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是連接脊椎骨的一種軟組織,位於兩個脊椎骨之間,非常有彈性,就像一個小橡皮墊,主要由纖維環和髓核組成。在人體脊柱中,這樣的橡皮墊還不少,一共有23個,除了寰椎和樞椎之間、骶椎和尾椎之間沒有外,其它脊椎骨之間都有,其厚度約為椎體的1/4~1/3。
實際上,椎間盤之所以能對人體起到減震的作用,主要還是由它的特殊結構所決定的。
首先,椎間盤的外部組織纖維環,是一個密封的圈環,具有很強的剛性,不僅能加強椎間盤的負載能力,同時又可以很好地保護裏麵的髓核,就好比是汽車的輪胎,緊緊地包裹住裏麵的高壓空氣一樣,防止氣體跑出來。
而位於椎間盤內部的髓核呢,是一種能夠流動的彈性膠凍物質,就像小孩子喜歡吃的果凍,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外,還含有膠原纖維和酸性黏多糖。這些物質可以通過自身的彈性收縮,把身體活動時通過脊椎傳遞來的壓力、扭力、剪力分散開來,從而使整個身體平衡受力。
纖維環椎間盤示意圖髓核椎間盤的這種減震效果,我們也可以從體操表演中體會到。當體操運動員在單杠上表演大回環之後,經常是猛一鬆手,將整個身子拋向空中,接著在空中屈體回環兩周,最後穩穩地落在地上。大家看,像體操運動員這樣從空中落向地麵,體重加上速度,這種力道對人體包括脊椎的衝擊是非常強烈的,如果沒有椎間盤進行減震、緩衝,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所以,椎間盤是保護脊椎的“大功臣”,少了它們,無論你的脊椎多麼強壯,也無法支撐身體的重量,甚至連彎腰係鞋帶或扭扭腰這樣毫不起眼的小動作都難以完成。
脊髓是身體裏的手機天線平時我們用手機接打電話的時候,通話質量好不好,主要由什麼決定?是信號。信號強了,既能把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說明白,同時也能迅速地理解對方的意圖。但是信號差,往往讓人抓耳撓腮幹著急。
那麼,在我們人體裏麵,也有類似手機天線的一種東西,可以傳遞信息,這就是脊髓。
脊髓是什麼東西?吃過豬腔骨的朋友都知道,在豬的腔骨裏,有一個很長的管道,是由椎體和椎弓兩部分圍成的窟窿眼,許多個這樣的窟窿眼上下排列,就形成了椎管,直徑大約有1.5厘米。而在這個椎管裏,所容納的物質就是脊髓。
大家千萬別小看了這些藏身於管道中的脊髓,它的作用可大了。
首先,脊髓連接我們全身各處的神經,因此又被稱作中樞神經。
懂點醫學的朋友都知道,人體的神經係統包括中樞神經係統和周圍神經係統,它們直接或間接地調節控製著身體各個器官、係統的功能,就像兩個指揮官,通過興奮和抑製的方法,對人體的“一舉一動”起著至關重要的主宰和監控作用。
但是中樞神經係統和周圍神經係統所包括的範圍是不同的。脊髓和大腦都屬於中樞神經係統,腦神經、脊神經則屬於周圍神經係統。所謂“脊神經”,顧名思義,就是由脊髓分出的神經,它們像一條條細線一樣,從椎間孔裏麵爬出來,然後又“兵分兩路”,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在脊椎上對稱分布,分別通往我們胸腔和腹腔內的所有髒器及血管和腺體,並行使著支配它們興奮、抑製的活動功能。
那麼,人體的脊神經到底有多少對呢?數量還不少,整整31對。
其中,頸神經有8對,分別通往五官、心、肺、血管、頸、肩、肘、手及腦神經;胸神經最多,有12對,分別通往肝、心、脾、肺、腎和消化係統、泌尿係統其他器官;腰神經和骶神經對數相等,都有5對,其中腰神經與膀胱、大腸、小腸和生殖係統相聯係,而骶神經則隻聯係著排泄係統。最後,就是尾神經了,它的數量少得可憐,隻有1對,和骶神經一樣聯係著人體的排泄係統。
大家看,脊神經可以說遍布我們全身的各個角落,當外來的信號通過脊髓這條聯絡線傳達到腦部的時候,腦部就會將下達的命令再反過來通過脊髓,以四麵八方擴散的形式,迅速傳達到四肢等身體的末梢。這樣一來,人體的各個部門就能馬上行動起來,在大腦的指揮下,采取適當的反應來應對外界刺激。
由此可見,把脊髓比喻為手機天線,一點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