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布什政府的NMD政策(2 / 3)

(4)確定了NMD的基本部署方案,即“3+5”方案。具體來說,那就是如果美國一旦作出部署決定,將用3年的時間來完成整個NMD武器係統的進一步研製、測試和生產,再用5年的時間來進行具體的部署。在作出決定的8年以後,將實現基本能力的NMD武器係統的作戰能力。這一部署戰略是以美國政府“限時”作出部署決定為起點,把NMD的部署和進一步研發工作向“部署決定”看齊。這就為白宮作出NMD部署決定造成了緊迫感,逼迫白宮無法在NMD部署問題上總是持觀望、拖延或者猶豫的態度。

(5)強調美國部署NMD的必要性,即美國麵臨著迫切的“導彈威脅”。克林頓政府雖然作出了延遲部署NMD的決定,但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渲染美國所麵臨的“導彈威脅”,為NMD部署製造依據。2001年1月11日,即將下台的克林頓政府安全事務助理伯傑表示,美國所麵臨的“導彈威脅”增加了。這是明顯對一貫支持要立即部署NMD的小布什政府的一種“呼應”。

毫無疑問,布什政府在NMD部署問題上的戰略考慮比克林頓政府又大大地向前跨越了一步。具體來說,美國在國家安全方麵的政策選擇,更多地已經不再是考慮美俄關係或者國際社會的反應,而是準備堅定地立足於美國自身的政策需要,這是一種強硬的、不掩飾的單邊主義的政策傾向。布什的共和黨政府看來在戰略利益追求上已經回到了80年代以來共和黨政府的政策主流。建立戰略性導彈防禦係統的設想就是另一位共和黨總統裏根在1983年提出來的。裏根政府追求的是一個與以往美國政府不同的對付前蘇聯的模式,以和平和對付威脅的名義竭力提高美國的戰略力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必過多顧及別人會怎麼辦。為此,裏根在1986年美蘇雷克雅未克首腦會談期間,強硬地拒絕了戈爾巴喬夫所提出的要美國放棄“星球大戰計劃”的要求。在毫不掩飾的單邊主義政策立場上,布什政府與裏根政府極為類似。小布什在2000年的競選演講中就NMD問題表示,美國應該製造能夠滿足美國需求而不是消除別國怨言或得到別國同意的武器係統。2000年4月,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小布什在會見來訪的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時就曾強硬地表示,美國致力於建設一項導彈防禦係統是“俄羅斯和其他國家不得不接受的政治生活中的一個事實”[56]。

布什上台伊始就提出了一個似乎讓人耳目一新的問題:美國為什麼非要通過條約同俄羅斯一起削減進攻性戰略核武器,美國也不需要俄羅斯同意是否建造戰略性防禦武器。2001年1月,布什上台了,美國新政府在NMD部署問題上的政策似乎正是這種迫不及待的單邊主義政策。2月15日,小布什在出訪墨西哥之前同國務卿鮑威爾一起在白宮會見記者,在談到美國的外交政策時他表示,美國將根據本身的重大利益和最大需求來追求“一項明確的、前後一致的和果斷的外交政策”。布什說:“我們的目標是將目前的美國影響力轉變為民主和平的時代。這需要與全世界維持交往,並且以堅決和謙恭的態度維護我們的實力。美國將自己來擬訂外交政策的優先次序,而不被我們的對手或者麵臨的危機所左右。”[57]美國《時代》周刊為此評論說,NMD問題上的“布什學說”已經形成,美國將把部署NMD作為美國“自身的權利”,美國將自己決定建造適合自己的武器係統。“克林頓讓俄羅斯的反對成為現實。而與裏根一樣,布什知道美國能夠重新確定現實——實際上是改造現實。”[58]

