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潁考叔·子都·暗箭門(1 / 2)

大家都知道,潁考叔同學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孝子,多次被評為鄭國十佳道德模範。口才也甚是了得,跟人辯論起來猶如大江東流滔滔不絕,又似黃河泛濫,一發不可收拾。但你可能想不到的是,他還是一位猛將,在戰場上的表現甚是彪悍,曾經名列鄭國三大名將之首。

我們不妨從頭說起。

潁考叔年輕的時候是一個農民,住在潁水邊。農民是一個很辛苦的職業,麵朝黃土背朝天,在刀耕火種的奴隸社會後期更是如此。大夥兒出門種田不叫種田,叫“造孽”,上坡挖地不叫挖地,叫“受罪”——意思是說,前輩子做多了壞事,這輩子當農民來還債。因此,潁郡周圍的農民幹活時都愁眉苦臉,除非潁考叔同學來了,才可以讓大家“頓開顏”。

潁考叔難道是小沈陽?

潁考叔當然不是小沈陽,隻不過每當他出現在地裏田間的時候,總是會發起一場其樂融融的卡拉OK活動,寓“做”於樂,讓沉悶繁重的農活兒變得輕鬆起來。潁考叔扛起鋤頭,一邊除草,一邊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春秋時期天還是藍的,水也是清的,空氣裏是不含硫化氫的,河裏也是可以遊泳的,潁考叔心裏是舒暢的,於是他就扯起嗓子唱歌。

快樂的心情可以傳染,雖然考叔同學的嗓子相當粗糙,而且老是跑調兒,但他一帶了頭,周圍耕種的農民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唱了起來。潁水河畔,就變成了歌聲的海洋,煞是熱鬧。後來潁考叔成名了,這個地方還因此成為鄭國的著名風景區——“潁水春耕”。遊客想去那兒欣賞“農耕樂”,還得掏錢買五毛錢一張的門票呢。

多年之後,麵對子都那張漂亮的臉龐,潁考叔會想起他帶著幾隻野鳥去都城新鄭參見鄭莊公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那天下午,他成功地說服了鄭莊公,並且順利地跳出農門,做了一位公務員,而且職位還不低,一上任就是大夫,執掌鄭國兵權。從此,世界上少了一位快樂的農民,多了一位混跡官場的公務員。但此事福兮,禍兮,還一言難盡呢。

子都是考叔同學的同事,是一個著名的帥哥。多帥?《詩經》裏說:“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我們展開聯想,就會勾勒出這樣一幅場景:一對熱戀中的青年男女約定時間地點相會,可女孩子左等右等心上人還沒來。後來心上人終於姍姍來遲了,女孩子心裏很開心啊,但還是要做出一番嗔怒的樣子說:“我等的是子都那樣的帥哥,不是你這樣的恐龍!”在這裏,子都成了帥哥的代名詞。

不僅如此,連亞聖孟子都表揚子都長得帥。《孟子》裏說,“至於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你如果不知道居然有子都這樣的帥哥,那麼孟子都會譏笑你有眼無珠。孟子很少表揚人,他說的話,我們要相信。

據說子都同學上班經常遲到,遲到的理由千篇一律是“堵車”。不是子都每次都這麼倒黴,遇到了交通堵塞,而是隻要他一出現在大街上,就會因為圍觀的人太多而造成交通堵塞。

潁考叔與子都的恩怨起源於一杆旗幟。

公元前712年,鄭國打算攻打許國。鄭莊公派人做了一杆旗幟,上麵寫著“奉天討罪”四個大字,意思就是說:這不是我們要為難你們許國,而是你們得罪了老天爺,我們替老天爺主持公道而已。這有點兒進行輿論攻勢的味道。這杆旗幟做得相當氣派,長一丈二尺,寬八尺,旗杆有三丈三尺高。鄭莊公吩咐了,將士裏誰要能把這杆旗幟舉起來,像尋常一般走動,就任命他為攻打許國的主將,還賞賜他一部戰車。

首先上場的是大夫瑕叔盈。隻見他舉起旗幟,來回走動了一圈,放下來,麵不改色。就在大夥兒的鼓掌喝彩聲裏,一個人高聲叫道:“這算什麼,我還能把旗幟舞起來!”

說這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文人出身的潁考叔同學。大家都曉得他寫得一手好字,吟得一口好詩,可沒想到他居然還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說時遲那時快,考叔同學脫掉上衣,一把抓住旗杆,運氣在手,呼呼呼地舞了起來。旗幟在空中舒展自如,猶如蛟龍騰空,煞是好看。鄭莊公和一幹人看得兩眼發直,大叫“虎臣”,等他停下來後立刻宣布:戰車歸考叔同學了。

可還是有人不服氣。

就在潁考叔興高采烈地舉起旗幟走向那輛新戰車的時候,身後有人叫道:“等等,還有我呢。”

如你所知,這人就是帥哥子都。

潁考叔見來了勁敵,並不停下,反而扛起旗幟拔腿就跑。子都是高幹子弟,對於農民出身的潁考叔早就看不慣了,此刻更是怒氣衝天,拿起一把方天畫戟追過去。兩個人就在操場上兜著圈子。鄭莊公趕緊叫人把子都喊回來,另外賞賜了一輛戰車給他,此事才算了結。

當然,考叔同學壓根兒就料想不到,他與子都之間的事情才剛剛開始。

七月,戰爭打響了。鄭莊公任命潁考叔為主將,子都和瑕叔盈為副將,帶領大軍攻打許國。在當時鄭國其實不算大國,但許國比他更小。因此鄭國軍隊勢如破竹,迅速逼近許國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