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一看,很簡單嘛,回答道:“祀是祭祀,戎是兵戎。”
“為什麼把祭祀跟兵戎相提並論,都稱為國家大事呢?”
老師語塞了,一時回答不出。
孫武自己給出了答案:“隻有兵戎才稱得上是國家大事,其餘都不是。”
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槍杆子裏出政權”吧。
孫武成年後,齊國發生了內亂,就是前麵“齊莊公:史上最大牌的小三”中講過的,齊莊公勾引大臣老婆,結果被大臣殺害,使得齊國內亂不已。孫武覺得在齊國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就打算到新興的吳國去尋求發展。於是,在公元前517年,孫武來到了吳國,並遇見了伍子胥。這時候,還是吳王僚當政。
過了兩年,吳王僚被專諸所殺,闔閭繼位。孫武覺得機會來了,就讓伍子胥在吳王麵前推薦自己。
伍子胥問道:“你有什麼本事?”
孫武說:“我會行軍打仗,還寫過兵書,文武雙全,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
伍子胥說:“哦,把你寫的兵書拿來我瞅瞅。”
孫武哪裏寫過什麼兵書。不過,自己挖的坑,是要自己填上的。他回到客舍,不吃不喝不睡覺,寫了三天三夜,寫出了一本兵書,為了怕別人仿冒自己的名號,他還鄭重其事地在封麵上寫了四個大字——“孫子兵法”。注意,此孫子非彼“孫子”。
伍子胥接過孫武遞過來的一疊稿子,草草翻閱了一下,覺得還有點兒意思,就轉交給了闔閭。闔閭看過後,也覺得不錯,可又一想,這個年輕人雖然是名牌大學畢業,家庭政治麵貌也過硬,寫起文章來也頭頭是道,但到底從未有過帶兵打仗的經驗,怎麼能放心把軍隊交給他呢?他會不會隻是一個紙上談兵的酸秀才呢?於是他把孫武叫來,說:“孫先生,你的兵法我已經拜讀過了,受益匪淺。你可不可以用這上麵的方法親自操練軍隊呢?”
“可以。”
“很好,你需要用什麼樣的軍隊呢?”
“隨您的便。不管高低貴賤,不分男女老少,我都能夠進行訓練。”
闔閭說:“既然這樣,你就用我的宮女來操練吧。”
操練吳王的宮女
在春秋,還沒有“不愛紅妝愛武裝”的女兵,打仗基本上是男人的事情。所以,當吳王的一百多名宮女出現在演練場時,不但宮女們嘰嘰喳喳,如麻雀鬧林,周圍圍觀的大臣們也含笑不語,坐看好戲上場。
孫武身穿軍裝,神色肅穆,他向主席台上的吳王和伍子胥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就開始訓練宮女了。他把一百八十名宮女分成兩隊,讓吳王最寵愛的兩個妃子分別擔任左隊長和右隊長。又指派專人擔任軍士,以執行軍紀。孫武分配完畢,就站在高台上認真為宮女們講解演練要領。
孫武講解完畢,問下麵的人:“大家明白了嗎?”
宮女們齊聲叫道:“明白了。”
於是孫武就下令左右隊長,各自帶領九十名宮女進行陣法訓練。這些宮女們第一次進行這樣的活動,都覺得很稀奇,訓練的時候笑個不停,把陣形弄得七零八落,不像是軍人在演習陣法,倒像是江湖藝人在鬧市賣藝。連吳王和大臣們都忍不住笑了。
隻有孫武一個人不笑。他揮手示意停止演練,大聲說道:“在演練之前沒有向你們宣示軍法,這是我的過錯。現在,我宣示軍法,一、不許衝散隊伍;二、不許高聲喧嘩;三、不許故意違反紀律。好,大家繼續。”
這一次還是一樣,宮女們嘻嘻哈哈地鬧成一團,根本就沒法展開訓練。孫武停止演練,再次高聲宣示了一遍軍法,但還是沒有效果。
孫武眉頭一皺,問執法官:“演練中有人違反軍法,該當何罪?”