研製和部署體現了布什政府極力想完成美國軍備和國防從冷戰過渡到新世紀的戰略追求,以便使得美國軍事力量的建設、戰場作戰能力以及所承擔的軍事任務都在21世紀跨上一個新的台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克林頓政府的安全戰略完成了美國軍力向後冷戰時代的過渡,而小布什及其他的共和黨幕僚們,想要完成的是徹底告別“冷戰”,告別冷戰給美國軍事力量所遺留下來的各種束縛,將美國的軍事力量帶進一個新世紀。2月27日,小布什在國會發表他的第一演說時就明確提出,美國需要“一個明確的戰略來回應21世紀的威脅,這些威脅包括炸彈、暴君、存心發展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流氓國家”;為此,美國必須發展並部署有效的彈道導彈防禦係統,“拋棄冷戰遺產,降低進攻性核力量”[59]。然而,後冷戰時代的國際安全,本身卻由於美國的單邊主義的軍事實力追求,而正在變得更為令人不安。克林頓政府時代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伯傑就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指出,雖然NMD的部署可以給美國的國家安全帶來一定的好處,但其代價將是俄羅斯對美國深深的不信任以及在亞洲有可能出現的不穩定的軍備競賽,這樣的NMD係統部署對美國來說,不是一個值得追求的安全“盾牌”。[60]

布什政府在NMD問題上有可能作出的選擇

當前NMD問題上爭論的重心,在布什政府上台之後,已經不再是NMD會不會部署的問題,而是美國可能在多大的規模上部署、在什麼時候正式作出NMD的部署決定以及準備用什麼樣的代價來部署NMD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首先必須探討美國現有的技術能力可以容納什麼樣的NMD武器係統。

從技術條件上來看,NMD係統的武器構成是布什政府目前NMD政策考慮的重點環節之一。因為這將決定布什政府到底部署什麼樣的NMD武器係統。雖然布什提出過要求部署一個包括陸基、海基和天基武器係統在內的NMD部署方案,但先不考慮國際政治的因素,如果美國真的要研製和部署這樣一個龐大的NMD係統,這不是布什政府任內將可以完成的工作。換句話說,如果布什政府真的作出這樣的部署方案,其技術研發的難度要遠遠超過NMD的克林頓方案。一個單一陸基攔截器的NMD“克林頓方案”已經在技術發展上步履維艱,再要加上海基和天基,其技術開發和成熟的周期顯然將更長。布什總統現在隻是第一任期,不管他個人以及其政府成員的看法如何,如果它作出NMD的部署決定,必須也建立在NMD飛行試驗的可靠性的基礎上。而海基、陸基和天基混合的NMD係統在試驗時要麵臨的問題更多,失敗的風險將更大。布什總統不可能在第一任期內就作出一個技術上尚無保障的NMD部署決定,除非他根本不想看到NMD在自己任內獲得成功。這麼做,對布什政府在防務政策上獲得國內支持沒有任何好處。同時,也將大大增強布什政府平息NMD國際爭議的難度。克林頓政府的NMD方案隻有陸基攔截器,就已經受到了中國、俄羅斯和歐洲國家的廣泛譴責,如果布什政府將NMD武器係統擴展到海基和天基,其對國際軍控和裁軍架構所構成的消極衝擊和影響,毫無疑問將比克林頓政府的NMD方案更大,國際戰略穩定所受到的動搖也將更為劇烈。

因此,從目前來看,布什政府最有可能依據2001年的軍備評估報告以及NMD陸基攔截器近期內的飛行試驗結果,直接作出陸基NMD部署決定。布什政府對NMD情有獨鍾,部署NMD已是既定政策。問題是,當布什總統要作出NMD部署時,他必須有一個技術相對成熟的NMD武器係統選項來作出部署決定。否則,布什隻能充其量繼續作出NMD研發決定,這和部署決定基本是兩個概念。布什政府現在所追求的是使NMD盡快部署,而不是繼續研發。克林頓政府兩屆任期一直在研發NMD。而在NMD武器係統選項中,陸基NMD是一個相對成熟的武器選項。2000年12月20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在2001年I月底和2月初按期舉行NMD第四次飛行試驗。12月22日,美國國防部批準了與波音公司高達60億美元的NMD部分武器係統的研製合同,並表示如果有需要,國防部還可以向包括波音公司在內的NMD係統研發承包商提供70億美元的NMD研製費用。2001年1月,美國國防部又宣布將第四次NMD飛行試驗推遲到4月底和5月初。目前,美國國防部正在計劃在5—6月份進行NMD第四次飛行試驗。對於小布什政府來說,NMD現有陸基攔截器的部署方案由於技術可行性較大,必定會繼續受到重視。

