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正確使用脊椎,從源頭防治脊椎病2(2 / 3)

我想了想,就給趙先生推薦了唱歌和跳舞,告訴他這樣的娛樂療法,既可以緩解病痛,還可以讓老太太放鬆心態,延年益壽。趙先生聽了很高興,回去後馬上就告訴了他母親。

後來有一次,我在小區附近的廣場鍛煉時,碰見了趙先生的母親,隻見她滿麵紅光,臉上帶著微笑,正和一群老太太們跳廣場舞。

很顯然,她的脊椎病有了很大改善。

為什麼跳舞對脊椎有好處呢?很簡單,跳舞和打太極拳一樣,屬於一種全身性的運動。隨著音樂的節拍,跳舞時,對身體的刺激是全麵性、綜合性的,它的動作要兼顧到頭、頸、胸、腿、髖等部位。因此伴著身體的扭動,脊椎也隨之有節奏地扭動而得到鍛煉,不僅可以強壯肌肉,舒展筋骨,減少腰酸背痛,同時還能滑利關節,減緩骨骼的衰老。

所以,觀察一下我們周圍那些經常跳舞的老年人,他們的身材與其他老年人相比,往往不僅要挺拔一些,並且精神狀態也很積極向上,這其中的原因主要就歸功於舞蹈。舞蹈的確不僅可以調整身心,同時也能興奮脊椎神經,提高脊椎係統的均衡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患有心髒病的人,以及年邁體弱者,每次跳舞的時間不宜過長,一小時內最好,並且不要跳那些動作激烈的舞蹈,應選擇動作輕柔的。同時,也不必刻意追求舞蹈動作的規範性,隻要自己感覺舒適就行。

至於唱歌呢,和跳舞一樣,也是一種脊椎的伸展和平衡運動。

因為唱歌時,通常嗓音要比平時說話時大,這樣就會在腹腔和四肢內形成較大的氣流,衝擊人體內髒,從而對脊椎及其他部位的骨骼起到一個按摩的作用。

另外,唱歌時往往需要保持昂首挺胸的姿勢,再配上一些手足動作,這樣會充分調動身體細胞的活動性,使人出汗,手腳發熱,這無疑對身體內平衡和脊椎都是一次很大的調整、改善和提升。

因此,為了更好地保健我們的脊椎,大家在沒事的時候,可以多跳跳舞、唱唱歌,在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同時,也能讓脊椎獲得健康,可謂一舉多得,實在是再劃算不過了。

沒事放放風箏,脊椎會更健康風箏在古代就被人發明出來了,但那個時候並不是用來娛樂、健身,而隻是作為打仗時傳遞消息的工具,就像“信鴿”一樣。

這個在曆史上有記載,據說在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在台城被部下叛軍團團圍困,眼看就撐不住了。危急時刻,一個聰明的大臣,把求救的詔書拴在風箏上,然後放飛,最後果真招來援軍救駕,突出了重圍。

而現在,放風箏已經成為廣為流傳的一項體育運動,不僅小孩子喜歡放,很多老年人也喜歡,因為大家都意識到了放風箏對健康的好處。

那麼,具體說來,放風箏對身體健康,尤其是脊椎健康,到底都有哪些益處呢?

原來,放風箏的時候,需要動用手、腕、肘、臂、腰、腿等身體的各個部位,當風箏升高的時候,你要挺胸抬頭,左顧右盼,這樣無形中就保持了脊椎尤其是頸椎肌肉的張力,保持了韌帶的彈性和脊椎關節的靈活性,從而有利於增強骨質,預防脊椎退化。同時,昂首翹望,極目遠視,也能調節眼部肌肉和神經,消除眼睛疲勞。

