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宅室內噪聲標準dB(A)
《健要》對室內噪聲有明確要求:應加強住宅室內防噪隔聲措施,製定住戶間和戶外噪聲的隔音對策,並對管道、泵和電梯等采取隔聲、隔振措施,住宅室內允許噪聲標準應符合表3.4.1的規定。
表3.4.1
二、對住宅室內噪聲標準的解讀 由表3.4.2(1)分戶牆計權隔聲量與主觀評價中可以看出:計權隔聲量>50dB,其隔聲“音樂聲、大聲叫喊都聽不到”,滿意度為60%,達到了一級標準,這正是廣大業主的希望。由表3.4.2(2)樓板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與主觀評價中可知:“除敲打外,一般聲音都聽不到;椅子跌倒,孩子跑跳能聽到,但聲音較弱”,滿意度為65%,達到了撞擊聲壓級<65dB的要求,符合規定標準。
表中:“計權隔聲量”是指在某個主觀設定項目評價範圍內(分戶牆)的隔聲量;“計權標準化撞擊聲壓級\"是指在某個主觀設定項目評價範圍內樓板的撞擊聲壓級。
通常聲壓級的變化範圍在0~120dB之間。人能承受的噪聲級dB(A)在20~60dB之間,超過了60dB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一些聲源的噪聲級dB(A)值對人的影響如表3.4.3所示:
表3.4.3 噪聲級dB(A)值對人體的影響
三、置業中要重視對分戶牆和樓板隔音效果的檢查 我們在購房時除了考慮住區環境、層高戶型、房屋構造之外,還應重視對分戶牆和樓板隔音效果的檢查、實驗。要檢查分戶牆是否是承重牆?一般承重牆的隔音效果良好,而使用非承重牆體或牆板分戶,隔音效果較差。還有:樓板的隔音與否?也是檢查重點。有些住宅,隻在空心預製樓板上抹了一層10~15mm的水泥砂漿找平層,隔聲效果極差。腳步聲——特別是硬底鞋聲不絕於耳,拖桌椅、孩子跑跳感覺強烈,搓麻(將)聲、甚至夜間人翻身床的“吱呀”聲都清晰可辨……這種噪聲汙染長此以往,有的人便患上失眠症,精神恍惚,健康受到極大傷害。
建國之初,一直到1958年,我國在住宅建設中,均很重視樓板隔音層的設置。多采用鋪30~50mm礦渣或焦渣,頂麵抹15~20mm厚水泥沙漿找平層。“大躍進一天等於20年”,為加快速度、節約成本、增多建築麵積,致使樓板隔音層便在一片“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狂熱聲中消聲匿跡。
國家住宅工程中心根據“健康住宅”工程試點總結出的經驗,推薦使用下列兩種樓板隔音層做法:
1.將20mm厚擠塑聚苯乙烯板(FM250)用膠粘劑或專用聚合物砂漿粘貼在樓板找平層上,上鋪40~65mm厚陶粒混凝土墊層(坯層),裝修時業主可在其上選擇鋪設地麵磚或複合木地板。
2.在樓板上鋪設15mm厚玻璃棉(密度為96kg/m3★上標),上麵滿鋪一層厚塑料布,再澆築50mm厚中間設有鋼板網的混凝土墊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