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職音樂類藝術生鋼琴教學的四重境界(1 / 3)

高職音樂類藝術生鋼琴教學的四重境界

藝術教育研究

作者:李娃佳

【摘要】 鋼琴教學的關鍵在於掌握科學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對於具有鋼琴演奏基礎的高職藝術院校音樂類學生而言,傳統的有條不紊、循序漸進的教學方法已然無法符合他們的實際特征,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和教訓,筆者認為,在高職音樂類藝術生鋼琴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個必經的“四重境界”:一是有教無類,授之以魚;二是因材施教,授之以漁;三是教學相長,授之以愚;四是激勵創造,授之以喻。作為高職藝術院校音樂類學生的鋼琴教師,應當諳熟“四重境界”的核心要旨,不斷提升自我水平,確保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保持活力,培養出更多綜合技能出眾、特色鮮明的鋼琴藝術人才。

【關鍵詞】 鋼琴教學;高職藝術院校;音樂類藝術生;四重境界

[中圖分類號]J62 [文獻標識碼]A

在整個音樂類藝術生教學體係中,鋼琴教學是重要內容之一,對於注重專業技術培養的高職類藝術生而言,鋼琴基礎至關重要,故此,需要對如何通過鋼琴教學來提升他們的綜合鋼琴素養進行深入探討。

一、教學理念與方法在鋼琴教學中居於關鍵環節

研究鋼琴教學理念與方法,是整個鋼琴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鋼琴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是鋼琴教學的重要內容,它們是處於核心地位的,但是如果缺乏科學的理念和方法,教師便無法將知識和技能有效傳授給學生,無法達到教學目標。

因而,教學理念與方法在鋼琴教學中至關重要,是鋼琴教學的關鍵。科學的教學理念能夠確保鋼琴教學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可以促使鋼琴教師將鋼琴知識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傳授給學生,使教學效果具有持久的優良性;科學的教學方法能夠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展現強大的正向功能,能夠使鋼琴教育的各個環節有良好的關聯,使學生可以學到讀譜、樂理、和聲、演奏等各個技術節點的本領。

總體而言,科學的理念和方法關係到學生日後的彈奏風格、習慣、創造性等事項。倘若缺乏科學理念和方法,教師將無法有效傳達知識和技能,更為嚴重的是,學生也將無法正確理解鋼琴演奏的核心要領。他們將無法判別鋼琴技藝的優劣,這樣會導致無用功的出現,致使他們長期按照錯誤的技法練習和演奏,無法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性,從而影響整個教學質量的提升。

此外,由於很多高校鋼琴類畢業生有較大比例選擇幼兒鋼琴啟蒙教學工作,因此,他們在高校階段接受的理念和方法,會直接影響他們自己將來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而言,這會關係到更多鋼琴學習者的學習效果和切身利益。

二、高職音樂類藝術生鋼琴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獨特性與現實問題

既然鋼琴教學理念與方法在鋼琴教學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麼在高職藝術院校的鋼琴教學中也同樣需要高度重視這一方麵的事項,應當充分發揮教學理念與方法在鋼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若想達到這一目標,首先需要探討高職音樂類藝術生鋼琴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獨特性與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因為這是尊重矛盾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體現,若非如此,勢必導致千篇一律,最終會適得其反。

(一)高職音樂類藝術生鋼琴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獨特性

認知事物的獨特性,需要從其本身分析。高職藝術院校與一般的綜合性大學中的藝術院係有根本的差別,這種差別主要表現在兩者的教育目標和教學重點上。綜合性大學中的藝術院係是堅持知識技能雙提升的綜合型人才培養原則,而高職藝術院校則是堅持職業化、技能型人才培養原則,它們在培養時間和培養過程、師資配備等多個方麵都有著較為顯著的差別。在此基礎上,高職藝術院校的音樂類藝術生又具有更為細致的獨特性,他們的特征是文化課分數低、專業技能基礎存在但不夠堅實。他們往往是在綜合性大學以及本科藝術院校選拔結束後留存的高考成績較低的學生;他們確實具有一定的鋼琴基礎,但是除個別技藝超群之外,其餘的大多數都屬於中下水平,鋼琴樂理的知識掌握不牢,鋼琴演奏技能有所欠缺,有的甚至是中途轉向鋼琴學習的,以前缺乏必要的基礎。[1]67基於以上分析可見,高職音樂類藝術生鋼琴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獨特性較為明顯,需要堅持有差別的教學和注重基礎的教學;同時,由於學製的原因和就業的需要,又需重視對效率的把握,不可一直使用同一種方法和節奏,要根據不同人群、不同時間、不同基礎進行針對教學,采取既堅持原則又靈活多變的理念和方法。

(二)高職音樂類藝術生鋼琴教學理念和方法的現實問題

在現實中,高職院校實際上沒有真正清楚認識自身的獨特性,也缺乏由此進行的教學方法研究,因此,存在著諸多值得關注的問題和誤區。眾所周知,鋼琴演奏在當代綜合藝術呈現中占據重要地位,大多舞台藝術表演都需要鋼琴的伴奏,因此,音樂、舞蹈、社會文化等專業都設置了鋼琴課程,目的是增強學生個體的職業競爭力。但是,由於高職藝術院校的發展還處於探索階段,尤其是國家近年開始大幅度進行高職教育改革,故而,很多高職藝術院校忽視自身特點,為了凸顯自身水平,它們總是以綜合性大學和本科藝術院校為學習榜樣,發展模式無法實現職業化轉型。在此背景下,很多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師往往按照本科院校的教學思路和理念開展教學,並且不注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注重經驗總結,不注重鋼琴知識和技能的關係協調,認為學生的目標就是成功就業,隻需要教授可以實戰運用的技能便可,其他的知識和技能無需過多關注。有的教師還默認學生水平相當,毫無差別地開展教學活動,基於此種認知,有的教師隻停留在課堂教學層麵,教完課便事不關己,不再關注學生的接受效果如何,聽任其自由發展。在學習與實踐關係上,由於教師所帶學生數量的增多,教師更少地給學生實踐的機會,尤其是很少讓盡可能多的學生參與大型實戰演出。在具體的教學方法上,一些教師過分強調技能要素的獨立培訓,不注重對藝術風格的配合訓練,致使一些學生對不同風格的樂曲感知不到位,一年下來無法獨立演繹一首完整的作品。這些現實問題和誤區已經製約著鋼琴教學效果的優化,如果不及時處理應對,將對高職院校的教學發展產生較大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