在NMD武器係統的研發重點上,布什政府也有可能作出一係列的調整。但調整將不會是簡單擴大攔截器發射平台,而是力求發展更具時效和費用較為合理的NMD武器係統。例如,“助推階段攔截”和海基NMD係統將會成為布什政府評估和研發的新的重點項目。這一點在克林頓政府後期就已經開始了。助推階段攔截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減少NMD部署所受到《反彈道導彈條約》的約束。它可以通過前沿部署以及利用軍艦為發射平台的機動性能,對有可能對美國構成導彈威脅的國家進行直接導彈攔截。這樣,既可以減少目前NMD陸基攔截係統是對目標導彈進行中段攔截、因而容易受“誘餌”困擾的難題,增加導彈攔截精度,又可以避免在本土建設2個NMD攔截導彈發射場從而違反ABM條約的外交困境。海基NMD係統一旦研製成功,既可以帶動助推階段攔截技術的發展,也可以與陸基NMD係統配合使用,進一步加強整個NMD係統的導彈防禦能力。有關助推階段攔截如何進行,美國國內提出了各種不同意見。[61]布什政府在其NMD部署構想中,不可能不包括助推階段攔截的NMD係統研製和部署的構想。

目前,布什政府正在進行評估工作,既涉及對國防建設和國防戰略調整的評估,也包括對NMD發展的評估。這項評估活動將需要4—6個月左右的時間。一旦評估工作完成,布什政府將公布自身NMD武器係統發展的重點以及研發進程。到時,布什政府的NMD武器係統構成以及預定的方案才會真正出台。克林頓政府的NMD部署方案是以2000年為部署的決定年,並以此來推進“3+5”部署方案的。按照這一部署構想,2007年將建立起包括50枚攔截導彈在內的一個陸基NMD攔截基地,實現G1方案的NMD初始能力。隨後,再根據需要,逐步將NMD部署從G-1提升到C-2以及C-3.目標是在2015年完成包括250枚攔截導彈在內的兩個陸基NMD攔截基地的建設。由於2000年克林頓總統作出了NMD延遲部署的決定,相關的基礎設施修建也隨之延期,因此,這一部署方案即使被布什政府接受也要在整體上延期。因此,布什政府的NMD部署方案必然也要根據布什政府對NMD武器構成的設想和新的選擇而作出新的安排。如何規劃和製定新的NMD部署方案,這是布什政府目前NMD政策中另一個重大考慮。NMD的部署決定與布什政府調整後的NMD部署方案將有直接的聯係。

從近期來看,布什政府將會繼續推行部署一個對付“有限”導彈攻擊的方案。這一方案的好處是避免引起俄羅斯、歐盟以及中國的強烈反應,能夠在NMD的技術能力上符合美國政府強調NMD隻是對付所謂“流氓國家”導彈威脅的一貫說辭。同時,由於NMD係統的技術上的高難度,如果布什政府一開始就轉而尋求大規模的導彈防禦係統,其部署決定難以在首個任期內有可靠的技術支持。例如,美國五角大樓估計,如果確定海基NMD為研發的重點項目,其開始部署的時間至少要到2011年,在2020年之前不可能完成實戰部署。這還是一個樂觀的估計。問題是,布什政府如何對“有限”的NMD作出界定。在克林頓政府時期,這樣的“有限”NMD係統是明確的,具體來說,就是單一的陸基攔截器和250枚為上限的部署方案。但布什政府如何來界定“有限”的NMD係統,目前還尚不明了。但布什政府至少口頭上表示,現在希望部署的,也是一個對付“有限”導彈攻擊的NMD係統。2001年2月布魯金斯學會提出的一份政策建議認為,美國仍然應該以部署“有限”NMD係統為目標。具體來說,這一NMD係統將包括兩個層次的NMD攔截方式。第一個層次是助推階段攔截,這可以通過陸地、空中和海上NMD係統發展和部署來實現。目前TMD研發方案中的“空中激光截殺器ABL就可以具有助推階段攔截的能力;第二層次是”克林頓方案中的陸基攔截器,對目標導彈實施飛行中段攔截。這就需要在美國的北達科他或者阿拉斯加建立陸基攔截導彈放射場。但部署的攔截導彈數量不應該超過50枚。報告認為,這兩個層次,或者說,兩個攔截係統的NMD部署方案在攔截能力上可以相互補充,能夠在未來20年內對付來自伊拉克、伊朗、朝鮮等國可能的導彈攻擊。而且,這麼做的好處是布什政府在兩年內不需要就《反彈道導彈條約》作出什麼決定,有利於美國政府贏得時間來開展導彈防禦外交。[63]

