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略或增添源語的銜接與連貫不同的語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民族思維方式:英民族重抽象思維、直線思維,而漢民族重形象思維、曲線思維。反之,不同的思維方式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語言的表達形式:英語句法功能呈外顯性,注重運用有形的銜接手段達到語法形式的完整,從而實現語篇的連貫;而漢語句法功能呈隱含性,注重意念引導,以意義的線性流動來實現語篇的連貫。那麼,在翻譯過程中,我們就可以根據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適當地省略或增添源語的銜接來實現譯文的連貫。例5:He was well-favored,bright,a good dancer,a fair shot and a fine tennis player.He was an asset at any party.He was lavish with flowers and expensive boxes of chocolate,and though he entertained little when he did it was with an originality that pleased.譯文:他英俊,又聰明,跳舞跳得不錯,打槍不算壞,網球也打得很好。什麼宴會都少不了他。鮮花和高價的大盒巧克力糖任意買來送人。雖則很少請客,請起來倒也別致有趣。原文中一連用了五個人稱代詞he作為各句的主語,指向同一個行為主體,這種銜接手段是英語句法形合的一個典型特征。而漢語句法靠的是意合,主語相同的情況下則不必重複出現,所以原文中的後三個指稱“he”在譯人語中就被省去了。盡管如此,就譯入語讀者的心理而言,譯文仍是連貫的,是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