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室內噪聲(2 / 2)

由上表不難看出:40dB(A)是最理想的正常聲環境,我們的工作地點及居室應當達到這種水平。而50~60dB(A)就屬於較吵鬧的環境;噪聲超過60dB(A)則是高噪聲環境了。人長期生活在高噪聲環境裏,會造成失眠、疲勞乏力、記憶力減退,甚至患上神經衰弱症等等。

醫學研究表明:噪聲還能使懷孕的母親產生緊張,引起子宮血管收縮,影響到胎兒發育的養料和氧氣供給。研究發現,生活在吵鬧環境區的母親,其出生兒的體重往往輕於安靜區出生的嬰兒。研究證明,噪聲還與胎兒的畸形有關。

2006年3月,北京BTV-3《法製進行時》報道了一宗房山區某山村狐狸養殖戶,把區氣象站告上法庭的案件。該氣象站在實施人工降雨時放炮,造成數百隻懷孕狐狸流產……上海修建南浦大橋,打樁機的噪聲高達105dB,晝夜不停,造成周邊地區內豬圈裏的豬驚恐不定,惶惶不可終日,最後全部死亡。

這是因為突如其來的炮聲、爆炸聲、打樁機聲、摔東西聲等等,在人體或動物身上產生出一種叫“環境激素”的化學物質,使生物體內分泌紊亂。這種噪聲不但危害生殖係統,還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驚嚇反射”,神經高度緊張,以至於被嚇死。

四、什麼是噪聲,音樂為什麼也會變成噪聲 噪聲:從物理學上講是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聲音無規律的雜亂組合;從生理學上講是人們不需要聲音的總稱。

優美悅耳的音樂不但能使人消除疲勞,還能治療疾病、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使人益壽延年。胎教中讓胎兒聽輕音樂,就是一種啟迪智慧的方法。然而,當你正在構思一篇文章或是正在演算一道數學難題時,音樂卻打亂了你的思維,使你厭煩……這時音樂變成了噪聲。

另外,有強勁節奏感的迪斯科、搖滾樂等等,雖然受到年輕人的青睞,但對年老體弱的人來說,卻會帶來較強的精神刺激,使血壓升高、心血管異常,易引發多種疾病。因此,當你陶醉在優美的音樂聲中時,要考慮對四鄰及周邊群眾的影響,不要打攪別人。

五、室內噪聲防治 室內噪聲防治與住區噪聲防治一樣:一是要消除噪聲源;二是要隔離噪聲。對於房間的吸聲減噪,裝修時應考慮少用水磨石、大理石等做成硬質地麵,硬質地麵對聲音的反射特強。同樣,房間的牆麵也勿求光滑。如果牆麵用壁紙、內牆塗料或滾塗工藝裝修,通常能收到降低噪音4~12dB的效果。對於洗衣機、空調室外機、音響等家用電器可加隔振墊。如:毛氈、橡膠板、樹脂玻璃纖維板等。

如果居室臨街或臨鬧市區,應盡可能把臥室設置在背街一方,以降低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