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相列(3 / 3)

(一)韓非子有度篇雲:"巧匠目意中繩。"

(二)舊脫"輪直者宜為"五字。按禦覽九百五十二引崔實政論雲:'師曠曰:"人骨法猶木有宜,曲者為輪,直者為輿,檀宜作輻,榆宜作轂。"'今據補。鐸按:詩魏風伐檀疏雲:"言君子之人身自斬伐檀木,欲以為輪輻之用。"是檀宜作輻也。

(三)率,讀如律。治要載崔實政論雲:"不可為天下通率。"

(四)"材"與"裁"同。晉語雲:"童昏嚚瘖僬僥,官師之所不材也。"

(五)"地"舊作"也"。

(六)易無妄六二:"不耕獲。"詩甫田毛傳:"大田過度,而無人功,終不能獲。"

(七)後漢書馬援傳雲:"昔有騏驥,一日千裏,伯樂見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輿,亦明相法。子輿傳西河儀長孺,長孺傳茂陵丁君都,君都傳成紀楊子阿。臣援嚐師事子阿,受相馬骨法,考之於行事,輒有驗效。"尉繚子武議篇雲:"良馬無策,遠道不致。"

夫觚而弗琢,不成於器(一);士而弗仕,不成於位。若此者,天地所不能貴賤,鬼神所不能貧富也。或王公孫子,仕宦終老,不至於穀(二)。或庶隸廝賤,無故騰躍(三),窮極爵位。此受天性命,當必然者也。詩稱"天難忱斯(四)",性命之質,德行之招(五),參錯授受(六),不易者也。

(一)鹽鐵論殊路篇雲:'孔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故人事加則為宗廟器,否則斯養之舋才。'(二)論語:'子曰:"三年學不至於穀,不易得也。"'孔安國注:"穀,善也。"釋文引鄭康成注:"穀,祿也。"此亦當訓"穀"為"祿"。

(三)漢書食貨誌雲:"物痛騰躍。"

(四)"忱"卜列篇作"諶",此蓋後人據毛詩改之。

(五)質、招皆以射的為喻。周禮司裘:"王大射,則共虎侯、熊侯、豹侯設其鵠",鄭司農雲:"方十尺曰侯,四尺曰鵠,二尺曰正,四寸曰質。"淮南子原道訓雲:"先者則後者之弓矢質的也",高誘注:"質的,射者之準藝也。"呂氏春秋本生篇雲:"萬人操弓,共射其一招",高誘注:"招,埻的也。"盡數篇雲:"射而不中,反修於招,何益於中?"別類篇雲:"射招者欲其中小也",高注並雲:"招,準藝也。"質、準、埻同字。

(六)"受"字舊脫。

然其大要,骨法為主,氣色為候(一)。五色之見,王廢有時。(二)智者見祥,修善迎之,其有憂色,循(三)行改尤。愚者反戾,不自省思,雖休征見相,福轉為災。於戲君子,可不敬哉!

(一)史記淮陰侯傳:'蒯通曰:"仆嚐受相人之術,貴賤在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二)"時"字舊脫。按夢列篇雲:"五行王相謂之時",今據補。"時"與下之、尤、思、災為韻。長短經察相篇注引相經雲:"五色並以四時判之。春三月,青色王,赤色相,白色囚,黃、黑二色皆死。夏三月,赤色王,白色、黃色皆相,青色死,黑色囚。秋三月,白色王,黑色相,赤色死,青、黃二色皆囚。冬三月,黑色王,青色相,白色死,黃與赤二色囚。若得其時色王相者吉,不得其時色王相若囚死者凶。"

(三)"循"當作"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