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光 馬雙喜 王芳
一
在黃陵縣采訪,縣上領導告訴記者,全縣現有電網配置在10年內是超前的,在20年內不會落後。
這是該縣在完成了農網、城網改造後的結果。
電力被人們譽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先行官。西部大開發,先行官要先行。黃陵縣l991年在全區率先實現了村村通電後,為黃陵90年代初、中期經濟的發展插上了翅膀。但由於當時執行的是國家70年代初製定的電力標準,農村的低壓線路都比較簡易,當時隻求通,到了90年代末期,已不適應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加之線路經過八九年的運行已經老化,不安全因素增多,線損高,遇到災害天氣事故時有發生,農村用電秩序差,“三亂”現象經常發生,農民用電負擔過重。這些現象的存在給人民生產、生活都帶來了不便,人民群眾企盼著早日解決這些問題。
1999年,國家推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其中電網改造被列為重中之重。黃陵縣電力局的領導和縣上達成了共識,要積極抓住這一機遇,下決心爭取項目,合理改造全縣的電網,使其更加合理,爭取20年不落後。他們的計劃很快就得到省電力公司的批準。1999年3月10日,延安供電局在寶塔區棗園鎮廟溝村召開了一區兩縣農網改造誓師大會,拉開了延安農網改造的序幕。黃陵縣和縣電力局對這次農網改造極為重視,縣上成立了農網改造領導小組,各鄉鎮也成立了相應機構,縣長和鄉鎮長掛帥任組長。3月18日,黃陵縣召開了誓師動員大會,農網改造正式開始。
這是黃陵縣電力局建局以來最大的工程項目。按照國家新頒布的標準,原有的變壓器要更換,電杆要更換,電線也要更換,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重新建一個黃陵電網,總投資達到了3685萬多元。而且時間緊,任務重,上級限定農網改造必須在當年的國慶節完成,電力局倒排工期,掛出醒目的倒計時牌,以警示大家。局領導既掛帥又出征,他們每人都包幾個鄉鎮的改造,並帶領施工隊伍在現場指揮作戰。3月的黃陵,乍暖還寒,電力職工頂著早晨的寒霜和晚上的寒風,每天都要工作10餘小時。盛夏時節,地麵溫度極高,電力職工腳踩滾燙的熱土,頭頂炎炎烈日,揮汗如雨,一天十五六個小時的活幹下來,不要說吃飯,就連水也不想喝,隻想痛痛快快睡上一覺。
電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當日的改造作業當日必須完成,確保當日供電。電力職工有時不得不工作到深夜,在漆黑的夜晚,隻能用幾盞電瓶燈或應急燈照明,職工在電杆上作業。
電力職工春戰嚴寒,夏戰酷暑;白天頭頂烈日,夜晚與星星、月亮為伴,經過近l80天的緊張奮鬥,共建設改造10KV線路117公裏,新建及改造低壓線路261公裏,安裝配電變壓器352台,使全縣12個鄉鎮153個村300個自然村組的17918戶農戶直接受益,提前完成了任務,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在抓農網改造的同時,黃陵縣電力局緊緊抓住機遇,在田莊鎮建了一座35KV變電站,架設了11.52公裏的35KV輸電線路,為東王河水電站今後發電並網提供了條件。同時對隆坊35KV變電站進行了主變壓器升容,對其他35KV變電站進行了改造,使黃陵的農村電網更加合理,每個鄉鎮都基本上能保證雙回路供電。如果一條電路有了故障,就可以立即由另一條電路供電,使停電麵積大大縮小,大大提高了供電保證。
農村電網改造後,使線損降低,每月少損失電量800多千瓦/時。供電可靠性提高,減輕了農民負擔,全縣農民每千瓦/時電價少了2分錢,每年減少150萬元。特別是龍首原來由當地小水電供電時,電費每千瓦/時高達1.2元,交由電力局管理後,降到了0.545元。值得一提的是在農村電網改造中,他們配套進行了電力機構改革,取消了農村電工,農戶用電由鄉鎮電管站職工抄表到戶,從而杜絕了人情電、關係電和權力電,得到了群眾的擁護。