而當風箏在天空中發生傾斜,將要落下的時候,為了使它再次升高,你必須奔跑、拉線、左右擺動,這些動作都能使脊椎各個部位得到充分的舒展,從而增強脊椎的代償功能。

放風箏可以使脊椎各部位得到舒展另外,放風箏的地點一般位於郊外不太繁華的地段,空氣流通比較好,視野開闊。處於這樣一個環境中,自然會使人呼吸到新鮮空氣,清利頭腦,使體內氣血循環加快,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十分有利於健康。

更為重要的是,放風箏這種運動,不僅僅鍛煉身體,對調節心情也有很大好處。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當你佇立在藍天白雲下,看著自己的風箏在天空中越飛越高、越飛越遠,是不是覺得心情很快樂?之前所有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快,是不是也很容易在這一刻得到釋放?所以,放完風箏後,人們通常都會覺得渾身輕鬆,心情也好了許多。

由此可見,經常放風箏,不僅能增進脊椎健康,同時對促進人的身心健康也很有幫助,而心情好了,樂觀了,人就不容易生病,即便有些脊椎上的小問題,隻要長期保持這種愉悅的心情,病情也會逐漸好轉。所以,沒事的時候,大家不妨帶上風箏,盡情地放它一把吧!

常伸懶腰和後仰頭部,對脊椎有益無害有一次,我門診中來了一個年輕的女孩子,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沒多久,她說自己最近一段時間,脖子和腰部總是疼。剛開始,她懷疑自己是因為工作太累所致,就專門向公司請了幾天假在家休息。可是之後還是不緩解,照樣疼。

我給她做了全身檢查,並拍了X光片,發現她的頸椎和腰椎都存在錯位的問題,但慶幸的是不太嚴重。於是,在為她做了正脊複位後,我叮囑她,平時在工作間隙,要經常伸一伸懶腰,做一做頭部後仰的動作,這樣對頸椎和腰椎都有好處。

為什麼要強調伸懶腰和頭部後仰這兩個動作呢?因為從人體生理學角度來講,我們腦袋的重量雖然隻占體重的1/50,但是它的耗氧量卻占全身耗氧量的1/4。而對於上班族來說,由於長期坐著不動,低頭伏案,腦部工作量更大,因而對氧氣和血液的需求就更多。

但是長時間保持低頭的姿勢,改變了頸椎向前凸的正常生理彎曲,在容易使人患頸椎病的同時,也會讓大腦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和血液,從而出現大腦缺血、缺氧症狀,頭昏眼花,腰酸腿麻。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有意識地經常提醒自己伸個懶腰,進行一次深呼吸運動,同時將頭部向後仰,兩臂向後伸,就可以緩解低頭對頸椎的壓迫,保證頸椎局部供血充足,使流入頭部的血液增多,供應大腦的營養物質會更加充足,從而振奮精神,緩解腦疲勞。

另外,伸懶腰和頭部後仰的動作,還能使腰部肌肉在一伸一縮中得到鍛煉,變得更加強壯有力。腰部肌肉強健了,就能更好地維護腰椎的正常生理彎曲,防止駝背。

當然,不僅是在辦公室,就是在戶外鍛煉身體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多做伸懶腰和頭部後仰動作,並且這個時候還應該配合主動咳嗽。這樣做,不僅能將肺裏麵的髒東西咳出來,達到清潔肺部的作用,同時對脊椎也能起到一種內震動按摩作用。

該怎樣咳嗽呢?這個有講究。站直身體,在頭部後仰之後,提肛吸氣,以脊椎帶動全身使勁,胸部和腹部連動,做清嗓子的幹咳,反複數次後就可以了。如果你能在最後咳出一些痰來,效果最好,不僅能幫肺部排出垃圾,也能振奮整個脊椎。

排便動作與脊椎的正確使用前段時間,報紙上報道了有位六十多歲的馮先生,長期患有便秘和冠心病,但他一直沒在意。有一天他在家坐著大便,突然覺得胸部劇烈疼痛,於是急忙大聲呼喊家人。可是,當家人衝進廁所後,發現他已經倒在馬桶上不省人事。家人急忙將他送到醫院,經檢查是由於排便時過於用力導致了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