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角色子玉
在說先軫的故事之前先聊聊楚國名將子玉。
子玉,又叫成得臣,楚國令尹。令尹是楚國特有的官職,相當於後來的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子玉能夠做到令尹,全是靠戰功累積起來的——威名之盛,在楚國無人可出其右。
齊桓公死後,爭位失敗的公子雍跟其他幾個兄弟逃難來到楚國。楚成王待他們甚為不錯,個個都封為上大夫。後來,子玉帶著公子雍東征,硬生生地從齊國手裏拿下穀邑(今山東東阿縣),交給公子雍管理,子玉則班師回朝。在離本土千裏之外的地方維係一個傀儡政權,這在中國曆史上極為罕見。子玉不但做到了,而且還將這塊“飛地”維係了相當長的時間,齊國人都對之無可奈何。
夔國是楚國的附庸,後來逐漸偏向巴國,甚至在拜祭儀式上不祀祝融與鬻熊——這種行為按照現在的語言,就是搞“民族分裂”,是“注定不能得逞的”。是可忍,子玉不可忍!子玉迅速率領楚國大兵征討夔國,不久順利完成任務,還把夔國老大給俘虜了回來。
不管是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子玉都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佼佼者,所向無敵。直到在城濮遇到晉國人先軫,才遭遇到生平第一次“滑鐵盧”,同時,將自己送進黑暗的深淵……
蓋因子玉牛,先軫比他更牛。
先軫早年跟隨重耳過著流亡的生活,對重耳一直不離不棄,甚得重耳信任。重耳即位後,把原(今河南省濟源西北)封給先軫,所以他又被稱為原軫。
本來,先軫也沒什麼機會跟子玉鬥上一場。他們倆一個在北方,一個在南方,八竿子都打不著。一切都因為晉國的崛起,影響到楚國北上的步伐。
當子玉遇上先軫
晉文公重耳正式加入中原爭霸序列,其標誌是公元前636年發生的勤王救駕事件。
這一年,東周王室內部發生動亂,周襄王的弟弟太叔帶,早年曾經跟襄王爭位,沒有成功,後來又勾引北方狄人攻打都城,把周襄王趕出都城——這情節是不是很熟悉啊?沒錯,當年周幽王的嶽父大人申侯,就聯合了犬戎人,裏應外合把周幽王趕下了台。不過,周襄王不是周幽王,太叔帶也不是申侯——更重要的是,周襄王有兩個強大的幫手:秦穆公和晉文公。
周襄王請求秦穆公和晉文公發兵勤王。秦穆公迅速地發兵了,準備與女婿一道救駕。晉文公收到求救信後覺得裏麵有很大的文章可以做,就委婉地對秦穆公說:“俺晉國離都城近,勤王這事兒晉國獨自來完成就行了。”但秦國人已經出兵了,不可能空手而回。晉文公又為他們出了計謀,讓秦國軍隊南下,攻打武關,以此打通南下的通道。此舉確實對秦國以後的發展大有幫助,所以秦穆公同意了。
晉文公兵分兩路,一路以先軫為首,攻打狄人及太叔帶,一路迎接周襄王回到都城。這兩路人馬都順利地完成了任務,讓晉文公在諸侯中的威信和地位大大增加。周襄王對晉文公自然也感激不盡,將河內(今黃河北岸、太行山南麓)的陽樊、溫、原、茅四座城邑獎賞給了晉文公。這片土地位處要津,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對晉文公日後稱霸中原大有好處。
先軫牛刀小試,大獲成功。公元前633年冬天,先軫對晉軍進行改編,由兩軍整編成上、中、下三軍。先軫被任命為下車佐將(副主將)。
很快,先軫人生中最華麗的樂章就要奏響了……
前麵說過,宋國老是受楚國欺負,不得不忍氣吞聲,現在看到晉國壯大了,就采取“聯晉抗楚”的基本國策。楚國當然不幹了,聯合鄭、許、陳、蔡幾個小國的軍隊,以子玉為首領,討伐宋國,包圍了宋國都城商丘。
接到宋國的求救“電報”後,晉文公心裏猶豫不決。宋襄公當年對他確實不錯,可楚成王也曾經以貴賓之禮招待過他啊。手心手背都是肉,這個決定難下。
這時,先軫分析了當前國內國際形勢,指出晉國救宋,不但可以報答宋襄公的恩德,還可以樹立晉國在諸侯之中的威望。晉文公方才下定決心,親自率部救宋。
在先軫的建議下,晉文公耍了一把花槍。他沒有直接攻打包圍宋國的楚軍,而是派兵攻擊楚國的小弟:曹國和衛國。要說這兩個國家也是活該,晉文公當年落難的時候,來到這兩國尋求庇護,卻受盡了侮辱。很快,晉軍就攻占了衛國的五鹿,威脅到了楚軍後背。不久又攻破曹都陶丘。先軫的這種打法是“圍魏救趙”的簡化版,可以避免與楚軍直接接觸,但能夠迫使楚軍撤軍,從而解開宋國的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