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1福利的形式
福利的具體形式千變萬化,有很多與獎勵的形式相同。但它們之間的不同之處是:獎勵一般針對有特殊貢獻和成就的個別人,而且是一次性的;而福利則是全體或大多數員工享有的,不與個人績效掛鉤,具有長期性。
1)住房福利
關於2005年北京外商投資企業薪資情況,根據北京西三角人事技術研究所調查顯示:91%的企業建立了住房公積金。其他解決員工住房途徑依次為:一是企業把住房貨幣化,包含在工資中;二是企業自建或購買商品房,按房管部門的成本價售給員工,員工享有部分產權;三是企業按期發放一定數額的住房補貼,不解決住房;四是企業自建或購買商品房但產權屬於企業,無償或低租分配給員工居住,離開公司時要求退還。
另外,關於員工享受公司的住房待遇公司是否有承諾的問題上,17%的企業對員工無承諾;83%的企業對員工有以下兩種形式的承諾:一是員工與公司簽訂住房合同,房產證由企業保存,若員工離職應交回住房;二是若員工不能履行有關協議(承諾),則收回(退還)住房。
此外,我國國有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的住房製度在經過改革以後,實現了由原來的實物福利分房,到現在各種貨幣分房方式的轉化。
2)交通福利
交通福利的具體形式有發放交通補貼,或用班車接送員工上下班等。根據西三角研究所的調查顯示:76%的企業有交通補貼。
3)飲食福利
飲食福利指供應免費午餐或提供誤餐補貼、發放茶水、果品、點心等。根據西三角研究所的調查顯示:32%的企業有食品補貼。
4)教育培訓福利
其形式有教育補貼、送員工進行脫產進修等。根據西三角研究所的調查顯示:75%的外企每年的培訓費占銷售收人的比例在1%?5%。其中內訓預算每人每年平均為1930元,內訓時間為8.85天/年,外訓預算為1650元/年,外訓時間為5.2天/年。該調查報告顯示,培訓費較上一個財政年度穩中有升,高科技企業在人均培訓費和時間付出上均排第一,從中可看出各家企業都越來越重視培訓。
5)醫療保健福利
其形式有醫療保險、免費體檢、免費健身房或發放健身倶樂部會員卡等。
6)有薪假期
除政府規定的假期,如喪假、產假、婚假、病假、探親假以及陪產假外,根據西三角的調查顯示:各企業基本上都還自己規定有一些假期:年假、輪班、培訓,而且大多數企業都有有薪休假的政策。
7)文化旅遊福利
這方麵福利有為員工過生日、集體郊遊和各種慶祝會、發放書報補貼等形式。
8)金融福利
這方麵福利有發放困難補助、購房貸款等。
9)其他生活福利
其他福利有發放洗燙券、購物券、托兒費、提供律師谘詢和心理谘詢等。
10)工作環境和保護
這方麵福利有發放勞保補貼、提高辦公室舒適度、改善廠房綠化等。
11)社會保險項目
社會保險項目即企業出資為員工購買法定的社會保險,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
9.4.2福利的比較優勢
1)節約成本
因為福利中的很多項目是免稅或是稅收遞延的,所以企業可以通過發放福利,合理避稅,而員工的總薪酬水平不受影響。國外有的公司實行員工持股製,就是把這種形式作為福利,目的是為了享受政府巨額的免稅優惠。
2)為企業留人
福利本身就是留人的一項措施,很多員工在選擇企業的時候,都會考慮它的福利狀況。良好的福利計劃,可以顯示一個企業的資金實力、薪酬管理水平和對員工的關心程度。所以,現代企業為了增強自身的吸引力,贏得人才競爭的優勢,越來越重視自身的福利製度。
3)提高企業形象
企業通過提供各種福利和保險,可以獲得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以及社會的聲望,如有責任感、以人為本、關心員工等。
9.4.3建立福利製度的注意事項
1)控製福利無限膨脹的傾向
正是由於福利有著以上諸多好處,許多企業不斷加大福利在員工薪酬中的比例。據調查,隨著福利類型的增多,美國企業的福利在員工薪酬中的比例日益加大。美國企業在1961年的該比例為25.5%,到1995年就已經上升到41%,而且上升的趨勢還在持續。
我們知道,福利是具有高剛性的,一旦上去就很難削減下來。所以,一個企業中福利的絕對金額和相對比重的大幅度上升,應該引起管理層的重視,否則局麵將變得難以控製。員工福利金額巨大,種類繁多,管理起來相當困難複雜。常有企業因福利管理上的差錯陷人財務困境。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美國醫療費用增加很快,為很多企業始料不及。醫療保險費用的增加使包括卡特皮勒(Caterpillar)在內的一些大公司都瀕臨破產的危險,最後通過與工會重新談判,降低福利水平,增加工人在保險費中的份額,才渡過危機。我國各地也正在積極推進醫療等各項社會保險的改革,各公司也應引以為戒,認真搞好福利管理。
2)調節福利的具體形式和比例
不同員工有不同的福利需求,如果企業管理者不顧員工的需要,而武斷、主觀地確定企業的福利結構,則會花錢而不得人心,吃力反不討好。因為福利關係到員工生活的方方麵麵,關係到他們的生活質量和後顧之憂,容易招來他們的不滿也是在情理之中的。解決的辦法是實行“一攬子福利計劃”、“自助餐式的福利計劃”或者讓員工參與福利計劃的民主製定,在合理的範圍內選擇他們最需要的項目。
3)引導貿工享受福利
雖然每個員工都有自己特殊的福利需求,但他們自己並不一定明確。特別是在“一攬子福利計劃”和“自助餐式的福利計劃”中,員工的選擇有非常大的自由度。而關於自身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等方麵與福利之間的關係,他們並非完全清楚。這時,企業管理者就要幫助他們進行選擇,並對正規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等這些重要的項目進行優惠性補貼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