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寬窄長短”
人活一世,並非草木一休,無論何時盡在思索。世界萬物千姿百態,寬的.窄的.長的.短的.圓的.扁的.或是規範.或是新穎,可謂是無奇不有,無形不成。有的形狀我們早以司空見慣,有的形狀則聞所未聞,若以所見所聞去鑒解事物,那你就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寬窄長短”是以事物形態的皆稱,並非以一物.十物.百物.千物```````之形態而定義,它對事物形態的定義是是無窮無盡地。事物形態的不同,是因寬窄長短而異罷呢!隻有“寬窄長短”才最適合於歸納事物形態的描述。本文以下二物為例來啟發我們進入永無止境地思索。
人人皆知,車輪為圓形,軸承為圓形,由此可見,圓形有旋轉之性。圓形的用途十分廣範,但並非無所不能。眾所皆知,軸承旋轉帶動車輪,車輪旋轉運車前行,若單由此而鑒之,卻忽略細節。軸承之中若無鑲個“是圓非圓”的多邊形——齒輪,又怎能帶動整輛車的運行呢?由此可見,無論於人於物都有優劣並齊的性質。
人們心目中的圓形,它規範穩定.周長短.麵積寬。以它來比喻一個秉性耿直.寬宏大量地人,那及為妥當。那多邊形形呢?情況卻大為不同,它新穎多變.周長長.麵積窄。若以它來形容一個人,那這個人就是性格多變,並且深謀遠慮。若以,以上二者之性來單論,卻得失兼有,不足為美。若以二者來於人之性,應做到齊二者之利,用行寬運窄之道。若以二者來於物之性,應做到共二者之優,行揚長避短之理。
以上之論,乃何用二者之性也?論止何用二者之性。再論何解二者之質也?論止何解二者之質。再論何創二者之術也?創二者之術,乃創建築.創裝飾.創圖形``````總而言之,以上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就能牽引出無窮無盡地思索。所以說事不能隻鑒於所見所聞,若是如此,遂是所見不過於“井口之天”地“井底之蛙”。
世界萬物,有何物而不為思索?一但進入思索,就會永無止境。以下,不如就來了個以思索而思索吧!
思索的目的是因對象而異,思索的方式是因欲望而異。同樣一種事物竟有兩種.或更多種的思索方式。文中先前說過,以二圖形來於人之性,那隻是一種正麵的形容方式。若以反麵方式形容,其效果如何呢?那圓形就如一個形態暴露.思維短淺之人,多邊形則是心胸狹窄.陰險狡詐之人。以同一物思索,或是稱讚.或是批評,那隻是片麵之詞,關鍵在於如何評論。或是成功.或是失敗,那隻為一念之差,關鍵在於如何思索。由此而知,若以悟道先知陰陽,若以明理先計得失,以此思索則是立足之本,更是至勝關鍵。
思索是人類的天賦,因為懂得思索,所以人類才與眾不同,成為世界的主宰者。思索不但讓人類擺脫了大自然的拘束,並且還要征服大自然。人類若想永無休止地主宰這個世界,就必須具備無窮無盡地思索能力。當今世上“寬窄長短”地事物,可謂是縱橫交錯.鄰立疊起。因此人類在發展進程中時刻麵臨著阻撓與挑戰,但我們要堅持一個永恒的信念,那就是以思索來征服這個世界的“寬窄長短”(一切事物)。
賦詩一首:
知賢
自古知賢者必賢,賢者唯有賢者知,賢者若是遇賢者,賢者定以賢事了。
呂望垂釣程賢啟,孔明茅廬等知賢,如今冰融春將至,悠見伯樂向我行。
作者:葉龍鋒
2005年8月25日
電郵yepilui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