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趙氏孤兒(1 / 2)

佛法說,種下什麼樣的因,終會結什麼樣的果。隻不過有時候這果來得早,有時候來得晚。趙盾在公元前607年種下的一段因,到了公元前597年才突然結果,算起來,這個“因”已經在屠岸賈的心裏埋藏了整整十年。

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十年前那個驚心動魄的下午,荒淫無道的晉靈公擺下鴻門宴,意圖鏟除執政官趙盾。趙盾竟意外逃脫,趙盾的侄子趙穿反而設計殺了晉靈公。作為晉靈公的寵臣,屠岸賈在整個事件裏並沒有與趙盾發生直接衝突,甚至在晉靈公死了之後,趙盾也未對他進行清算,但屠岸賈固執地認為,是趙盾影響了自己的仕途。

不過,趙盾在晉國如日中天,連國君都對他畏懼三分。因此屠岸賈隻有隱忍,躲在舞台後麵,耐心地等待重新登場的時間,到那時,就要新賬舊賬一起算。

公元前601年,趙盾去世。

公元前600年,晉景公繼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晉景公啟用了屠岸賈,任命他為司寇,主持政法工作。屠岸賈的機會終於來了。

屠岸賈一上任,就開始翻晉靈公的案子。他跟晉景公說:“您看呐,先王被他的臣子殺了,您不恨他們嗎?您應該主持公道,把他們繩之以法。”

“可是趙盾跟趙穿都死了啊?”

“常言道,父債子還。趙盾是死了,可他還有後代啊。”

“你是說趙朔一家?”

“沒錯,還有趙盾的兄弟趙同、趙括等人,通通在誅殺之列,而且還要滅族,以絕後患!”

連晉景公都覺得這計劃過於惡毒了一些,不過,屠岸賈最終還是說服了晉景公,獲得了他的默許。

屠岸賈抓來一批當事人,一頓審問之後,就得到了趙盾“弑君”的罪證。他把這罪證公之於眾,在軍隊裏下了動員令:“當年做臣子的趙盾殺了君王,他的後代現在還在朝廷做官,這叫我們以後怎麼懲處犯人呢?請大家一起誅殺他們!”

屠岸賈知道,雖然趙家自趙盾之後已經日漸式微,但馬死了骨架在,趙家的勢力還是不容小覷的,自己必須聯合其餘卿族,才能取得成功。

在屠岸賈的帶領下,晉國幾大卿族的軍隊聯合攻打下宮,襲擊趙氏一家,殺死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並且滅絕了他們的家族,史稱“下宮之亂”。這也開了幾家卿族攻打一家卿族的先例,以後大夥兒都照這個模式做。

隻有一個大家族的首領韓厥沒有參與這次行動。

韓厥跟趙家淵源頗深,當年他被趙盾推薦做了司馬。有一次在跟秦國作戰前,趙盾一名手下騎著趙盾的馬在軍中橫衝直撞,擾亂秩序。韓厥知道後派人抓住他,依照軍法處斬。別人都不理解,問他:“你吃了豹子膽,敢殺主帥的人?”韓厥卻並不以為然,他知道自己按照規矩辦事,趙盾絕不會怪罪。果然如此,趙盾不但沒有怪罪韓厥,還慶幸自己的推薦是正確的。

韓厥在後來的趙氏複興中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這是後話。

如果趙朔的兒子趙武沒有逃脫的話,屠岸賈就成功了。

準確地說,趙武還是一個剛剛出世的嬰兒。當屠岸賈派來的士兵在趙府四處搜尋的時候,母親抱著他藏在裏屋,大氣兒不敢出。母親怕小趙武哭,就默默祈禱上天:“老天爺,如果您要讓趙家滅亡,就讓小孩子哭吧;如果不是,就不要讓他哭。”

老天果然開了眼。小趙武乖乖地躺在母親懷裏,一聲不響。

但是搜尋工作還在繼續。斬草要除根,不然就會後患無窮。屠岸賈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發出命令,重金獎勵舉報趙府中漏網之魚的人。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有人站了出來。誰?程嬰。程嬰是誰?趙朔的鐵哥們。這天,程嬰來見屠岸賈:“報告,我是來領賞的。”

“你領什麼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