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客人聽了暴跳如雷,說:“你這不是坑人嗎?平常你妹頂多叫12塊,一還價,10塊錢就夠呢”!
表哥聊無生趣地回答,說:“我跟別的客人也許隻叫12塊,但是他們不會還價,可是你們呢!卻與眾不同,老是討價還價,我多叫3塊錢,隻不過為你們留點討價餘地罷呢”!
表哥接著說:“因為我的店開在小弄裏,加上我們都是以自家人幹活,本店就是以薄利多銷來經營的,哪能容你們每道菜討價還價呢”!
表哥又說:“餐飲業是一種以服務形式經營的,店與店有檔次階級之分,怎麼能夠以市場或其他店來相提並論呢”?再說真的賣貴了,你們又怎麼能找到這小弄裏來呢?
經過表哥的這番話,客人聽了也自知慚愧,於是他們就無所挑剔,繼續點了幾道菜。
事後,我問表哥說:“你的此番話是否說得太重了些?他們以後還會不會再來呢”?
經過我這麼一問,表哥就對我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他說:“我們做生意關鍵在於牟利,若是無利可牟,倒不如坐著清閑自在。像那樣刁鑽的客人,他們實屬外行,所言簡直是無理取鬧,若不給他們來了個敲山震虎,何留我們立錐之地呢?,至此他們可否再來,對我來講不足為慮”!表哥又說:“做生意的人要胸懷廣闊,目標要凝聚四方賓客,若要凝聚四方賓客,就要展現自己的優勢。何為我們的優勢呢?我們的店偏處於小弄之中,以表麵所鑒處於劣勢,但劣勢之中卻存在著不少優勢。我們的優勢在於開銷比別人低,於是我們可以履行薄利多銷的經營方式”。表哥沉默片刻接著說:“既然是薄利多銷,就容不得客人討價還價。理由有兩條。其一:討價讓我們血本無歸,其二:討價能導至市場混亂”。
聽了表哥這番話,我真是如“撥雲見日”,似“茅塞頓開”。我又問表哥說:“你總是把事情說得頭頭是道,是否能夠用一句很哲理的話,來概括你的經營方式呢”?說到此,表哥真得讓我佩服地五體投地,簡直是舉一反三之人!他說:“生意人總向往一幅對聯,那就是‘招財進寶’,其對聯曰:‘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廣進達三江’。其對聯說得好啊!由此可見,我經營方式必以海,以江為鑒。海雖為廣闊,物產豐富,但卻有不測風雲,若想馳騁大海,就必須先知風雲變幻之機。江雖為秀麗,恩澤萬民,但卻能泛濫人間,若想依靠大江,就應該能行水到渠成之理。無論如何應用江與海,都必須遵從,天時,地利,人和,至此;才方可行於人之所用”。
幾年如一日。幾年前,他的店如一棵脆弱的小樹苗在此生根發芽(他剛出道開店時,勢單力薄),可如今長成茁壯地大樹(如今兼並了幾家原先與他競爭的店鋪)。也許他在這些年裏,改變了多種的經營方式,但他那如海似江地經營哲理,是永遠不會沉沒的。也許這就是表哥經營的立足之本。
作者:心述
2005年7月30日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