黃陵的城網雖幾經改造,但由於縣城人口增加,城區範圍擴大,加之城內沒有變電站,使縣城用電保障差,在用電高峰時間,個別地段出現電壓偏低現象,一個地方出現故障需要檢修時,一停電就是一大片。針對縣城電網已經無法滿足城鎮居民用電的情況,縣電力局積極申請城網改造項目,今年上半年獲得批準。6月6日,城網改造正式起動。為了確保縣城電網20年不落後,電杆采用15米拔梢杆、加強杆和鋼管塔,在縣城中心建設一座電力開閉所(相當一座變電站)所選用的變壓器也是目前最先進的,其他設備也是好中選優。
城網改造與農網改造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縣城人口多,建築物多,施工難度大。停電對人民群眾的生活影響更大。電力局在安排城網改造中,充分考慮到了這些因素,派出了兩支精幹的施工隊伍,每天天一亮就到了工地,幹到晚上12點是常有的事。工程早一日投入使用,群眾就早一日受益。
正當城網改造進入關鍵時候,7月26日晚上,一場百年不遇的暴雨襲擊了黃陵縣,沮河川道變成了水鄉澤國,部分路段杆倒線斷,210國道有的地方淤泥達1米多,給城網改造工程帶來了新的困難。災情發生後,電力局立即組織了搶險工作隊,局領導帶隊,兵分幾路,進行搶險。到27日晚上22時,更換了所有被砸斷的電杆,校正了傾斜的28基杆,所有線路全部恢複供電。
經過電力職工夜以繼日的工作,城網改造項目除了開閉所正在建設外,其餘工作在9月份都已經完成。城網和農網改造項目完成後,實現了一戶一表,電表集裝箱化,提高了管理檔次,城鄉電網改造項目完成,使用電質量大為提高,調動人民群眾的用電積極性,群眾生活用電穩步上升。城鄉電網改造為黃陵的經濟振興和社會進步提供了強大的動力保障。
二
電力係統的壟斷經營、沒有競爭,使電力職工滋生了一種優越感,久而久之,他們中的一部分人,麵對人民群眾臉板了起來,笑容沒有了,態度生冷硬,本來當下就能辦的事也要推、拖。電力部門臉難看、門難進、事難辦,於是,人們就送給了其不雅的稱號:“電霸”“電老虎”。
“電霸”“電老虎”的作風,使人民群眾與電力部門在感情上產生了隔閡。如果讓這種作風繼續下去,對電力事業的發展、經濟發展都將產生不利的影響。黃陵縣電力局的領導班子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認為,行業不正之風到了非抓不可的時候。人民群眾是衣食父母,我們應該把他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90年代中期以來,黃陵縣電力局從糾正行業不正之風入手,教育廣大職工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甘當“電黃牛”“電小二”。特別是在開展學習、實踐江總書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活動中。他們轉變作風,把今年確定為優質服務年。他們在省電力公司製定的供電服務承諾的基礎上,向社會公開了八項承諾:所有供電營業場所公開電價標準和服務程序;縣電力局營業廳和各供電所實行無周休日製度;不斷提高城市地區安定可靠優質供電水平,供電可靠率不低於99.89%,居民客戶端電壓合格率不低於95%;農村供電可靠率不低於98%,居民戶端電壓合格率不低於90%;提供24小時電力故障報修服務,在正常情況下到達故障現場搶修的時限:城市45分鍾,農村90分鍾,特殊邊遠山區2小時;供電設施計劃檢修停電,提前7天向社會公布;在受理居民客戶申請用電後,5個工作日內送電,其他客戶在受電裝置驗收合格後,5個工作日內送電;向社會公布電力故障搶修、供電服務投訴電話。他們還把這八項服務承諾在縣局營業廳及各供電所用醒目的牌匾公布,以利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