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英漢詞彙意義的對比(1 / 1)

詞是語言中能夠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具有一定的形式,並表達一定的意義。詞的所指意義即為詞彙語義。由於英漢語言所涉及的具體社會和文化背景差異以及語言自身的特點,在反映對主、客觀的認識時,詞彙語義具有異同點。在英漢詞彙對比中,可以發現兩種語言的詞彙語義存在著三種對應現象完全對應、部分對應和詞彙缺省。這種詞彙語義所指及範圍的不同使得翻譯時要注意詞彙意義的確定和詞義的準確理解及表達。

(一)完全對應的詞彙語義英漢兩種語言中存在著一一對應的詞彙,這是因為人類生活在同一物質世界,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自然生活條件能用語言去描寫客觀事物。因而兩種語言中,各種客觀事物幾乎都有對應語,如表示事物名稱的名詞,country(國家)、nation(民族)、man(人)、nature(自然),以及專業術語和專業名詞:colitis(結腸炎)、eczema(濕疹)、Harvard(哈佛大學)、Ethiopia(埃塞俄比亞)、The United Nations(聯合國)。對於這一類詞,基本是一詞一義,無同義或近義詞,它們的意義在任何上下文中都完全相等,翻譯時難度較小,隻要找準對應意思即可。例如,Acupuncture is promoted as a treatment for pain(針灸現在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治療疼痛)。其中對“acupuncture、treatment、pain”這幾個名詞的翻譯隻需對應直譯。

(二)部分對應的詞彙語義英語詞義以靈活、豐富多變為特征,對上下文的依賴性比較大。而漢語詞義最重要的特點是表意準確,形象鮮明,言簡意賅,辨析精細。兩種語言詞義表達特點的不同使得英語與漢語中的有些詞彙在詞義所指範圍的廣狹度上有所不同,因而存在著不完全對應的詞彙。例如,英語中的“aunt”既可指“姑姑”、“嬸嬸”,也可指“姨媽”、“阿姨”;“parent”既可指“父親”又可指“母親”,還有其他一些像“sister”、“brother”、“cousin”等表示稱呼的詞,其英語的語義比所對應的漢語詞彙涵蓋的意義要廣些,需根據具體情況來判斷。而像一些抽象名詞,如“story”,其意義遠遠大於漢語裏的“故事”,如果一味地對應直譯,就會出錯或鬧笑話,以下麵三個句子為例,“story”就不能譯成“故事”:例1.He made a long story short.例2.It’s another story now.例3.Her story is one of the saddest.

Story在例1中意為所說的“話”,在例2中指“問題”,在例3中的意思是“遭遇”。與此相對,英語裏同樣存在著一些詞義比所對應漢語窄的詞彙,如“eat”、“Look”、“close”等詞比漢語裏的“吃”、“看”、“關”所包含的意義要窄得多。“吃飯”不能說成“eat rice”;“看書”不能表達為“look book”;“關燈”不能譯成“close light”。可見,英譯漢時有必要分析英語單詞與漢語詞彙的對應情況,根據語言自身特點和語境作恰當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