執法官說:“報告首長,應該將為首之人處以死刑。”
孫武說:好,來呀,將左右隊長拖出去砍了。
吳王的兩個愛妃根本沒料到孫武會來真的,當她們被士兵往外麵拖的時候,才醒悟過來,拚命叫道:“大王,快救我……”
吳王見此情景也傻眼了,他咳了一聲,說:“這個,孫將軍,我已經見識到了您的本事,我馬上就命您率領軍隊。這兩個隊長是我的愛妃,沒有了她們我會食之無味的,還是請將軍放過她們吧。”
孫武嚴肅地說:“對不起,您既然任命我為將,就是允許我行使將軍的權力,維護軍法的權威。”
於是,在眾目睽睽之下,孫武最終還是將吳王的兩個愛妃處死了。
之後,孫武命令更換兩位隊長,繼續演練。接下來,孫武發出的命令大家都一絲不苟地執行了,隊伍鴉雀無聲,進退有序,就像一支久經沙場的軍隊。
孫武派人去請吳王來觀看自己的演練成果,吳王失去了愛妃,心裏還很不痛快,找了個借口沒來。孫武一想,得了,你不來,我親自去請你唄。於是就親自去見吳王。他對吳王說,“一支部隊要有戰鬥力,最重要的就是紀律嚴明。令行禁止,賞罰分明,將領才能獲得威信,才能有效地掌控軍隊,使軍隊保持最佳狀態,從而克敵製勝。”
吳王聽他說得很有道理,才說:“好吧,我明天就拜你為將,把軍隊交給你,你一定不要辜負我的信任啊。”
孫武當然不會辜負他的信任。
向楚國進軍
是騾子是馬,拉出去遛遛才知道。軍隊訓練好了,也該拉出去檢驗一下訓練的效果了。公元前512年,闔閭、伍子胥和孫武,指揮吳軍攻打鍾吾國(今江蘇宿遷東北)和舒國(今安徽廬江縣西)。這兩個小國都是楚國新收的小弟,說起來,跟吳國也頗有淵源呢。
公元前516年,趁楚國給楚平王辦喪事之機,吳王僚派吳將蓋餘、屬庸率兵偷襲楚國,被攔截在半路上,陷於進退維穀的困境。後來,吳國國內發生專諸刺殺吳王僚的事,換了新老板,蓋餘和屬庸很不滿公子光的行徑,就向楚國人投降了。楚昭王就把他倆封在鍾吾國和舒國。因此,吳王闔閭這次去攻打他們,算是平叛。
孫武訓練過的軍隊果然好使,沒費什麼工夫,吳軍就攻占了這兩塊地盤,並且捉住了叛將。闔閭很高興,想一鼓作氣直搗黃龍,攻打楚國都城郢都。孫武對吳王說:“將士們都太累了,老百姓們也太辛苦了,應該休息一下,恢複生氣。”伍子胥也持與孫武一樣的觀點。於是闔閭接受了,下令班師回朝。
初戰告捷,闔閭精神為之一振,放心地把軍隊交給伍子胥和孫武,自己跟大夫伯嚭專心處理朝政。接下來的幾年裏,他在“三個火槍手”的幫助下,對內,內政治理得井井有條;對外,每一次作戰都取得勝利,勢頭銳不可當。吳軍都取得了哪些重大勝利呢?
公元前511年,吳國攻打楚國,奪取了六地和灊(音qián)地。
公元前510年,孫武帶兵攻打越國,並取得了勝利。
公元前509年,楚昭王派公子囊瓦領兵攻打吳國。吳國派伍子胥迎戰,在豫章打敗了楚國的軍隊,奪取了楚國的居巢。
在與楚軍交戰的時候,孫武與伍子胥發明了一種戰術,即把吳軍分為三支機動部隊。第一支部隊先進攻楚軍,吸引楚軍主力來戰。等楚軍出動後,這邊卻收兵回營。楚軍回到駐地了,吳軍的第二支部隊又發起了進攻……如此波浪式進攻,弄得楚軍防不勝防,也煩不勝煩。在與吳軍交戰的這些年,楚國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導致國力嚴重衰減。屬國也紛紛背離,大批土地被吳國占領,基本上從當初不可一世的超級大國,變成了一個被動挨打的二等國家。
隨著吳軍力量的擴充,攻打楚國都城的計劃就提上了日程。
闔閭詢問伍子胥,說:“我們想大規模進攻楚國,應該怎麼做呢?”
伍子胥說:“楚國雖然已經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了,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我們沒有將其一舉打敗的實力,要聯合唐國和蔡國一起行動才行。”
恰好在這時,楚國進攻蔡國,這給吳國進攻楚國製造了很好的借口。公元前506年,吳國正式吹響了全麵攻打楚國的號角。吳王闔閭任命孫武為主帥,伍子胥和伯豁為副帥,親自帶領全國之兵,沿著淮河逆流而上,會和唐國、蔡國的軍隊,猛烈地向楚國發起進攻。
孫武領銜的吳軍所向披靡,五戰全勝!楚昭王見勢不妙,放棄都城,逃亡外地。
曾經不可一世的楚國人,現在也狼狽得像落水狗一樣,四處逃竄。楚昭王先是逃到雲楚澤——那是他祖先楚文王打獵的地方。在那裏他遭到了強盜的襲擊,又逃到鄖地。鄖地國君鄖公的弟弟因為當年楚平王曾經殺死他父親,打算找楚昭王報仇。鄖公是個厚道人,怕弟弟傷害楚昭王,就陪伴楚昭王一起逃亡。他們接著又來到隨地——嘿,隨地當年也被楚國人欺負得夠嗆。尾隨而來的吳軍對隨地人說:“你們是周國天子封在漢水流域的諸侯,卻屢遭楚國人侵犯,你們還要包庇自己的仇敵嗎?”
隨地的人要殺楚昭王,王子綦把楚昭王藏了起來,自己冒充他來搪塞隨地人。見到隨地人後,王子綦說:“哎,你們實在要把我交給吳軍,也沒關係,不過你們是不是應該卜一卦呢?”
