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不吃藥不牽引,頸椎病早日好1(1 / 2)

從孩子出生開始就要重視他的脊椎問題在很多人的意識裏,脊椎問題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孩子身上則沒有這些問題。其實這種認識大錯特錯!脊椎問題並非一天兩天產生的,往遠了說,可能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有了脊椎病。

孩子出生和脊椎病會扯上什麼關係?或許有人難以置信。

那我們就從母親生產的過程來說起。生過孩子的女性朋友都知道,分娩的時候,醫生總是抓著胎兒的頭部先旋轉90度,然後來回轉動,再使勁向外拽。不難想象,嬰兒那麼細的脖子和小脊椎,如果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拉傷。這種情況並不是沒有,相反,還不少。不信你仔細回憶一下,是不是上小學的時候,你同學們中就有歪脖的,這在醫學上叫“斜頸”,很可能就是由於出生時被過度拉拽造成的。

可能有的朋友說了,現在都流行剖腹產,這樣應該能避免上麵的情況呢?也不一定。剖腹產不是開腸破肚,隻是在孕婦肚子上拉道不大的口子,然後醫生把手伸到裏麵,憑感覺摸到孩子就開始往外拽,這種情況下若是用力不均,也很容易把嬰兒的脊椎給弄傷了。

由此可見,分娩,不僅對母親是個嚴酷的考驗,同時對新生兒也是一個很大的磨煉,如果不謹慎小心,脊椎隱患就很有可能伴隨孩子一生。

另外,喂養方法對嬰兒的脊椎影響也很大。有些缺乏經驗的年輕媽媽,在給嬰兒哺乳的時候,為了圖省事,總是用一側乳房哺乳。

但是這樣時間長了,不但很容易使嬰兒的頸椎形狀發生改變,還會導致嬰兒頭偏、斜視,甚至左右臉不對稱。而對於剛出生三個月以內的嬰兒來說,睡覺的時候是沒必要用枕頭的,隻需在他頭部下麵墊塊幹淨的毛巾即可,這樣有利於嬰兒脊椎正常彎曲的逐漸形成。

正確的哺乳姿勢最後,爬行對嬰兒的脊椎很有好處。因為孩子在爬的時候,兩個肩膀得到了舒展,並不斷增加力量。更主要的是,他在爬行的時候,為了看路,總是抬著頭看著前麵,這對於頸椎形成正常的生理彎曲很有利。與此同時,爬行時由於肚子重量懸空,腰椎的生理彎曲也會逐漸形成。

所以作為父母,當孩子到了該爬行的月齡時,一定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能爬行的環境,鼓勵孩子練習爬行。千萬不要因為擔心孩子會摔著或者撿地上的髒東西吃而不舍得讓他去爬,老是在懷裏抱著,這樣其實會使孩子的脊椎缺乏良好的發育。

最易患脊椎病的五類人群當今時代是一個大量製造脊椎病的時代,因為社會的飛速發展,使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出行方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有了電腦,人們坐在案前的時間越來越長;有了汽車,人們不願步行外出……這樣就大大減少了身體活動鍛煉的機會。但是“生命在於運動”,脊椎作為身體器官的一部分,隻有經常得到鍛煉才能更加強健,所以處在這樣一個便利的時代,脊椎遭受的靜力性損傷的機會越來越大。

那麼在我們周圍,相對而言,有哪些群體最容易患脊椎病呢?

大概有以下五大類人群:

第一類:長期伏案工作,或者整天跟電腦打交道的上班族隨著電腦的普及,在電腦前伏案工作的人群越來越多,因而靜坐的時間越來越長。如此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不動,再加上神經高度緊繃的狀態,就會使頸部關節長期受到壓迫,導致頸椎結構因過早老化而發生病變,最後患上頸椎病。對此,有人曾經這樣調侃:

頸椎病離年輕上班族隻有1厘米。由此可見上班族中隱藏的頸椎病危機是多麼嚴重!

第二類:經常開車的人有的人開車時,為了看清前麵,總是伸著脖子、眯著眼睛,這樣很容易使頸部肌肉痙攣,並發生頸椎錯位,從而壓迫、刺激神經,出現頭痛、肩痛等症狀。還有一些出租車司機,個子很高,但坐椅不能升降,所以開車時老是彎腰、低頭;而個子低的司機呢,則又需要仰頭,這些情況對頸椎和腰椎的壓力很大,時間長了就容易腰背痛。除此之外,開車時在遇到擁擠的人流車流時,往往會急刹車。

殊不知這一腳踩下去,會對駕駛員本身的頸椎和腰椎產生巨大的晃動,並極易造成頸寰樞關節半脫位或頸椎間盤損傷,時間長了還會引起骨刺,甚至是頸椎間盤突出。

第三類:長期固定一個姿勢從事重體力勞動者重體力勞動對脊椎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對比一下城市和農村的老年人,我們會發現,後者彎腰駝背的較多,這與他們長年累月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是分不開的。而長期固定一個姿勢進行勞動,就更容易損傷脊椎了,比如電焊工、煤礦工人、汽車修理工等,這些人為了工作的需要,不得不長時間保持一個特殊的姿勢,因而他們的脊椎更容易損傷和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