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主要介紹了骨盆的結構特點、常見的骨盆傾斜問題以及保健骨盆的一些簡單有效的方法。
通過對這些知識的了解,我們知道,骨盆雖然不歸屬於脊椎,但是它是整個脊椎的基礎,如果它發生了傾斜,那麼上麵的脊椎就會出問題—就像蓋房子之前先打地基一樣,地基不牢固,房子也不會穩固。所以,把骨盆養好了,才有可能換來脊椎的健康。
藏在脊椎基座裏麵的小秘密來琢磨琢磨骨盆的結構前麵我們講了頸椎、胸椎及腰椎,下麵來看看骨盆。實際上,骨盆是不歸屬於脊椎的,但是它對整個脊柱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打個比方,如果把脊柱比喻為由無數個脊椎骨組成的寶塔,處於頸椎最上端的枕寰樞椎就是這個塔的塔尖,而骨盆就相當於塔座。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塔座不牢固了,是不是整個塔就麵臨坍塌的危險?所以,骨盆可以說是整個脊柱的基礎,隻有基礎打牢了,脊椎才會穩固。
從宏觀上看,骨盆是位於我們的腰椎之下,處於身體中心部位,上連脊椎,下接兩腿關節(見下頁圖示)。不管是脊椎的活動,還是兩腿的運動,都需要骨盆在中間進行調節。它就像一個身負重任的社區調解員,對“樓上”和“樓下”鄰居之間的矛盾,耐心細致骶髂關節髂骨恥骨聯合坐骨大腿骨大轉子骨盆的結構地進行調節,力求彼此關係和睦,融洽相處。
如果仔細觀察骨盆的結構,我們很容易看到,它的結構其實很簡單,就是由4塊骨骼組成—左右各一塊髖骨、骶骨及尾骨。這4塊骨骼是由韌帶、軟骨和關節連接在一起的,由於長得像和尚手裏常拿的缽,所以被稱為“骨盆”。其中,髖骨是由髂骨、坐骨及恥骨聯合組成的不規則骨。髂骨在哪呢,站立時雙手叉腰,你的兩手剛好放在骨盆的上緣,摸到的骨頭就是髂骨。
而骶骨呢,前麵我說過,位於骨盆的後壁,形狀像個倒三角形,向上與第5腰椎緊密相連,向下與尾骨相連。骶骨與髖骨緊密連接,形成骶髂關節,隻有在全身運動的時候,稍微有一點活動度,但對調節人體的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後是尾骨。人的尾骨是人類進化後“尾巴”所殘留的部分。
它位於骶骨的下端,是脊椎的最末端。青少年時期,尾椎有4塊,但成年以後就合成了1塊。尾骨的形狀和骶骨很相似,也是倒三角形,底向上,尖朝下。
大家看,一個完整的骨盆,是由骨骼和附著在它上麵的肌肉、筋膜共同構成的,裏麵有生殖器官。但是,男性與女性的骨盆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男性的骨盆比較窄一些、坐骨較小;而女性的骨盆則相對較寬一些、坐骨較大。
這種情況反映到外觀上,就是男性和女性臀部形狀的差別,男性的臀部看起來像個倒三角形,女性的則像一個正三角形。
驚訝!骨盆的形狀竟然如此具有挑戰性上一節我說過,在骨盆結構中,位於骨盆後壁的1塊骶骨和左右2塊髂骨,共同構成了骶髂關節。好,請大家仔細觀察下麵這個正常的骨盆模型圖,找出來骶髂關節,然後再拿它們的位置與股骨頭(骨盆最下麵的兩個凹陷)的位置對比,兩者是否在同一水平麵上?
骨盆模型圖顯然不是。骶髂關節在整個骨盆中的位置有點向後偏,位於股骨頭的後上方,也就是說,在骶髂關節和股骨頭之間,有一個水平方向的前後距離。再往遠一點來講,支撐整個脊椎的骶髂關節,下麵沒有任何支撐物,是空的,所以骶骨就有一個向下墜的傾向。
正是由於這種獨特的結構特點,才使得骨盆的形狀富有挑戰性,因為它後麵的骶骨處於懸空狀態,在承重方麵就顯得很吃力,因此需要更多更強大的肌肉、韌帶來保證它的穩定性,確保上麵的頸椎、胸椎及腰椎直立。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臀部的肌肉,比全身其他任何部位的肌肉都厚,都發達的原因。
當然,骶骨在股骨頭的後上方,並非沒有一點優勢。我們知道,股骨是人體最重要的骨骼,所以股骨頭更為重要。人的直立行走、活動、勞動等,都要依靠股骨頭的支撐作用,但也就是因為這個特點,決定了股骨頭最容易受到損害。而骶骨在股骨頭後上方,再加上一個肥厚的臀部,就為股骨頭構成了一道堅固的屏障。如果身體受到外力衝擊時,首先是脊椎來分散這種外力,根本用不著股骨頭來擔驚受怕,從而減少了其受傷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