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潘慎玉娟浩洋(1 / 2)

這是一個真正“英雄”的故事。

5月6日下午2時許,牟平昆崳山水簾洞水潭池畔。雖然春夏之交的水還有些涼,但阻擋不住熙熙攘攘的遊人們在近百平方米的水潭畔戲水、濯足、照相留念;再高些的山坡上,剛剛野餐完了的人們在草地上小憩;一幫半大不小的孩子則在池邊和山坡間追逐嬉鬧,人們在大自然中充分享受著美好的人生。

忽然,水潭中“撲通”一聲,“有個小女孩掉水裏了!”遊人們還沒醒過神來,一位婦女大喊一聲並當即跳入水中,水深兩米多的水麵上,遊人們隻看見兩綹頭發時沉時浮……

“我當時正在水邊上幫助別人照相,看見女兒滑進了水裏,懵了,也忘了自己不會遊泳,不假思索地跳入水中想把女兒救上來!”在開發區某幼兒園當教師的馬宏霞事後向記者回憶說,“沒想到水那麼深,一下子就把我淹沒了,我隻能一邊大口地咽水一邊掙紮著救孩子。模模糊糊中忽然看不見孩子了,我心想‘完了!孩子沉下去了!’我一急,自己也失去了知覺……”

危急關頭,一個年輕人和衣跳進了水裏,一個胖小子也擠過人群和衣跳進了水裏!當兩人把落水的8歲女孩劉立暢推上岸後,人們高喊“小女孩她媽媽還在水裏呢!”年輕人兩腿已經嚴重抽筋,胖小子聞聲當即再次遊回水潭中,四下尋摸起來。忽然,胖小子也猛然沉入水中:原來沒入水中的馬宏霞在模糊中抓住了胖小子的褲子,然後又拽住了胖小子的腿,兩人一起沉入了水裏。岸邊的人們見狀不由得大驚失色。一會兒,隻見胖小子猛然起身,浮上水麵,然後使盡全身力氣揮動雙臂,在水中艱難地向岸邊遊著。到了岸邊後,他左手抓住岸邊突起的石頭,右手奮力將馬宏霞拽出水麵。岸上的人們這時已經在陡峭的岸邊手拉手地組成了“人鏈”……

那位年輕人是煙台三菱水泥有限公司電修車間的青工潘衝海,而那位“胖小子”,則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煙台雙語實驗學校六年級(1)班13歲的葛洋帆,現在他已被芝罘區團委、教委、少工委正式授予了“見義勇為好少年”的英雄稱號。

少年英雄確實是個孩子。

上岸以後,小洋帆的媽媽解承蘭拿著床單一把摟過了孩子,一邊鼓勵“我就知道你肯定會下去救人”,一邊趕緊給全身瑟瑟發抖嘴唇青紫的小洋帆換下了濕透的衣服。小洋帆悄聲地和媽媽撒嬌:“上車再換吧,媽媽!這裏有這麼多人,光著腚多不好看呀!”

到雙語實驗學校去采訪葛洋帆。老師告訴我們“前些天葛洋帆還哭鼻子呢!”我們問小洋帆哭什麼?他實話實說:“班上的同學冤屈我,我和他們踢足球,明明我沒犯規,他們非說我犯規了,我講不過他們,冤得掉淚唄!”

和記者對話時間長了以後,小洋帆一會兒害羞,一會兒得意地告訴記者一個“個人秘密”:“我原來不叫這個名,叫葛飛。可他們都拿我這個名字開玩笑,他們老叫我‘葛(ga)肥’,有的還倒過來叫我‘飛蛤’(feiga)。我氣得呀,非叫爸爸幫我把名字改成了現在這個名!”

小洋帆的學習成績很好,問他將來準備幹什麼,他也是孩子氣地遐想:“我早先呀,準備長大了幹律師;後來學了地理、曆史後,我又準備將來當個天文學家什麼的;學了生物植物課以後,我又喜歡上了當個科學家……”問他最喜歡什麼課程,他脫口而出:“除了主課,曆史、地理等其他課也不能不學好吧,將來當個總理什麼的,不都得有這方麵的知識麼!”

小洋帆的爸爸經常出差,媽媽在海港醫院婦產科工作,晚上經常有急診。小洋帆這時就會一麵鼓勵媽媽“你去吧,我自己在家不害怕”,一麵卻又在寂靜的家中打開家裏所有能亮的燈給自己壯膽!

英雄少年,的的確確是個孩子!

這樣稚氣未脫的一個孩子,怎麼會在關鍵時刻有那毫不猶豫的一跳?

關鍵是孩子生長在一個培育好孩子的“土壤”中。雙語實驗學校的老師們對葛洋帆的父母讚不絕口:“人家的家長素質高,教育孩子也好!”而孩子的媽媽解承蘭則對學校讚不絕口:“我家洋帆從小學一年級就在雙語學校寄宿讀書,關鍵是學校的德育工作做得好!”

孩子是一張白紙,我們就是畫筆;孩子是一株幼芽,我們就是土壤。在孩子還沒有成人之前,我們對孩子給予怎樣的熏陶教育,絕對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乃至於最主要的因素。

葛洋帆爸爸的錢包有一次丟失了。錢包中不僅有三四千元現金,還有手機、信用卡、票據等貴重東西。當天晚上,全家人焦慮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卻接到了揀包人的聯絡電話!原來是位好心的下崗女工把包“完璧歸趙”了。“他爸爸利用這個事兒好一頓教育洋帆。”解承蘭告訴我們說,“他爸爸告訴洋帆:阿姨下崗了,生活肯定苦得很,她多麼需要這筆錢!可是她卻及時地把錢包送給咱們了。咱全家這麼高興都是這位好心阿姨給的呀!你要好好學習這位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