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踐土之盟(1 / 2)

晉國在城濮打敗了楚國人!

消息傳出去,整個中原都轟動了。除了晉國人之外,最激動的恐怕要算周天子周襄王了。自從楚國這個食肉恐龍登上曆史舞台,中原人與之相爭盡落下風,像這樣酣暢淋漓的一個勝仗,還是大閨女坐花轎,頭一遭呢。更尷尬的是,楚國人壓根兒就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裏,自封為王,從來不去周朝拜祭。太解恨了!周襄王心中沉積已久的鬱悶一掃而空,好像這場城濮之戰是他親自指揮打勝的。

因此,當晉國軍隊回師,經過鄭國時(晉文公此舉也有炫耀之意,當年他逃難鄭國,鄭文公對他相當無禮),周襄王帶著禮品前來勞軍。周襄王親熱地拍著晉文公的肩膀,說,“老弟,你真有種,想當年,我祖上昭王和宣王先後討伐楚國,都打了敗仗,命都丟了。齊桓公聯合八國聯軍討伐楚國,也隻不過跟他們打了一個平手。還是你牛啊。”

晉文公謙虛道:“哪裏哪裏,這都是沾您老人家的光啊。”

其實晉文公心裏樂開了花。自古以來隻有諸侯拜見天子,哪有天子主動來慰勞諸侯的?看來自己稱霸這件事,已經比較靠譜了。

晉文公一高興,就送了周襄王一份大禮:在踐土(今河南鄭州附近)這個地方為周襄王修建一棟別墅。諸侯給天子修別墅,這事兒沒有什麼稀奇之處。稀奇之處在於,踐土不是晉國的領土,而屬於鄭國。這說明晉文公這人也挺記仇的,就算在向周天子獻殷勤的同時,也不忘報複一下當初得罪自己的鄭文公。

鄭文公還能說什麼呢?晉國如日中天,各方諸侯巴結都來不及,他一個小小鄭國能惹得起嗎?其實,鄭國在中原也算一個不大不小的國家,早些年在鄭莊公時代,也曾經闊過,連周天子都不放在眼裏的。可後來家道中落,混得一代不如一代,加之地理位置很差勁兒,屬於四麵鄰敵,誰都得罪不起,所以,隻好奉行“牆頭草”的政策,楚國強就跟著楚國混,齊國強就跟著齊國混。現在,楚國人被晉國打得滿地找牙,他們也就隻好跟著晉國走了。因此,鄭文公不但爽快地答應了晉國的要求,還更加爽快地承諾:“沒事兒,您盡管修建,工程中有啥需要隻管吩咐,要人出人要力出力!”

公元前623年春天,晉文公親自率領大軍來到踐土,開始為周天子建別墅。由此可以看出,晉文公並沒有把這僅僅當成一個獻禮工程——就算是給周天子獻禮,派一個副總理級別的幹部來也就行了嘛。他圖謀的是更大的工程:會盟諸侯,稱霸中原。

人心齊,泰山移,很快別墅就修建完畢。晉文公開始散發請柬,除周襄王外,秦穆公、宋成公、齊昭公這些老哥們兒都是要邀請的,最新招進來的鄭文公是地主,也在邀請之列,魯僖公、陳穆公、蔡莊公這些小國家也要請來壯壯聲勢。

其實周襄王的心態非常微妙。畢竟他是天下共主,從來都是諸侯來朝見他,沒見過他去會見諸侯的,哪怕是為了給他獻禮,因為這不符合禮法。但他心裏明白,如今的周名存實亡,地盤也就那麼百多裏,連個小國家都算不上。晉國、齊國、秦國這些大國表麵上是尊敬他,實質上不過是利用周天子的身份,駕馭中原諸侯而已。所以,他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沒有選擇。

於是,公元前623年五月初十,鄭國踐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一場盛會——踐土之盟。那一日,陽光燦爛,碧空如洗,萬裏無雲,晉文公春風滿麵,心裏像吃了糖一樣。當天,受邀親臨現場的各國領導人有:秦穆公、宋成公、齊昭公、鄭文公、魯僖公、陳穆公、蔡莊公、莒茲丕公及衛國派來的代表。秦穆公由於路程遙遠,沒有參加,但是發來了賀電。總之,該來的都來了,不該來的(比如楚國)都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