這份報告的內容是否得到采納,目前還不得而知。但該報告的觀點在當前美國支持NMD部署的各方麵人士中具有代表性。對美國來說,NMD問題上的基本目標是實現部署。既然要部署,就必須首先采納一個技術可行性較高的方案。單一陸基攔截器盡管相對來說技術成熟度高一些,但容易受“誘餌”欺騙的技術弱點是明顯的。因此,助推階段攔截可以與之相互補充。同時,在NMD部署和反導問題的國際較量中,中國和俄羅斯反對所有的NMD係統部署;美國為了達到它的NMD部署目的同時又盡可能地減少外交和軍控代價,一個相對簡單、實用的NMD係統應該是考慮以部署為導向的NMD政策的首選。而且,NMD包括助推階段攔截可以有助於美國和俄羅斯在導彈防禦係統問題上的國際合作。俄羅斯所提議的美俄、俄歐反導係統聯合研製,也主要針對的是助推階段攔截。建立某種程度的導彈防禦係統聯合研製,已經成為了小布什政府的基本政策。從技術上來說,助推階段攔截是美國將NMD保護傘擴大到歐洲的一個比較簡便的方案。[64]

布什政府到底什麼時候作出NMD的部署決定,除了受上述因素影響之外,還受以下兩個因素的影響:一是NMD現有武器係統的飛行試驗狀況,二是美國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說服俄羅斯、歐盟以及中國與美國達成妥協,以便將美國NMD部署的國際風險降低到最小限度。美國現任國務卿鮑威爾在2001年2月9日表示,在決定部署國家導彈防禦係統之前,美國將同歐洲盟國、俄羅斯和中國進行磋商,以聽取意見。美國將采取措施消除俄羅斯和中國對NMD的強烈反對情緒以及歐盟國家和加拿大對部署這一係統的憂慮。但鮑威爾強調,布什政府對發展國家導彈防禦係統的立場是“堅定不移”的。[65]目前,無論是布什總統還是其內閣官員,都拒絕提供NMD部署的具體時間表。布什政府還無法確定部署NMD的時間。

根據克林頓政府所公布的NMD研發和部署進程,到2005年,陸基NMD將完成18次飛行整合試驗,目前隻進行了3次。2001年預計要進行的NMD飛行試驗至少是3次。2001年年內的NMD試驗狀況,將對布什政府的NMD部署決定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如果NMD飛行試驗在2001年內獲得技術突破,布什政府早則在2001年年末、遲則在2002年秋天以前作出NMD部署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如果NMD飛行試驗持續失敗,那麼,要看布什政府的NMD武器係統中的其他選項的試驗進展狀況。從目前情況來看,布什政府在兩年內作出NMI)部署決定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從近期來看,布什政府不會直接作出NMD的部署決定。由於政府的交替和政策側重點的不同,布什政府將會進一步調整NMD的“克林頓方案”,在其武器係統的構成、攔截能力以及部署計劃等各方麵作出新的規劃和安排。在具體的部署時間表上,也就是說究竟布什政府將會在什麼時間作出正式的NMD部署決定,還有賴於NMD飛行試驗的結果,與俄羅斯、歐盟等國的外交磋商以及軍備評估報告的正式出台。可以預見的是,布什政府仍將以陸基攔截器為NMD部署的中短期進程內武器係統建設的首要選項。同時,海基NMD和助推階段攔截將會被列人研發的重點NMD武器項目。天基NMD係統的研製也極有可能獲得布什政府的批準,作為中長期的NMD部署項目而被列入NMD發展計劃。總之,布什政府將會進一步突出NMD係統在美軍高科技軍備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正式啟動NMD部署程序、加大NMD項目的經費撥款以及擴大NMD係統內容等方式,全麵加速美國軍事裝備朝著“軍事技術革命”時代和新世紀美軍的戰略轉型轉化。

