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鍾家家世鼎盛之時,十裏八鄉沾親帶故的都來走動,或請安或告幫,鍾道懶怠應酬時便躲到終南山的道觀中享幾時清閑,漸漸迷上了修仙。趙六兩喜歡熱鬧排場,每日大擺宴席款待那些奉承她的窮親戚。她出身貧寒,十五歲便被父母賣到鍾府做小妾,嫁到鍾家後不久便熬出頭來,最後成為鍾家主母。後來鍾家敗勢,往日那些殷勤的親戚都躲得遠遠的,害怕沾上晦氣。這位前來通稟的夥計還是趙六兩娘家嫂子的表弟呢,當年他娘子隔三差五地跑來給趙姑奶奶請安問候。
鍾府臨街而居,地處繁華,卻門前冷落。夥計搖著頭歎息了一下,走上前去叩打門環,半晌沒人應答。他尋思道:鍾家深庭大院,門房恐怕沒人看守,這樣叫門裏麵的人根本聽不見。正沒奈何時,一個十來歲的總角娃兒提著一籃子燒餅,一邊張望,一邊叫賣,從鍾府門前經過。夥計靈機一動,急忙喊住小孩,問道:“小兄弟,幫幫忙。”小孩站住,非常戒備地把胳膊上的籃子抱在胸前,熟練地回答道:“又香又脆的燒餅,兩文一個,五文三個。現錢買賣,概不賒欠。”夥計笑嘻嘻地走上前,說道:“我給你三文錢,麻煩你幫我一個小忙。”小孩客套地擺擺手,說道:“你說幫什麼忙?我得看看是三文錢的忙還是五文錢的忙。”忽然看到夥計麵有難色,趕緊接口道,“說不定是一文錢的忙呢。”
夥計不願意跟這個小滑頭纏歪,指了指鍾家的大門,說道:“剛才我一直敲門,可是沒人應。你。。。”話未說完,小孩插嘴道,“這有何難?我幫你。”夥計大喜,沒想到這個賣燒餅的黃毛小孩竟然這樣成竹在胸,他問道:“你怎麼做?”小孩將籃子舉過來,說道:“你隻需買幾個燒餅,朝牆裏扔過去。他家喂著兩隻大黃狗,看見燒餅肯定搶奪撕咬,這樣一來,鍾家人肯定過來製止。等他們過來後,你再敲門,這不成了?”夥計搞不清小孩是認真行事還是在淘氣取笑,一時猶豫不決。小孩轉轉眼珠,狡黠地說道:“你敲門聲再大也比不過兩隻大黃狗哇。聽我的準沒錯。不然你把門敲破,也沒人理會你。”夥計無奈,從口袋裏摸出兩文錢遞給小孩,順手從籃子裏捏出一個燒餅,掄圓胳膊朝裏扔去。可是半天不見動靜,夥計又得買一個扔進去。他心中懊悔自己費力不討好,替那個客官白跑腿不算,還出錢買燒餅扔著玩。
小孩將耳朵緊緊貼在牆上,起勁地嚷嚷道:“我聽到狗跑過來了。”夥計仔細聽聽,裏麵果然有沙沙的聲音,至於是不是狗跑步的聲音,他不敢確認。無奈又買一個燒餅扔進去。小孩聽了一會兒,歡快地叫道:“大黃來了,二黃也來了。”夥計買了一個又一個燒餅,可就是聽不到兩隻狗撕咬的聲音,他懷疑那是兩隻相互謙讓彼此友好的好狗。整個籃子的燒餅被他一個一個地買光,才聽到一兩聲狗叫,接著一陣跑步聲,有人吆喝道:“不許打架。”夥計如同抓住救命稻草一般,使勁拍打大門,聽到裏麵那人喊道:“誰呀?我這就開門。”他的心才算落地。
小孩一直跟在後麵捂著嘴樂,看到問題解決了,便提著空籃子,說道:“一共一十五個燒餅,每個兩文錢,你應該給我三十文錢。”夥計問道:“不是三個五文錢嗎?應該二十五文才對啊。”小孩一本正經地說道:“可是剛才你一個一個地買,所以隻能算零售,不能算批發。”夥計從身上掏出錢,恨恨地塞給他,說道:“這麼小就是一個奸商,小心損陰德。”小孩滿不在乎地蹦蹦跳跳地走了。
鍾府大門“吱”一聲開了,一個容貌秀麗的小姑娘倚著兩扇門探出頭來,問道:“剛才誰在喊門呀?”夥計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陪笑道:“我是一品香茶鋪的夥計,有位姓楊的老爺正在茶鋪靜候,煩勞這位小姐通稟一聲鍾老爺鍾夫人,就說貴客造訪,麻煩前去相迎。”小姑娘嘻嘻地笑道:“好啊,你跟我進來吧。”夥計隻好跟著她走進宅院,一路堤防傳說中的那兩隻大黃狗,生恐出其不意地竄出來咬到自己。誰知院內連狗叫的聲音也沒有,正疑惑時,卻發現剛才賣燒餅的小孩正在牆角下玩耍,他大吃一驚,指著那個孩子,說不出話來。小姑娘瞅瞅他,說道:“那是小五兒,他剛從牆腳的狗洞裏鑽進來的。”夥計哭笑不得。
小五兒遠遠地揮舞著雙手喊道:“鍾兒姐姐,你快過來。”鍾兒丟下夥計竟自跑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