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鄭莊公:毛澤東誇他“很厲害”(3 / 3)

這正是鄭莊公的目的。

不過,鄭莊公最終沒有獲得公子滑;鄭媽媽怕太叔段從此絕了後代,就苦苦哀求鄭莊公放公子滑一馬。鄭莊公考慮到公子滑一個人很難再興風作浪,不如順水推舟做個人情,就答應了鄭媽媽的請求,公子滑得以繼續留在衛國,安享了晚年。

詭異的是,衛桓公為鄭莊公的弟弟“伸張正義”,後來卻被自己的弟弟州籲殺害。此是後話。

不稱霸的霸主

自太叔段之亂後,鄭國在鄭莊公的治理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GDP連年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國力空前雄厚。為此,以衛國為首的幾個諸侯國就拋出了鄭國威脅論,認為日益強大的鄭國會影響其臨近地區的和諧與穩定。鄭國人當然不以為然,可周平王卻很在意。

自東遷以來,東周境況那叫每況愈下。以前每年諸侯國都會按期前來繳納保護費,現在則多是一些小國前來;以前周國天子發出的命令,誰都不敢違抗,現在政令已經出不了都城。尤其是鄭國。鄭莊公一直在朝廷任卿士,輔助朝政。隨著鄭國勢力的擴張,他已經直接威脅到周平王的地位。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周平王打算以鄭莊公經常遲到早退無故缺勤為借口,把他的卿士職位分給別人。

鄭莊公知道這個消息後,連夜趕到周國都城,要向周平王討個說法。周平王自知理虧,無以應對,因為鄭莊公確實也沒做錯事。後來周平王無奈之下就說:“要不這樣,我把太子狐抵押在鄭國,這樣你就不用懷疑了吧?”

鄭莊公一看,鬧到這地步了,也就借坡下驢,提出要抵押大家都一起抵押吧,反正他家的公子閑著也是閑著。您看,做權貴人家的公子也未必有多好,搞不好就被老爸送出去做人質了。

這就是春秋初期的互換人質事件。其實在諸侯國之間,為了換取信任或者互相牽製而互派人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天子與諸侯之間交換人質,周平王算是開了個前無古人的頭。自此以後,周王室在諸侯心中的威望大減。

沒過多久,周平王死了。太子狐回國接班後,因為父親之死太過傷心,也跟著上了極樂世界。他兒子姬林接班,是為桓王。周桓王把他老爸之死怪罪於鄭國,又擔心鄭莊公長期把持朝政對自己不利,下決心拿他開刀。

周桓王做事麻利,很快就把鄭莊公叫來,宣布開除了他的卿士職位。鄭莊公表麵上沒說什麼,心裏卻是氣呼呼的,回去之後想要率兵攻打周國,卻被孝子潁考叔勸阻了。鄭莊公還是氣不順,派士兵到周國境內收割了一批麥子,到了七月,又去收割了一批稻穀。好在周桓王沒有跟他計較,此事不了了之。

所謂國際風雲,轉瞬萬變。衛桓公隻做了六年老大,就被弟弟州籲從背後來了一刀,死了。此事傳出去後,輿論大嘩。鄭莊公收到消息後,很是激動:千載難逢的機會啊,現在終於有機會報當年衛國攻打鄭國的一箭之仇了。於是他集合軍隊,摩拳擦掌,準備即日進攻衛國,“替天行道”。

可鄭國還未出兵,以宋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卻先衝了過來。

原來,州籲和他的得力助手石厚知道鄭國的意圖之後,趕緊聯合宋、魯、陳、蔡四國,先下手為強,率先攻打鄭國。其中宋國實力最雄厚,當仁不讓做了四國的盟主。

雖然重兵壓境,鄭莊公卻不慌不忙。他早看穿了,這支多國部隊看起來人數眾多,實質上都是一些烏合之眾,他們沒有共同的利益,難以將盟約維係太久。尤其是州籲,這老大做得名不正言不順,遲早會碰到內亂。

隨著事態發展,鄭莊公的預言一個一個實現了。首先是宋國撤了,其餘三國也紛紛作壁上觀。州籲跟鄭國軍隊匆匆過了兩招,小勝之後就打馬回國。國內輿論已經沸騰到極點,再不趕回去穩定局麵,恐怕就得發生動亂了。

州籲和石厚凱旋,但迎接他們的不是鮮花,而是夾道的臭雞蛋。政局一片狼藉,這時,衛國老幹部石碚出馬了。他使用計策誘殺了州籲,又毫不留情地處死了石厚——這裏多說一句,石厚其實是石碚的親生兒子。石碚大義滅親的故事立刻傳遍天下。左丘明為此在《左傳》裏表揚他為“純臣”,這跟東北人表揚男人為“純爺們”是一個道理。

閑話扯了太多,還是說鄭莊公吧。遭到四國夾擊後,鄭莊公哪裏咽得了這口氣?他稍作歇息後,立刻找他們算賬。

首當其衝的是宋國。

在攻打宋國之前,鄭莊公先製造了一番輿論,指責宋國不向天子繳納保護費,天子很生氣,任命鄭莊公為天子的全權代表前來討伐。宋國也不含糊,聯合了衛、蔡兩國軍隊,統一由孔父嘉號令,迎戰鄭國大軍。一場惡戰下來,聯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孔父嘉這人打仗沒什麼本事,但他後代裏有一個人太厲害了——沒錯,就是儒家創始人、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

鄭莊公乘著餘威,先後把小國陳和許收為小弟。至此,鄭國就把中原地帶的幾個鄰居都收拾了一遍。他還派兒子姬忽(就是被老爸送去周國做人質的那位)率兵幫助齊國,打敗了北方的狄族,威望一時達到了頂峰。

鄭莊公打了多年的仗,覺得太辛苦了。於是他召集衛、宋、魯等幾國開會,提倡要和平,不要戰爭。大家以前的恩恩怨怨,就化作一杯美酒,幹了!這時的鄭國勢力太強大了,鄭莊公說的話,大家當然要聽。於是打鬧不休的春秋初期,突然安靜了好幾年。如果換到現在這個時代,諾貝爾和平獎,肯定得發給鄭莊公一枚。

對於鄭莊公來說,可能唯一的遺憾就是當鄭國最強盛的時候,沒有趁機稱霸,否則的話,春秋曆史上就不是五霸,而是六霸了。不過這樣也好,做一名人人敬仰的精神領袖,或許更符合鄭莊公本人的性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