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3 / 3)

邯鄲少年行

邯鄲:戰國時趙國國都,即今河北邯鄲市。少年行:樂府舊題。《樂府詩集》之《雜曲歌辭》收此詩。詩寫於詩人北遊燕趙期間。詩中描寫了邯鄲少年任俠使氣、落拓豪縱的性格,並抒發詩人對世態炎涼的感慨。“幾度”,一作“幾處”。“長如雲”,一作“如雲屯”。“即今”,一作“今人”。

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裏。

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長如雲。

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

君不見即今交態薄,黃金用盡還疏索!

以茲感歎辭舊遊,更於時事無所求,

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

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裏。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遊俠子:遊俠少年。《史記·遊俠列傳》稱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矜:伐,驕傲。四句寫邯鄲城南有遊俠少年,風流倜儻,氣概不凡,以家居邯鄲市裏為榮。家資萬貫,日日縱酒賭博,揮霍錢財,仍是富貴千金。少年俠肝義膽,濟危扶弱,有難必應,有諾必誠,曾為報仇而身經數險。

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長如雲。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紛紛:繁多,應接不暇。肝膽:比喻對友人赤膽忠心。平原君:指戰國趙國公子趙勝,為戰國四公子之一。好接納四方賢才,傾蓋以待客,士至者數千人,為其出謀劃策,有知己之交。事見《史記·平原君列傳》。邯鄲,古為趙國之地,故詩人有此聯想。四句寫邯鄲少年高堂華屋,日日笙歌燕舞,霓裳翩躚,珠光寶氣,令人目不暇給。門外也車水馬龍,賓客慕少年富貴豪宕的遊俠風度,踏破門庭,欲爭相結交。縱使賓客擁擠如雲,而重義輕利的知己之交又能有幾人,由不得使人追慕戰國趙公子與賓客肝膽相照、赤誠相待的千古佳話。

君不見即今交態薄,黃金用盡還疏索!以茲感歎辭舊遊,更於時事無所求。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交態:交情。疏索:疏遠淡漠。舊遊:指舊日結交的友人。西山:《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趙惠文王賜奢號為馬服君。”集解注:“趙奢塚在邯鄲界西山上,謂之馬服山。”六句寫如今世態炎涼,人心澆薄,重利輕義,當千金散盡、權勢既倒時,門庭也稀落,賓客早作猢猻散。思及此,詩人不禁感慨萬千,舊日交朋也但如過眼雲煙,不必深求肝膽至交,且與少年豪俠流輩作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時行樂,射獵西山,千騎相擁,彎弓射箭,豪氣淩雲。

全詩以樂府舊題感歎時事。前六句描寫邯鄲少年縱財賭博、仗義報仇的俠客行為,及眾賓客攀權附勢、諂媚取寵的社會現實。後八句為詩人議論,發抒世態炎涼、人心不古、知交難求的感慨,以及及時行樂的無奈心緒。殷璠《河嶽英靈集》謂高適“性拓落,不拘小節,隱跡博徒”,於此詩中可見。全詩思緒貫暢,一氣嗬成,語不擇韻,隨意出落,情感灌注,以氣馭語,尤其是結尾部分。“君不見”、“還”、“更”、“且與”,這些口語詞、語助詞的連綿交疊,如樸野的山風呼呼吹來,如夾沙卷玉的江流直突而下,更能見出詩人內心情感的激蕩不平,和故作豪情、醉酒以舔撫悲憤的無可奈何。黃培芳稱此詩“句有遠神,最為宕逸”,(見《唐賢三昧集箋注》卷下評)可供參考。

寄居田家

此詩寫詩人遊曆生活中寄宿田家感田園盛事而生發隱逸之向往,寫作年代不詳。“平吟”,一作“頻吟”。

田家老翁住東陂,說道平生隱在茲。

鬢白未曾記日月,山青每到識春時。

門前種柳深成巷,野穀流泉添入池。

牛壯日耕十畝地,人閑常掃一茅茨。

客來滿酌清樽酒,感興平吟才子詩。

岩際窟中藏鼴鼠,潭邊竹裏隱鸕鶿。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後無心怯路歧。

今夜隻應還寄宿,明朝拂曙與君辭。

田家老翁住東陂,說道平生隱在茲。鬢白未曾記日月,山青每到識春時——陂(bēi):山坡。四句寫詩人寄宿的田家老翁家住山東陂,老人自述平生一直隱居於此。歲月悠悠,往昔青絲已成白發,朱顏換成暮齒,老人但覺有日薄西山之衰態,而從未計量過光陰以年、月、日、時的老調在倉促急行。待等到綠陰覆蓋了草原、平野,春風蕩滌盡料峭寒氣,暖陽踏著輕盈的步伐,燦爛地來到老人家門口時,老人才知道,哦,春天到了,萬物複蘇了,草木露出尖尖角,小鳥振起歌喉,婉轉唱歌,田裏的莊稼也搖著幼稚的小臉等待著哺育了。

