以及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優良品質,擴充了素質教育的內容。比如該校初一(2)班學生武傑患嚴重的小兒麻痹,行走需拄拐杖,這個班學生就成立了幫扶小組。這個小組每天輪換到公寓樓把該生背上背下,堅持給他打洗臉水、洗腳水。對於特困生,學校成立了“幫困扶貧基金會”。基金來源:(1)學校撥一些(每學期用此款為30名特困生免去雜費)。(2)自願募捐。黨員每人每年捐80元。(3)教師捐。去年一次捐了7300多元。(4)學生家長捐。去年捐了3000多元。(5)學生(部分家庭經濟條件好的)捐。現已捐3000多元。總共捐款13000多元,每學期資助36個學生,這還不包括學校免雜費的那30個學生。有一個學生貧困到難以維持三餐的地步,當班主任發現後,立即拿出100元錢讓他先吃飯,並很快把他確定為幫扶對象,幫助他渡過難關,避免了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