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史征悄然出走,沒有告訴任何人。許多人都以為左都尉知道兒子下落,其實這個父親什麼都不知道。
他隻知道兒子心性極高,爭強好勝,被姐夫長期欺辱,滿腹憤恨。
完史征不辭而別,其妻自縊,愛妾不久便被提糾什奪走。弩滿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十分麻木。
完史征孤旅天涯,高臥風月,一為排遣胸中鬱結,一為拜訪天下名師,精進武藝。
技不如人,讓他極受刺激。提糾什自稱劍術西域第二,那是因為有個烏孫國的翕侯南振日,公認西域第一劍。完史征想拜南振日為師,先去了烏孫國,南振日壯遊去了,等候一月,未見其人,隻好逶迤東去,流落到雲中郡,拜會了一個遊方郎中,學習半年有餘,武藝大有長進,後遊俠不教了,推薦他去麥積山,那深山裏有一個異人,是個苦修者,要學得武藝最高境界,隻有去找此人。
完史征去了麥積山,遍訪無著,後來遇到一個樵夫,指了萬仞山中一個仙人洞,說那洞裏有個食靈葶草的山老,也許是你要找的人。
完史征找到了那個洞,見了那個說不清年紀的山老。看其道風仙骨,行步如飄,料定必是高人。也不管山老願意不願意,就在洞裏住下來,終日喝山泉,食素餐,采了草藥,就到山下小鎮換衣食,而且每天習劍不止。那山老看他能熬得清苦,半年後才開始指點其劍中不足,最不足者是劍氣不足,劍無氣,則難成大器。
那山老究竟是不是雲中郡遊俠介紹的那個異人,完史征最終也沒有搞清。他隻知道師父是雲中郡人,身世不清,因為師父不肯說。他也不便多問。
完史征在山中苦熬了四年,餓得骨瘦如柴。師父打發他下山,說,你不是來修行的,用不著受這般清苦,教你的劍,也就到此為止,你的目的就為殺人,再教也是這個境界。
完史征下了麥積山,又流浪兩年,結交了一些豪傑,到龜茲國國王門下當食客。因那國王絳賓,喜歡網羅天下有奇技之人。他在這裏,又住了將近一年,不斷打探莎車國消息,知道家破人亡,父親還在做他的左都尉,仇人還在做大祿,隻是國王換了漢朝外甥,比危婁王更加昏庸腐化。
但是提糾什沒有繼承王位,還是讓他得到些寬慰,說明此人得不到漢朝賞識,危婁王畢竟還是有些眼力,沒有讓其得逞。大祿私藏軍隊,他也聽說了,此人必除,是幾個漢朝俠客告訴他的,他心中暗忖,要除也得我來除,殺提糾什,無人可以搶先。
在龜茲國期間,他又去了一次赤穀城,想與南振日比劍。這次見到了這位烏孫國翕侯,但翕侯正在病中,在病榻上和他聊了莎車國,其中提到漢朝外甥,說萬年的劍不錯。完史征記到心裏,殊感奇異,一個風花雪月的國王,劍能好到哪裏去?
在外流落多年,完史征早有歸意,主要是要報仇。
一日,館驛裏來了一個漢朝人,大約五十歲的樣子,微胖,著紫袍,官人裝扮,自報姓名,魏江鯉,莎車國的漢朝主簿。聽說左都尉公子在這裏,特來暗訪。
完史征十分詫異,引了魏主簿去一間密室相談。這才知道,他的消息,漢朝密探早已偵知,魏主簿到龜茲國,是負了漢朝使者的使命,為備戰來見龜茲王絳賓的,意在借兵。順便暗訪公子,公子如若有意,可回莎車國效力。
魏主簿特別強調,請公子回國,是漢朝使者奚充國司馬的意思。
完史征就這樣回到了闊別八年的故國。
他不想見窩窩囊囊的父親,卻在魏主簿的引領下,悄悄潛入使者府所。
司馬奚充國要用他。兩個人目標一致,一拍即合。
奚充國教頭出身,看他使了兩路劍,就知道此人可用。
奚充國布置,早朝日那天,完史征潛入宮中,聽他的信號,信號出,即取提糾什首級。
信號為兩聲掌,信號不發,即為行動取消。
奚充國說:“公子有仇,但是不可衝動,大殿議事,要看大祿態度而定,如果他順從國王意,千萬不能莽撞,誤了大事,反而不妙。”
完史征說:“司馬放心,我能等他八年,還能忍不了一朝一夕麼?”
奚充國說:“殺他也要殺得有理有節,不能不明不白。但是此人是非殺不可的,隻在遲早。”
完史征又表了態,奚充國才放心,但還是叮囑,早朝眾官彙聚,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手。
完史征說:“我聽說國王的劍術也是十分了得,提糾什猖狂,國王為何不親手殺他呢?”
奚充國冷笑道:“國王心慈手軟,哪裏是個敢殺人的人!又認敵為友,和大祿打得火熱,更不可能殺人,他要真敢殺人,誰敢對他說個不字!”
完史征笑道:“他不敢殺人,卻敢造宮殿,一座豪華精致的墳墓。”
“說得不錯,他的宮闕,搞得不好,真成墳墓了。”
奚充國點頭。臉上一派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