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相列(2 / 3)

(一)荀子非相篇雲:"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論衡自然篇雲:"吉凶蜚色見於麵,人不能為色自發也。"自紀篇雲:"人麵色部七十有餘,頰肌明潔,五色分別,隱微憂喜,皆可得察。占射之者,十不失一。"

(二)"時"下脫一字。

(三)鐸按:招,準的也。詳後注。

(四)"必"下有脫字。

(五)禮記中庸雲:"惟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智。"

昔內史叔服過魯,公孫敖(一)聞其能相人也,而見其二子焉。叔服曰:"穀也食子,難也收子,穀也豐下,必有後於魯(二)。"及穆伯之老也,文伯居養;其死也,惠叔典哭(三)。魯竟立獻子,(四)以續孟氏之後。及王孫說相喬如(五),子上幾商臣(六),子文憂越椒(七),叔姬惡食我(八),單襄公察晉厲(九),子貢觀邾魯(一0),臧文聽禦說(一一),陳鹹見張(一二),賢人達士(一三),察以善心,無不中矣。及唐舉之相李兌、蔡澤(一四),許負之相鄧通、條侯(一五),雖司命班祿,追敘行事,弗能過也。

(一)"孫"舊作""。王先生雲:'""當是"姓"字之誤。古者孫、姓通用。詩麟之趾"振振公姓",毛傳:"公姓,公孫也。"'(二)文元年左傳。鐸按:杜注雲:"穀,文伯。難,惠叔。食子,奉祭祀供養者也。收子,葬子身也。豐下,蓋麵方。"

(三)文十四年左傳。王侍郎雲:'"典哭"疑"典喪"。'繼培按:"喪"字是也。漢書武五子傳:"霍光征王賀典喪",顏師古注:"令為喪主。"

(四)獻子,穀之子。

(五)周語。鐸按:"及"猶"若"也。下"及唐舉"同。

(六)文元年左傳。按禮記玉藻鄭注:'"幾"猶"察"也。'(七)宣四年左傳。

(八)昭廿八年左傳。

(九)周語。

(一0)定十五年左傳。

(一一)莊十一年左傳。鐸按:傳作"禦說",釋文雲:'本或作"禦"。'史記宋世家、漢書古今人表並與此同。

(一二)"張"下脫一字,程本作空格。漢書有兩陳鹹:一陳萬年子,見萬年傳;一王莽時講禮祭酒,見莽傳。

(一三)漢書王商史丹傅喜傳讚雲:"雖宿儒達士,無以加焉。"

(一四)史記蔡澤傳。

(一五)條侯事見史記絳侯世家。佞幸傳雲:"上使善相者相通。"不雲許負,此當別有所據。鐸按:漢書外戚傳:"許負相薄姬,當生天子。"薄姬為文帝母,鄧通為文帝幸臣,宜有令許負相通之事,特佞幸傳未言其名耳。

雖然,人之有骨法也,猶萬物之有種類,材木之有常宜。巧匠因象(一),各有所授,曲者宜為輪,直者宜為輿,檀宜作輻,榆宜作轂(二),此其正法通率也(三)。若有其質,而工不材(四),可如何?故凡相者,能期其所極,不能使之必至。十種之地(五),膏壤雖肥,弗耕不獲(六);千裏之馬,骨法雖具,弗策不致(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