門前種柳深成巷,野穀流泉添入池。牛壯日耕十畝地,人閑常掃一茅茨——茅茨(cí):草屋。《漢書·司馬遷傳》:“茅茨不剪。”顏注:“屋蓋曰茨。茅茨,以茅覆屋也。”四句寫老人門前柳樹成行,婆娑成蔭,蔥蘢蒼翠,點綴著深巷盎然一片。庭院小池一方,清冽甘甜,盡流淌的是來自野外山穀中的清泉,飼養的黃牛膘肥體壯,可日耕十畝地,主人除農耕時忙於莊稼,其餘時間則悠閑無事,草屋雖簡陋清寒,卻淨潔無染。

客來滿酌清樽酒,感興平吟才子詩。岩際窟中藏鼴鼠,潭邊竹裏隱鸕鶿——樽:古之酒器。清樽酒:即清酒。平吟:氣定神閑地吟誦。鼴(yǎn)鼠:老鼠的一類,俗名“地排子”,有利爪,善掘土,住在土穴中。鸕鶿(lú):水禽,俗稱水老鴉。四句寫偶有朋友造訪,老人會以自釀的清酒殷勤待客,興之所至,也會優遊閑適地吟誦名詩佳句,聊以抒懷。茅屋坐落的山坡上,岩石嶙峋奇突,洞窟中小鼴鼠時時探頭,水潭邊翠竹亭秀簡逸,鸕鶿鳥昂立於竹林間時隱時現。

村墟日落行人少,醉後無心怯路歧。今夜隻應還寄宿,明朝拂曙與君辭——村墟:村落。怯路歧:《呂氏春秋·疑似》:“墨子見歧道而哭之。”《淮南子·說林》:“楊子(楊朱)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也。”逵路:指岔口多,四通八達的道路。拂曙:天剛亮時。四句寫隱者所居的村莊漸漸隱沒於落日之中,路上行人寥落,隻有小雞小狗無所事事地到處遊蕩。隱者恬淡無求,知足安分,醉後也不必哀歎人生多歧路,世道多艱險。詩人為幹謁求仕走南闖北,曆盡滄桑,仍懷抱未展,偶值這種平淡無憂、淳樸恬靜的田園生活,心中的塊壘不平、幽怨憤懣也絲絲消泯。

全詩描寫了充滿生機野趣的田園生活。自然如水、悠悠而逝的歲月,田家翁的悠閑自在、清雅閑曠,柳樹細泉的拱衛親和,山莊環境的清新秀美,野趣盎然,所有這些都為作者展示了不同於追名逐利、仕途奔競的另一世界。詩人帶著一份暫息塵勞的傷感把自己消融在這種既生機勃勃,又寧靜閑雅的田園世界中,如詩如畫地描摹著心中的桃花源。高適雖醉心於功名,但於此也不能不衷心地流露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由此,我們又看到高適精神世界的另一麵。此詩不同於高適慣常的直抒胸臆,而是通過對田園生活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風格樸質素淡,於高適而言,可謂詩中別調。

田家春望

此詩是詩人早年在宋州生活期間所作,寄托了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感。

出門何所見,春色滿平蕪。

可歎無知己,高陽一酒徒。

出門何所見,春色滿平蕪——平蕪:平原曠野。江淹《郊外望秋答殷博士》:“青滿平地蕪。”這兩句一問一答,寫詩人出門之後放眼遠望,但見滿目平川,芳草如茵,春意正濃。

可歎無知己,高陽一酒徒——知己:《戰國策·趙策》:“豫讓遁逃山中,曰:‘士為知己者死,吾其報知氏(知伯)之讎矣。’”“高陽”句:《史記·酈生陸賈列傳》:“酈生(食其)踵軍門上謁……沛公曰:‘為我謝之,言我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複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沛公曰:‘延客入。’……問所以取天下者。”“一酒徒”,《全唐詩》作“憶酒徒”,非是。這兩句詩人感歎空有抱負而憾無知己,遂自比於戰國時期的酈食其,表達強烈的懷才不遇之感。

此詩形似五絕,其實是一首短古詩,語短而意長。詩的頭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開篇的“何所見”,劈頭而來,看似沒有來由,也缺乏鋪墊,給人以突兀之感;但正是如此,才給人以憤懣深廣之感,也說明詩人在抑鬱憤激之中而作此詩,以至於雖麵對大好的春色,詩人不僅沒有賞春之情致,甚至無法掩飾內心的憤激不平之氣,使整首詩彌漫著詩人憤懣的情緒。“何所見”三字,語雖平易,但頗能傳詩人放眼遠望時內心憤懣不平之情。此詩在抒情方法上,以平蕪之廣大曠遠反襯個人之孤獨渺小,將兩者極端化,與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二句,以悠悠天地反襯個人,以及柳宗元《江雪》中“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將釣翁放置於白雪皚皚的天地間加以反襯以突出其孤傲之情懷,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如此,詩人懷才不遇之感才更顯強烈。

效古贈崔二

效古:即擬古,仿效古詩。崔二:不詳。高適另有《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此詩約為高適北遊燕趙時作。詩寫權貴顯宦紙醉金迷的生活,及懷才不遇者淪落困於草野的社會不公平現象,表達了詩人的內心憤慨。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

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

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

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

邈然在雲霄,寧肯更淪躓。

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

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

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

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士?

