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4章 人力資源外包的步驟(1 / 2)

人力資源外包不是一個簡單的“包出去”工程。在人力資源外包決策和實施過程中,企業要考慮一係列戰略問題,采取有效手段,保證合理決策和正確執行。有效的人力資源外包過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驟:

14.2.1外包前的準備工作

1)成立決策機構

成功的人力資源職能外包方案始於清晰的短期和長期目的和目標。為了保證決策的正確性,企業應當委任一個由來自企業內部不同職能部門(如人力資源、財務、稅務或法律)的4?5人組成的人力資源外包工作委員會,負責審議所有的外包決定。由高級人力資源經理擔任該委員會主席,負責主持有關外包問題的研究,尋找有關信息、資料,起草外包項目計劃書要求等。該委員會應當研究本企業的整個業務、個性及文化,確定外包方案如何適合於這種個性和文化。

在確定了目前以及預期服務需求及人員能力的基礎上,企業應確定哪些人力資源職能適合外包,從而作出“是買,還是自己做”的決策。

2)進行成本一效益分析

在作出人力資源職能外包決策的時候,企業會非常關注外包的成本以及可能的投資回報,期望有完整的成本一效益分析。因為企業最關心的總是利潤,在人力資源外包問題上,最關心的總是提高人力資源效益,降低管理成本。在人力資源活動外包方麵,比較常見的一種成本一效益衡量方式是,核算現有工作人員完成某特定活動的成本(包括薪資、福利、辦公空間、電話及計算機設備及其使用等),再將此成本與該活動外包的成本進行比較。

但是,這種分析可能是很不準確的。例如,通過外包騰出了辦公空間、設備和物品,但如果不能立即將它們賣掉或轉租出去的話,企業就可能看不到即時的成本節省。而且,成本隻是一個因素,還有很多需要考慮的問題。企業必須考慮員工和管理人員對以外包方式完成此項工作的滿意度、現有職能人員的能力發展、企業技術現狀等。人力資源外包決策者必須考慮,究竟什麼會帶來最高的回報率和最小的組織混亂。

總之,關於外包的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還需探討。大體上看,外包傳統的人力資源職能,如福利、培訓或人員配置,使企業有可能精簡這些職能工作,在大多數情況下,會減少運營成本,免於為自購設備及其長期維護付出髙昂的資金費用。隨著在外包活動方麵經驗的積累,企業對人力資源外包成本一效益的判斷和分析也會日臻準確。

3)進行研究和規劃

透徹地研究擬外包的人力資源職能領域非常重要,因為每個領域都有其特有的一係列機遇和風險。企業要研究的三個重要因素是:企業內部能力,外部服務商的可獲得性,以及成本一效益分析。在著手實施外包之前,要仔細調查潛在的服務商市場,認清外包不是一種產品,甚至也不是一種流程。企業的任何人力資源活動的任何問題都不會因將那些事情委托給第三方就消失了。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服務商的問題就是企業自己的問題,反之亦然。外包是一種合夥關係,它要求發包與承包雙方保持溝通和配合。因此,從產生外包念頭開始,直到整個外包項目實施過程的各個環節,企業都應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完善的規劃。

接下來,企業可以確定外包計劃各階段的時間表。這種時間表為企業設定了一個時間線路,引導人力資源外包工作到達啟動目標。它也可以隨著企業計劃的變化而修改。為了保證外包職能的順利交接,所有參與製定和執行這個時間計劃的人都應當提供意見。

4)尋找可能的服務商

最好請熟悉的或過去曾經成功合作過的服務商提出計劃書。企業如果從未進行過人力資源外包,可向相關人員或中介機構谘詢,以獲取他們的服務商名單和信息。

無論決定與哪一家服務商洽談,都得在查詢至少三個證明人之後再采取進一步行動。一種有效的做法是聯係至少三四家服務商,充分了解他們的價格以及能夠提供的每一類服務。企業不要要求服務商提供太多的計劃書,因為那樣要花很多時間去審閱那些計劃書。

5)起草項目計劃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