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李軍支軍尹浩洋(1 / 1)

參加討論的三個人首先聲明:孩子沒有“好”“壞”之分,隻有成熟懂事與幼稚不懂事之別。之所以把題目寫成這樣,是因為,如果孩子在開始滑向犯罪道路時,百姓用語不都是說孩子在“開始變壞”嗎?

芝罘公安分局南山路派出所地處學校密集區,當本報記者和派出所所長李軍、指導員支軍在一起議論的時候,話題自然集中在教育孩子上:現在的孩子,在學校呆的時間越來越多,家長們不經意間便冷漠了自己的孩子。直到有一天,學校和警察忽然通知“你的孩子出事了”,家長才如夢初醒:“我的孩子原先挺好的,怎麼就會走到這一步呢?”

支軍:現在的孩子,變壞的第一個征兆是穿著打扮變了:喜歡奇裝異服,喜歡戴稀奇古怪的飾物,而且這些東西都不是家長給買的。他會說是同學的。有的家長還挺自豪:看我孩子多有人緣!實際上,那些東西或是用搶小同學的錢買的,或幹脆就是偷的。前年,破了一個學生偷自行車團夥案,案發前,一位小學生的媽媽曾自豪地說:“俺孩子可有人緣了,那麼好的自行車,人家也不心疼,隔三差五地就和俺孩子換著騎!”

李軍:應該注意的第二點是,千萬別輕易允許自己的孩子與已經輟學的孩子混在一起。我們接手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例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孩子先和輟學同學混在一起,然後就是開始曠課,然後就是到社會上瞎闖鬼混,然後就是開始偷盜,然後就是搶……“好孩子變壞”的第一步,幾乎都是和輟學孩子混到一起開始的!

記者:迷戀上網可以算是第三個征兆吧。我在采訪中注意到,很多孩子步入網吧,會接觸很多背景很複雜的人,有搶他們的,也有勾引他們的,還有誘惑他們的。另外,他們是來網吧消費的,需要大量的錢,他們還不能自己掙錢,一旦有人勾引,很容易上當。第三,孩子迷戀上網後,很難再有精力去關注學習和修養了,假如孩子身邊全是關於《如何打“傳奇”遊戲專門教導》之類的書籍,有幾個人學習成績會很好呢?

支軍:第四個征兆是孩子不輕易地和家長透露自己身邊人的情況。我們前不久接手了一個校園犯罪案:一個孩子和社會青年共同搶劫,孩子的家長趕到派出所一臉的驚訝:“孩子昨天說學校組織看電影,鬧了半天他在撒謊呀!”我們一追問,家長說:“孩子已經好多年不和我們說他學校同學或老師的事了!”在此給家長們一個忠告:不管多忙,應當經常和孩子聊聊他身邊的一些人和事,否則你的孩子即使不走上邪道,也會變成一個性格很孤辟的人或者經常撒謊的人。

李軍:花錢過多是第五個征兆。我們最近辦了兩個這樣的案子:孩子今天回家說學校要收“電腦培訓費”,明天說學校要收“材料費”,隔兩天又收什麼什麼費,結果最後家長到學校一核實,才知道最近什麼費用也沒收。孩子狡辯了半天才坦白:他是和一幫不良少年混在了一起,由於剛入團夥,要多交“孝敬費”。

支軍:第六也是最重要的征兆:千萬不能讓孩子在外麵過夜。法律有規定未成年人不得單獨在外麵住宿。但很多家長不太注意:孩子說要在爺爺或姥爺家過夜,也不核實一下;孩子說要在同學家過夜,更沒感覺有什麼不對。結果最後給孩子“在社會上鬼混”創造了條件!我們最近就有個案子:女學生屢屢說在親戚家過夜,結果最後發現孩子是被人屢屢拉到外麵做“性服務”!

記者:其實還有一些征兆,都是孩子“開始變壞”的表現,比方說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別嚴重:你說向東他偏要向西,你說吃麵他定要吃米;比方說孩子突然間變得特別世故,嘴裏經常蹦出一些“社會語言”,指責“都是假的”“全是虛的”之類;比方說孩子突然對好同學表示出不屑一顧,對進步的東西極端反感等等,都是一些征兆……

在孩子們的節日到來之時,我們提出這些“反麵之鑒”,目的是衷心希望家長和老師以及所有關心孩子成長的人們,都來好好關心幫助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

“打官司”應該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