隨地人一想,沒錯啊,於是就算了一卦。算卦的結果是如果把楚昭王交給吳軍,會不吉利。誰也不敢跟上天作對,所以隨地人就謝絕了吳國的請求。
這邊,孫武率領的吳軍浩浩蕩蕩地開進楚都。坐在兵車上的伍子胥和伯嚭看著熟悉的景物,感慨萬千。舊地重遊,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心情,叫人心中有千言萬語,卻說不出話來。
伍子胥當年離開楚國時,曾經跟好朋友申包胥說:“以後我一定要滅掉楚國!”
申包胥說:“我們一起努力吧。你如果一定要滅掉它,我就一定要複興它。”
兩個好朋友就此分道揚鑣。
吳軍進入楚都後,沒有找到楚昭王。伍子胥就打開楚平王的墳墓,拖出他的屍體,足足鞭打了三百下才罷手。我們可以想象那一幕場景:一個鬢發斑白的老人,在夕陽下奮力鞭打一具已經腐爛的屍體……可以說,正是仇恨支撐了伍子胥的所有行動。現在,他終於如願以償了。他快樂嗎?不知道。
當然,曆史上對伍子胥鞭屍一事,褒貶不一。而且,到底有沒有鞭屍這事兒,也沒有定論。我不是考古學家,此事姑且存檔,以備後來者考證。
申包胥在吳軍進入楚都之前,就逃到了山中。他知道伍子胥鞭屍一事後,派人跟伍子胥說:“您要報仇,原也沒有什麼,但不能做得太過分。我聽說,人多是能夠勝天的,可上天如果發怒,也會遷怒於人。您曾經作為楚平王的臣子,侍奉過他,現在卻要侮辱他的屍體,這實在太過分了。”
伍子胥對送信的人說:“你去替我回答他,我就像一個在黃昏趕路的人,太陽快要下山了,而我的目的地還很遙遠。我不做一些違背常理的事情,就達不到我的目標。”
他們誰也說服不了誰。
伍子胥完成了他的理想,申包胥也得兌現自己拯救楚國的承諾啊。他思前想後,去了秦國。他知道,隻有秦國才能救楚國。
這是有原因的。其一,當時有能力拯救楚國的大國,不外乎是晉國、秦國、齊國。晉國與齊國都是楚國的老對頭,求助的念頭想都別想。隻有秦國,與楚國沒有發生過大的衝突,算得上是友好國家。其二,秦國與楚國相對較近,其他國家就算想幫忙,也遠水救不了近火。其三,楚平王曾經娶過秦國公主孟贏,如今女婿有難,嶽父大人也不能袖手旁觀。
申包胥曆盡千辛萬苦(……跋涉穀行,上峭山,赴深溪,遊川水,犯津關,躐蒙籠,蹶沙石,蹠達膝曾繭重胝……)來到秦國後,向秦哀公說明了楚國所麵臨的危險情況。秦哀公聽他說完之後,一口回絕,說:“對不起,秦國能力有限,我幫不了你們。”
申包胥傻眼了。眼看自己當年許下的諾言就要落空了,他心不甘情不願,心想:“你伍子胥要做違背常理的事情,那麼我也隻好‘不走尋常路’了。”於是,他展開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絕世神功——“哭”,在秦國朝廷上哭了起來。有秦國士兵前來拉他,他死死抱住柱子,就是不離開。
秦哀公說:“他喜歡哭就讓他哭去唄,看他能夠哭幾天。”
結果出來了——七天。申包胥在秦國朝廷上足足哭了七天,打破了世界紀錄,成為曆史上哭得最久的一位男人。當年齊國女子孟薑哭她的丈夫,也不過是哭了三天三夜,就把城牆給哭倒了。也許是被申包胥“敢於哭、善於哭”的精神給折服了,也許是怕他真把泰國都城哭倒了,總之,秦哀公最後歎了一口氣,說:“我算服了你了,你們楚國君王雖然昏庸無道,不過有你這樣忠心耿耿的大臣,老天是不會忍心讓楚國覆滅的。”
於是秦哀公派五百輛兵車,跟隨申包胥回到楚國。
吳王闔閭這次出征楚國,是舉國之兵,國內就空虛了。他弟弟夫概趁機自立為王。天大地大,沒有王位大,於是闔閭放棄了追殺楚昭王的計劃,收兵回國,把他弟弟趕走了。
又過了兩年,吳國又興兵攻打楚國(做強國的鄰居真是痛苦,現在的楚國也終於體驗到隨國、陳國、蔡國等鄰居們的心情了)。楚昭王怕吳國軍隊再次攻擊都城,索性放棄了都城,遷都到都邑。
在短短十年間,吳王闔閭在伍子胥、孫武、伯嚭的輔佐下,向西打敗了強大的楚國,向南打敗了新興的越國,向北,威懾了傳統中原強國齊國和晉國,一時風光無限。
一顆新星(吳國)從中華大地的東南方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