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夢列(2 / 3)

而決吉凶者之(一)類以多反,其何故哉(二)?豈人覺為陽,人寐為陰(三),陰陽之務相反故邪?此亦謂其不甚者爾。借如使夢吉事而己意大喜樂(四),發於心精,則真吉矣。夢凶事而己意大恐懼憂悲,發於心精,即真惡矣。所謂秋冬夢死傷也,吉者順時也。雖然,財為大害爾,由弗若勿夢也(五)。

(一)"之"字疑衍。

(二)"何"舊脫。按交際篇雲:"斯何故哉",今據補。

(三)論衡紀妖篇雲:"臥夢為陰候,覺為陽占。"

(四)以下文例之,此脫二字。

(五)"所謂"以下,文有脫誤。王先生雲:'"秋冬夢死傷",疑是釋"五行王相謂之時"義,上當有"春夏夢生長"語。'鐸按:疑尚脫"凶者"一五字句。

凡察夢之大體:清絜鮮好,貌堅健(一),竹木茂美,宮室器械新成,方正開通,光明溫和,升上向興之象皆為吉喜,謀從事成(二)。諸臭汙腐爛,枯槁絕霧(三),傾倚征(四)邪,劓刖不安(五),閉塞幽昧,解落墜下向衰之象皆為(六),計謀不從,舉事不成。妖孽怪異(七),可憎可惡之事皆為憂。圖畫恤胎(八),刻鏤非真,瓦器虛空,皆為見欺紿(九)。倡優俳,侯(一0)小兒所戲弄之象,皆為歡笑(一一)。此其大部也(一二)。

(一)"貌"上脫一字。

(二)晏子春秋問上:'景公曰:"謀必得,事必成。"'(三)"絕"當作"晻"。說文雲:"晻,不明也。"晻、絕字形相近。書盤庚:"予不掩爾善",五經異義作"不絕",見詩文王疏,此其比也。"霧"與"雺"通。洪範:"曰蒙",鄭康成本作"雺",雲:"雺者,氣不釋,鬱冥冥也。"史記宋世家亦作"霧"。鐸按:"絕霧"疑當作"訰霿","訰"誤為"純",又轉為"絕"耳。爾雅釋訓:"訰訰,亂也。"廣雅釋詁三:"頓,亂也。"玉篇心部:"忳,亂也。"訰、頓、忳並字異而義同。"霿"與"瞀"通。楚辭九章惜誦:"中悶瞀之訰訰兮",王逸注:"瞀,亂也。""訰瞀"二字平列,猶言"眊亂"矣。

(四)"征"疑"欹"。鐸按:"征"蓋"微"字之誤。微,讀為"違"。廣雅釋詁三:"微、違,離也。""微"即"違"之同部借假。說文:",邪也。"周語:"以逞其違",韋昭注:"違,邪也。""違邪"與"邪"同。征、欹字形不近,無緣致誤,且"欹邪"與"傾倚"義複,故知汪說非是。

(五)說文雲:",不安也。"引易困九五"困於赤芾"。王弼本作"劓刖"。幹鑿度雲:"至於九五,劓刖不安。"鐸按:荀易作"臲",鄭注:'當為"倪"。'書秦誓作"杌",傳:"杌,不安。"此雙聲字,以聲表義,故無定形。

(六)"為"下脫二字。

(七)漢書五行誌雲:"凡草木之類謂之妖,妖猶夭胎,言尚微。蟲豸之類謂之孽,孽則牙孽矣。"說文作""。

(八)"恤"當作"卵"。卵胎,物之未成者,故為"見欺紿"。易林晉之益、震之觀並雲:"缺破不成,胎卵未生,弗見兆形。"或雲:"殈"聲誤"恤",說文雲:"殈,胎敗也。"鐸按:前說近是。

(九)"紿"與"詒"同。

(一0)"侯"疑"及"。鐸按:"及"字涉上四字而加人旁,因誤為"侯"。

(一一)"歡"舊作"觀",據何本。

(一二)鐸按:"大部"疑"大都"。廣雅釋訓:"都,凡也。"韓愈畫記:"乃命工人存其大都焉。""大都"蓋有所本。或曰:"大部"猶"大類"也。

夢或甚顯而無占,或甚微而有應,何也?曰:本所謂之夢者,困不了察之稱(一),而懵憒冒名也(二)。故亦不專信以斷事。人對計事(三),起而行之,尚有不從(四),況於忘忽雜夢(五),亦可必乎?惟其時有精誠之所感薄,神靈之所告者(六),乃有占爾。

(一)"了"為"憭"之假借。說文雲:"憭,慧也。惛,不憭也。"一切經音義廿一引作"不了"。後漢書孔融傳:"小而聰了。"亦以"了"為"憭"。鐸按:"困"謂困倦,俗字作"困"。後漢書耿純傳:"昨夜困乎?"即此義。夢本於昏睡中蒙朧得之,故為"困不了察之稱",而亦"懵憒冒名"也。

(二)說文雲:"儚,惛也。,不明也。""懵"蓋""之別體。爾雅釋訓雲:"儚儚、洄洄,惛也。"釋文:'"儚儚"字或作"","洄洄"本或作""。'說文引爾雅:"",本書救邊篇又作"徊徊潰潰"。"懵潰"即"憒憒",今爾雅脫"憒憒"。詳救邊篇注。鐸按:"懵憒冒"三字平列,皆惛亂不明之意。"冒"與"眊"聲近,漢書息夫躬傳:"憒眊不知所為","憒眊"謂昏憒眊亂也(師古注:"憒,心亂也。眊,目闇也。"分二義,失之)。"懵憒冒名"即"懵憒冒之名",猶潛歎篇"幽隱囚人"、班祿篇"奢誇廓人"及俗語"細微末節"、"寬洪大量"之類,皆以三同義字為定語耳。

(三)鐸按:"對"字無義,疑當作"討"。說文:"討,治也。"與"計"義相近,故連言。討、對形近易誤,廣雅釋詁三:"討,治也。"本說文,今本"討"訛為"對",是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