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音樂表演專業發展市場前景淺析(2 / 2)

音樂表演作為文化產業市場一個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在3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其市場由小而大、由淺而深,已經逐步形成規模,並逐步趨向成熟。特別是經曆了盜版唱片、CD大潮的衝擊、洗禮,以及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網絡下載手段的廣泛應用,正版實體唱片、CD等市場急劇萎縮,演出市場成為了刺激音樂消費、實現音樂投入回報的最直接方式。隨著人民生活消費水平和音樂欣賞需求的不斷提升,演出市場必將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音樂表演市場的美好發展前景

從發達國家的文化產業占國民經濟的比重來看,美國的文化產業產值約占GDP的五分之一,這個比例遠遠高於我國。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係。從這個方麵看,我國的文化產業市場空間仍然十分廣闊,中央給予的政策支持前所未有。音樂表演市場作為文化產業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即將迎來最好的發展時期,有望迅速壯大、提升質量,使我國真正向音樂強國邁進。在這種大好的形勢之後,如何加快推動音樂表演行業的發展,不斷拓展音樂表演市場,筆者認為應該著重從以下幾方麵入手:

一要引入現代化管理製度,讓表演經營主體充分競爭發展。音樂表演市場要做大做強,就要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方向,建立完善現代化的管理體製,使各種音樂表演經營主體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 在公平的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求壯大。當前,應積極進行股份製改造,使音樂表演團體成為獨立法人,公平參與市場的競爭。特別是國營團體,更要引入現代化企業管理模式,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市場導向,將藝術性與市場性緊密結合,創造更多正麵、積極而又受市場歡迎的藝術產品。

二要營造良好氛圍,鼓勵釋放激發公眾音樂表演消費需求。要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音樂藝術氛圍, 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熱愛音樂、消費音樂,以音樂表演藝術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提升群眾的綜合素質、情操理念,同時不斷擴大音樂表演市場的範圍。可以充分鼓勵音樂表演市場營銷,通過各種媒介,廣泛介紹音樂作品的創作意念、創作背景、作曲、編舞、樂隊規模等元素,使人民群眾產生濃厚的興趣。要適應文化體製深入改革的大趨勢,探索加強音樂表演市場專業營銷機構建設,通過市場化運作,最大限度地實現音樂表演作品的營銷性收益,擴大社會影響麵。

三要調動各方資源,加快推進音樂表演市場的全麵繁榮。音樂表演營銷不能局限於向觀眾群的推銷或是隻注重營銷對於票房的影響力,更應該將營銷的觀念擴大和運用在與政府、企業的關係互動中,有效調動各方的資源,獲得政策扶持,贏得資金投入和條件便利。比如,可以爭取企業提供經費讚助和產品,以獲得更為直接的支持,努力拓寬市場;也可以爭取一些大型的商場、超市來提供銷售渠道, 展示音樂表演信息與相關資料、出借場地進行音樂表演宣傳等。有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企業內部的許多資源,往往也可以供音樂表演團體使用, 比如禮堂、劇院等,它們可以大幅降低成本,提升收益率。特別是一些傳媒性質的企業,還可以讚助廣告,通過藝媒互動協作,可以更好地互相宣傳,幫助對方贏得受眾,擴大市場。

注釋:

(1)本文音樂市場數據引自《中國統計年鑒》。

參考文獻:

[1]李紅豔.北京演出收入去年超14億元 場次同比增長10.37%[N].北京日報,2012-01-12.

[2]徐茜.“交叉”劈新路聲樂著華章——徐行效教授聲樂理論研究、踐行與啟示[J].人民音樂,2012(11).

[3]師岩.聲樂教學主體發展與實踐導向的研究[D].天津師範大學,2008.

[4]孫偉.藝術實踐在聲樂教學中的作用[D].東北師範大學,2010.

[5]王穎.融合與實踐——芻議多元文化音樂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樂院校民族聲樂教學[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2).

作者簡介:林少堅,福建藝術職業學院戲劇係副主任、閩台戲劇學院副院長、講師、二級演奏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