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組織職業生涯規劃(3 / 3)

2)職務安排——組織對人力資源的任用

當組織招聘人員並對所招收的人員進行入職教育培訓以後,就要對其任用了。組織對人員的任用,要基於工作需要、目標導向、比較選優、人職匹配、考慮發展的原則進行。個人走上某個職業崗位時所感受的組織文化,對其在組織中的行為會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對新就業人員來說,其初次任職不僅是人生的第一步,而且是人生的一大階梯。

從組織的角度看,重要人物、特殊性成員的任職往往要采取一定的儀式,它具有組織目標、組織綱領宣言性的象征性意義,表現為個體狀況的重要變化。例如名譽教授授銜、公司總裁上任等。對於一般性的成員,也可以舉行一定的任職儀式,因為這使得個人在進人組織的形式上有了嚴肅性,甚至是莊嚴感、神聖感。這種氣氛也有利於組織對成員未來的塑造。

3)日常工作——組織對人力資源的使用

組織對於人力資源的使用,從表麵上看就是“任職”,實際上它還有著相當豐富的內容——進行日常的工作管理,有非常深刻的指導思想。其具體內容包括:工作內容的分配安排、工作環境的提供、工作條件的配備、工作流程的控製、工作節奏的調節、工作關係的維持、工作動機的調動、工作績效的評價、工資薪酬的計發、工作能力的培訓、工作潛能的開發等。這些都是人們日日時時從事的職業工作,是人們年年月月走過的生涯道路。

11.3.4組織職位階梯與個人發展目標

從組織的角度看,凡招收聘用了一個人,他就進入本組織而成為自己的成員,也就被置於組織結構中的某一工作的“位子”上。個人進入該組織結構之中,也就加人了組織角色與工作的分工體係。但是,在等級製組織中,工作分工往往意味著一個人在組織的職位階梯中的不同位置。

社會學告訴人們,人的社會地位的流動分為垂直流動和水平流動。對於一個人來說,他的垂直流動包括職業階層的上升和下降(相對少見),水平流動則是同等地位的職業的變換,例如從技術工人變為營業員、從工程師轉行當大學講師、從外科的科主任調任醫院某處的處長。這種職業流動的總和,就是一個人職業生涯所走的路。

組織應當在組織目標的大前提下,充分把員工的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納入組織管理的範圍,通過實現員工的個人發展目標來取得更加優異的組織目標。

11.3.5技術與管理一組織中的職業生涯兩條路

在任何組織中,員工都有從事技術性工作和從事管理性工作兩種可能,即有技術專家和管理者兩條不同的職業生涯發展道路。這兩條路對於人們所從事的職業崗位來說,有著工作性質的差別。應當指出,“技術”道路在這裏是廣義的,它不僅僅是指工程師、研發人員等職業,還包括會計師、廣告師、營銷師、測評師等業務精英的職業。

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組織合理地選拔人員,根據個人的素質潛能幫助其尋找合適的工作目標並進行培訓,是組織對員工進行職業生涯設計的重要工作內容。究竟選擇哪一條道路,最終是要根據員工的能力專長、人格特征條件和個人意願。關於管理者與技術專家兩種工作任務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