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

君負縱橫才,如何尚硏。

長歌增鬱怏,對酒不能醉。

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

十月河洲時,一看有歸思。風飆生慘烈,雨雪暗天地。我輩今胡為?浩哉迷所至——河洲:四麵環水的陸地。《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風飆(biāo):暴風。慘烈:凜冽的寒氣。我輩:指高適與崔二等仕途坎坷的士人。胡為:何為。浩哉:浩淼廣大貌。迷所至:迷惘不知所在。六句寫北國十月,寒風凜冽,雨雪蒼茫,彌塞四野。河水已無悠然之勢,薄薄的冰淩固結著河麵。我們這些為求仕而四處奔波的遊子終日行色匆匆,忙而不知所為,仕路又在何方?

緬懷當途者,濟濟居聲位。邈然在雲霄,寧肯更淪——緬懷:遙想。當途者:在朝當權者。濟濟:人才繁盛貌。聲位:聲望地位。邈然:高遠難以目及。雲霄:喻指官位高不可及。寧肯:豈肯。淪:沉淪淹蹇。,絆倒。四句寫遙想那些濟濟於朝廷作威作福的當權顯貴們,他們身居高位,聲勢顯赫,諂諛圍拱,頤指氣使,哪裏會有淹蹇沉淪的體驗呢?

周旋多燕樂,門館列車騎。美人芙蓉姿,狹室蘭麝氣——周旋:來往應酬。燕樂:歌舞酒宴。燕,同宴。芙蓉姿:喻指女子美如出水芙蓉,明豔窈窕。狹室:內室。蘭麝氣:馨香馥鬱。蘭,蘭草,一種香草;麝,麝香。四句寫達官顯宦們終日應酬於笙歌燕舞、花天酒地間,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享受人間榮華富貴,而攀附求謁者又雲集圍拱於宅門前,等待當權者能紆尊屈貴、垂恩賜惠於己。後宅美女如雲,個個仙姿逸態,美豔如出水芙蓉。居室椒蘭麝香,脂雲膩粉,如仙宮天闕。

金爐陳獸炭,談笑正得意。豈論草澤中,有此枯槁士——金爐:銅火爐。獸炭:調和炭屑焙製而成的形如獸的燒炭。《晉書·羊祜傳》:“(羊)祜性豪侈,費用無複齊限,而屑炭和作獸形以溫酒,洛下豪貴鹹競效之。”草澤:江湖草野,指布衣身處之地。枯槁士:形容憔悴,仕途不遇的士人。四句寫當權者窮奢極欲,荒糜無度,家宅取暖用的銅火爐,玲瓏端巧,價值可觀,並以專門調和的炭屑精製成獸形作為燒炭。權貴們圍爐談笑,觥籌交錯,山珍海味也食之平淡。哪裏會想到風雨淒淒、寒涼貧瘠的草澤間,那些握瑾懷瑜、誌在青霄的鴻鵠之士,正憔悴頷,垂翅一時,沒有萬裏可乘之風,隻得蹭蹬草澤。

我慚經濟策,久欲甘棄置。君負縱橫才,如何尚——慚:愧對。經濟策:經世治國的良策。甘:甘心,情願。棄置:指不仕。負:擔荷,擁有。縱橫才:指有如戰國縱橫家可遊說君主、樹立霸業的政治才能。:同憔悴。四句寫高適自慚少經國安邦、經世致用的廊廟才,早就想甘於貧困,隱遁於草野(按此處為高適的自謙之詞),而崔二身懷平治天下的雄心抱負,兼具縱橫捭闔、馳騁於君主之間的韜略膽識,為何也憔悴流落於江湖,英雄而無用武之地?

長歌增鬱怏,對酒不能醉。窮達自有時,夫子莫下淚——長歌:悲歌。鬱怏:鬱悶不釋的怨尤。窮達:窮,謂困頓;達謂通達。四句寫長歌當哭不平之遇,但增鬱悶苦惱,愁腸滿腹,麵對美酒,也無心暢飲。人一生窮達際遇但有時運,不如將悠悠身世聊付東流水,隨緣消歲月,何必長籲短歎行路難,彈鋏悲去來。

前六句描寫北國寒冬風雪,借以表達身世如浮萍、老大蹉跎的淒涼心緒。“我輩”二句以設問句式寫自己的走投無路和恓惶無助,道出封建社會沉淪下僚、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痛苦心聲和他們的悲慘遭遇。八到十六句寫當朝權貴作威作福,奢侈糜爛的生活。後段寫真正廊廟才士卻落魄困,抱負難施。詩以鮮明的對比手法,反映社會用人製度的不公平。詩為古體,不求辭藻的華美踵飾,而重在抒發飽滿豐沛、淋漓酣暢的情感。全詩形式靈活,舒展自如,並以情感來統馭,有一氣嗬出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