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黃陵經濟世紀新跨越——黃陵縣抓住機遇發展特色經濟掃描(3 / 3)

造就一支永葆活力能打硬仗的隊伍

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決定》中提出“八個堅持,八個反對”,明確要求“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這是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新目標、新任務。黃陵縣委深刻認識到,要把經濟搞上去,沒有一支永葆活力能打硬仗的隊伍是不行的。他們明確提出“事業選擇人,事業淘汰人”的口號,並在實踐中身體力行,使全縣機關幹部的思想觀念、精神狀態、工作作風發生了明顯變化。

打鐵先要本身硬。隻有自身過硬才能要求別人。高合元清楚地知道這一點,他先從自身做起。

剛到縣上,認識的不認識的人借著看望他想和他拉關係,有的還帶來大包小包的禮物,這一點他早已預料到了。特別是一些跑官要官的人就是靠金錢和禮物為自己鋪路,一旦讓這種風氣興盛起來,不但會敗壞黨風,經濟建設也難發展。他在大會上三番五次重申,一律不準請客送禮,誰要是敢給自己送禮,該辦的事也不給辦。他不但這樣說,還多次把送禮者拒之門外。他有一位同學想調整工作,帶了煙酒來看他,他堅決要那位同學拿回去,同學不肯,他說不拿回去我就捅到會上,這一招確實把人震住了,跑官送禮的人沒有了。

杜絕送禮風氣靠領導幹部也不行,一定要建立完善的選拔機製。縣委、縣政府大膽創新,不斷深化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積極推行“事業選擇人,事業淘汰人”的新機製,用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考察預告、任前公示等配套製度,使幹部管理、任用取得新突破。並且實行政務、院務、廠務、村務公開,把好“權口”,從體製、機製和製度上有效地鏟除了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先後公開選拔了縣教育局長、縣醫院院長、黃陵中學校長、店頭中學校長,在全縣引起強烈反響。縣教育局又在全縣教育係統內公開招聘鄉鎮教委主任和中、小學校長,推行了全縣教職工全員聘任製,使教育戰線煥發了生機。原來黃陵縣教育在延安市13個縣區中處於後進地位,現在躍進先進行列,2000年高考中,黃陵上省線的考生是上年的1倍,高中專是上年的3倍。

隨後,他們又在公安係統和糧食係統進行競爭上崗試點,有100名同誌走上領導崗位。同時積極推行任前公示製並大膽提拔。33歲的劉小紅原是雙龍鄉副鄉長,因工作突出群眾一致推薦提拔,盡管高合元並不認識他,還是提成倉村鄉鄉長。他們還把兩名農村支部書記大膽提拔為鄉黨委副書記,大家都反映縣上用人公開公正。還有的說,這樣一改革縣委書記等領導不是沒權了嗎?高合元回答說:“隻有改掉手中的權力,事情就搞好了。”對於一些不稱職或工作後進的幹部,他們疏通出口,隨時調整,先後有10餘名鄉鎮、局、企業一二把手被免職、待崗,因經濟問題撤職3人。這些辦法都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2000年在縣級“三講”教育告一段落後,為了鞏固成果,縣委決定在縣直機關科級幹部中開展“三查三提高”教育活動,即查思想,提高政治素質;查工作,提高辦事效率;查作風,提高自律能力。通過這次活動使機關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受到一次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共收集意見和建議2380條,針對工作中辦事拖拉、推諉扯皮等問題,倡導“立說立辦,說了就辦,定了就幹”的工作作風,並明確規定,工作任務縣級領導要當月清,科級領導當周清,一般幹部當日清,使辦事效率明顯提高。過去幹部中吃喝風、跳舞風較嚴重,在查衙門作風和虛報浮誇風的同時,查吃喝玩樂風和跳舞風。與此配套,縣財政進行改革,建立了政府采購製度,對文件材料實行定點打印,定點開會,合同管理,財政結算。嚴格控製部門、單位經費,對行政事業單位超編的789人隻保基本工資,不核撥各項津、補貼,減少了費用,刹住了吃喝風和跳舞風。對一些幹部自身不廉潔,目無組織紀律,自由主義嚴重的及時處理。先後處理違規違紀幹警19人,改組了糧食局領導班子,使幹部的精神麵貌大變。目前,領導幹部率先帶頭,廣大幹部自覺行動已成風氣。2000年4月,店頭發生火災,動員全縣幹部職工上山撲火,通知早晨5時40分集合,幹部們5時半全部到齊。每到晚上10時後,縣上檢查鄉鎮領導守不守崗,結果,都堅守在第一線。

精神文明建設是促進隊伍建設的重要動力。縣上領導多次強調,創建文明縣城,樹立黃陵民族聖地形象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華夏第一陵廟已成為凝聚中華心魂的稀世瑰寶,是維係海內外炎黃子孫情結的血脈,是中華兒女心目中的神聖殿堂。建設一個與黃陵民族聖地相匹配的現代化文明城市,是西部大開發的需要,是民族聖地形象的需要,也是黃陵經濟發展的需要。縣委、政府班子群策群力,團結一致,集思廣益,確保了重點工程、重點項目順利完成。同時抓思想道德教育,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開展“五星級文明單位”“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個體經營戶”等各項文明創建活動,全力提高群眾的政治思想覺悟和道德素質,爭做文明事,爭當文明人。現在群眾中講文明、講禮貌的人多了,熱心公益事業、公共事業的人多了,綠化、美化環境的人多了,城市美了、亮了、淨了,人民群眾的笑容多了,滿意率高了,信心也更足了。經過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黃陵縣城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五部委確定為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範點。

黃陵開始走出困境。

黃陵的幹部群眾認準了一個理,就是持之以恒把“四篇文章”繼續做下去。12月3日,縣上又召開了“進一步推進‘四篇文章’工作座談會”,總結過去近3年的經驗,對今後工作重新部署。聽著他們的長遠規劃和具體措施,我們堅信,黃陵的經濟開發一定會和國家西部大開發接軌,會和“入世”後的國際市場接軌,黃陵人民一定會在21世紀初奏響嘹亮的凱歌。

選自2001年12月21日《陝西日報》

作者簡介:

薑潤虎,1963年出生,陝西黃陵縣人。中共黨員,曾任黃陵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現任中共黃陵縣委常委、人民政府副縣長。

雲勝,原名師銀笙,1946年2月出生於陝西宜川縣。曾任延安日報社社長,延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等職。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陝西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副主席。先後出版小說《狼煙》《嘯傲長天》等十多部長篇小說、散文集等。

王春梅,女,1963年生,陝西省延川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程度。先後在延川縣農機局、黨史辦工作,1992年調入黃陵縣委通訊組從事新聞工作。現任黃陵縣委外宣辦、政府新聞辦主任。在從事新聞工作10多年間,采寫的新聞稿件和拍攝的新聞圖片多次獲省市好新聞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