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戰神先軫(3 / 3)

順便說一下,先軫請不來老虎,這些“老虎”不過是下軍佐將胥臣幹的好事:他把虎皮蒙在駕車的馬匹身上,騙過了陳、蔡兩軍。

這邊,子玉率領中軍殺向敵營,衝殺了不到兩個回合,對方就引車後撤,逃跑了。子玉想:這晉軍也太不堪一擊了吧?莫非其中有詐?於是他仔細端詳晉軍陣形,發現在晉軍後部塵土飛揚,旗幟淩亂,顯然是他們爭先恐後逃跑的跡象。這下他沒有再猶豫,揮軍追擊。

子玉追了一程,發現被自己追趕得屁滾尿流的晉軍不見了,正在納悶兒,周圍湧上了晉軍的精銳部隊——晉中軍主將先軫率領的中軍。而剛才“逃跑”的狐毛等也回來了,一下子將楚軍圍得水泄不通。

子玉傻眼了。

城濮之戰以楚軍慘敗而告終,子玉雖然逃脫,但楚軍素來就沒有失敗將軍的說法,“不成功,便成仁”。不久,子玉自殺謝國。

崤山之戰

公元前628年,晉文公重耳去世,晉襄公即位,晉國軍政大權實際上落到了先軫手裏。這時晉國已經做了霸主,連周王室都蓋章承認了。楚國暫時退出了中原爭霸的行列,可另一個大國秦國卻試圖摻和進來分一杯羹。

秦穆公趁晉國與鄭國(鄭文公跟晉文公同一年去世)舉行國葬之際,派孟明視率軍越過晉國邊界,偷襲鄭國。路上碰到鄭國商人弦高,弦高不慌不忙地趕了一群牛羊到秦軍營中,說是鄭國軍隊已經知道了秦軍進犯的消息,現在派他來犒勞大軍。孟明視發覺鄭國做好了準備,就取消了計劃。秦軍不能空手而返,於是滑國(今河南省滑縣)就成了倒黴蛋,被這隊秦國大兵順手給滅了。

秦國人裝作沒事,先軫卻咽不下這口氣。這不是赤裸裸的挑釁嗎?他判斷,秦國必將成為晉國的下一個主要對手,應該趁他們羽毛未豐時予以打擊,否則後患無窮。不過,從表麵上看,當時秦晉還是睦鄰友好的關係,秦穆公對晉國頗有恩惠,所以朝中不少人反對先軫攻打秦國。

先軫隻說了一句:“一日縱敵,數世之患。”

先軫當然是對的。

先軫力排眾議,親自出兵,在秦軍回國的必經之地崤山(今河南陝縣東南)設下埋伏。未幾,班師回朝的秦國人大搖大擺地就鑽了進來——這一仗打得實在太漂亮了,秦軍全軍覆沒,“匹馬隻輪無反者”,連孟明視在內的三個主帥都被晉軍活捉了。順便說一句,孟明視是秦國名相百裏奚的兒子,我們在後麵還會提到這爺倆的故事。

晉襄公的老媽、晉文公的遺孀文贏,是秦穆公的女兒,她成功地勸說晉襄公放了三個秦軍主帥。先軫得知此事後,火冒三丈地跑來見晉襄公,對晉襄公劈頭蓋臉一陣大罵,責怪他受了婦人的迷惑,放虎歸山,必定會給晉國帶來大禍。罵到動情處,還向晉襄公吐口水。

晉襄公雖然有些尷尬,但也不得不承認先軫說得很有道理。他立刻派大將陽處父前去追殺三位秦將。可惜已經遲了。孟明視上到船上,對著岸上的陽處父說:“多謝晉襄公沒有殺我們,我們三年之後一定親自到晉國感謝。”

孟明視很講信用,三年後他果然率領秦軍攻人晉國,打得晉軍落花流水,報了一箭之仇。秦國從此正式在中原崛起,秦穆公不久就稱霸,成為春秋第四個霸主。

過了一段時間,翟國因為沒有得到晉國的封賞,興兵前來討伐晉國。晉襄公派先軫前去抵抗,他卻不願意。晉襄公一定要他去,他隻好從了。

先軫在臨行前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本來是想死在秦國,沒想到死在翟國……

在先軫的指揮下,晉軍又大獲全勝,還殺死了翟軍主將。這時先軫做了一個奇怪的動作:他脫去護身的衣甲,單槍匹馬衝人翟軍軍中,結果被翟軍亂箭射死。一代戰神就此終結了生命。

先軫瘋了嗎?

沒有。

後來晉國人發現了先軫留下的遺書,書裏寫道:當初我向國君吐口水,犯下了大不敬之罪。雖然國君並沒有處罰我,但這罪名還是存在的。這次與翟國交戰,不出意料,我軍必勝無疑。到時候,國君因戰功而封賞我,又如何處治我的罪行呢?如果不處治,何以服眾?如果不進行封賞,也顯得賞罰不明,壞了規矩。與其讓國君為難,不如我自行了斷,讓翟國代替國君來懲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