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④下髎:位於骶部,當中髎下內方,適對第4骶後孔。
③中髎:位於骶部,當次髎下內方,適對第3骶後孔。
②次髎:位於骶部,當髂後上棘內下方,適對第2骶後孔。
八髎①上髎:位於髂後上棘與後正中線之間,適對第1骶後孔。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著附於氣海穴、關元穴、天樞穴上,以順時針的方向揉按每穴各1分鍾。
用右手掌心在神闕穴上用力向下按壓1分鍾。
用食指、中指點按華蓋穴、膻中穴各3分鍾。
用中指點壓在腎俞穴、八髎穴上,分別以順、逆時針方向各揉按1分鍾。
用雙手掌在腰及骶部上左右推動30次,力量須由輕而重。
用大拇指在子宮穴上用力向下壓按2分鍾,並有節律地一按一鬆。
枸杞核桃粥材料核桃仁50克,枸杞子15克,粳米200克製作1.將枸杞泡發洗淨,核桃去殼,取肉,粳米淘淨。2.鍋內注水,放入粳米,置於火上,用武火煮至米粒開花。3.將核桃、枸杞放入粥內同煮,改用文火煮至粥成即可。
功效核桃味甘、性溫,補腎固精;枸杞能治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目眩、目視不清。本品適用於肝腎虧虛型不孕症。
順氣豬肝湯材料佛手、山楂、陳皮各10克,絲瓜絡30克,豬肝100克,食鹽、麻油、料酒各適量製作1.將佛手、山楂、陳皮洗淨,加沸水浸泡1小時後去渣取汁。2.將豬肝洗淨切片,放於碗中,加入藥汁和食鹽、料酒,置於鍋中。3.將鍋置於火上,隔水蒸熟豬肝片後,將豬肝取出,放少許麻油調味服食,飲湯。
功效佛手芳香理氣、健胃止嘔;山楂理氣散瘀、收斂止瀉;豬肝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抗氧化、防衰老;此湯具有行氣解鬱、通經散淤、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氣滯血瘀型不孕的患者有較好的食療作用。
對症食療方;
胎位不正胎位不正是指懷孕30周後,胎兒在子宮體內的位置沒有處於正常的體位。造成胎位不正的相關因素有子宮畸形、骨盆狹小、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胎兒畸形、羊水過多、臍帶短等。胎位異常在分娩的時候可致產程延長、宮縮乏力、胎兒窘迫等,所以在發現胎位異常的時候應及時采取措施糾正胎位。
穴位定位按摩方法當歸生薑羊肉湯材料當歸90克,生薑150克,羊肉500克,食鹽、醬油、大蒜各適量製作1.將羊肉洗淨,切成小塊,放入沸水鍋內汆去血水,撈出晾涼;將當歸、生薑用水洗淨並切成大片。2.取砂鍋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當歸、生薑放入,武火燒沸後,去掉浮沫,改用文火燉至羊肉爛熟,即可食用。
功效當歸調經止痛;羊肉主治腹部冷痛、氣血兩虧。此湯具有溫養陰血的功效,可提高孕婦的抵抗力。
鯽魚豆腐湯材料鯽魚1條,豆腐200克,薑、蔥、蒜、鹽適量製作1.將魚洗淨切開,豆腐洗淨切成長條形,蔥、薑、蒜洗淨切碎備用。2.鍋燒熱,放少量油進去,把魚放鍋中,小火慢慢煎,煎至兩麵略焦黃,放入蔥薑蒜爆香。3.注入開水沒過魚,小火煮至沸騰,改中小火煮十幾分鍾呈奶白色,放入豆腐煮5分鍾,再放入鹽調味即可。
功效豆腐可以清熱瀉火、益氣解毒。
本品可以補充孕婦營養,提高免疫力。
對症食療方用兩手掌同時撫摩腹部兩側,力度輕柔,一日2次,每次5~10分鍾。
可取仰臥位,用大拇指按揉至陰穴2~3分鍾,一日4次。
至陰位於足小趾外側趾甲角旁0.1寸。
第八章幫您休養15種骨傷科疾病人類在與自然作鬥爭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傷害,有的傷及皮肉,有的傷筋動骨。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這也是人類在休養的時候總結出來的經驗。有研究表明:經常按摩刺激穴位可以舒筋活絡,益氣補血,有效促進各種骨傷科疾病的恢複。
頸椎病頸椎病多因頸椎骨、椎間盤及其周圍纖維結構損害,致使頸椎間隙變窄、關節囊鬆弛、平衡失調。主要臨床表現為頭、頸、肩、臂、上胸背疼痛或麻木、酸沉、放射性痛、頭暈、無力,上肢及手感覺明顯減退,部分患者有明顯的肌肉萎縮。中醫認為本病多因督脈受損,經絡閉阻,或氣血不足所致。
穴位定位;
肩井位於肩上,大椎位於人體的陶道位於背部,阿是無固定位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頸部下端,第7頸椎棘當後正中線上,第1胸置,以與病痛有關的線的中點上。突下凹陷處。椎棘突下凹陷中。壓痛點為腧穴。
按摩方法;
將拇指、食指、中指將食指、中指指腹放將中指指腹放於陶道揉按阿是穴病痛局部指腹放於肩井穴捏揉3於大椎穴上,用手臂穴上,中指用力按揉或壓痛點3分鍾的力按揉3~5分鍾。3~5分鍾。
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性炎症。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好發於膝、踝、肩、肘、腕等大關節部位,以病變局部呈現紅、腫、灼熱,肌肉遊走性酸楚、疼痛為特征。
疼痛遊走不定,可由一個關節轉移到另一個關節,部分病人也出現幾個關節同時發病,不會遺留後遺症,卻會經常反複發作。
風濕性關節炎穴位定位按摩方法曲池位於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合穀位於第1、第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
內關位於前臂,腕橫紋上2寸。昆侖位於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