布什政府上台後俄美圍繞著NHD問題的新一輪較量

俄羅斯對布什總統及其內閣官員在NMD問題上的言論作出了強烈反應。2000年12月30日,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向新聞界發表談話指出,俄羅斯將繼續維護1972年的《反彈道導彈條約》,破壞這一條約將引發新的軍備競賽。俄羅斯的不少高級將領也紛紛表示,俄羅斯所擁有的導彈技術,不用說“白楊-M”,即便是80年代的導彈技術,也可以打垮美國的NMDO 2001年2月2日,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在出席日內瓦裁軍會議時說,美國如果一意孤行發展NMD的話,俄將采取對應措施;雖然目前麵臨現實困難,但俄羅斯有能力應對這一威脅。美國發展國家導彈防禦係統必定失敗。[66]3月11日,俄羅斯國防部國際軍事合作總局局長伊瓦紹夫上將在俄羅斯國家電視台發表談話說,如果美國退出與前蘇聯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並著手部署NMD,這將意味著美國挑起戰略防禦性武器係統和戰略進攻性武器係統的軍備競賽,也自然將帶動常規武器的軍備競賽;在這種情況下,將不能排除俄美將重新恢複冷戰。

除了明確表達對小布什政府NMD部署政策的強烈反對之外,俄羅斯繼續發動“聯歐製美”外交攻勢反對美國的NMD部署立場。2001年1月15日,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與意大利外長迪尼在羅馬舉行會談後表示,意俄兩國反對美國的NMD計劃。為了彌補大西洋兩岸在NMD問題上的裂痕,小布什從一開始就強調其研製中的導彈防禦係統將覆蓋美國的歐洲盟國。1月24日,小布什表示,將盡快批準部署NMD,並將其保護範圍擴展到歐洲和以色列等國。針對美國的這些舉動,俄羅斯也加強了對歐洲的外交攻勢。普京在2月9日訪問奧地利時表示,在冷戰結束之後,北約已經失去存在的價值了。2月20日,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在同北約秘書長羅伯遜舉行會談時,正式提議與歐盟國家共同研製和建立歐洲非戰略性導彈防禦係統。普京總統在當天會見羅伯遜時,要求北約能夠盡快研究俄方所提出的這一建議。和00.年6月普京訪問意大利所提出的美俄聯合非戰略性導彈防禦體係建議相比,此次俄羅斯的建議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俄歐成立專家小組,共同進行導彈威脅評估;其次是共同確立研製和部署導彈防禦係統的方案,第三是在歐洲的重點地區部署反導武器。俄羅斯的建議很明確,那就是通過與歐洲的安全合作來建立對付導彈威脅的防禦係統,而不是讓美國的NMD破壞俄羅斯的安全。這一提議也表明,俄羅斯願意在導彈防禦係統問題上兼顧歐洲的安全利益,但歐洲也必須兼顧俄羅斯的安全利益,俄羅斯不能同意美國將NMD的覆蓋範圍擴展到歐洲。

俄羅斯的立場是,美國部署NMD將直接打擊俄羅斯的安全利益,這是不能接受的。如果美國一意孤行,俄羅斯隻能被迫作出反應,到時整個歐洲安全將再度麵臨困境。歐洲國家對NMD的態度必須充分考慮到俄羅斯的安全利益。為此普京重申了俄羅斯在2000年4月所作出將NMD部署與美俄軍控和裁軍進程掛鉤的立場。3月6日,普京上網與全球網民直接交流。在回答網民的問題中,普京繼續猛烈抨擊美國的NMD部署計劃,表示如果美國部署NMD,俄羅斯將退出現有的第二階段美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並考慮是否繼續對其他國際軍控條約承擔義務。普京在會見羅伯遜時也強調,俄羅斯主要擔心的是導彈防禦和北約東擴這兩個問題。

普京總統在一係列的國事訪問中,積極推動反對NMD部署的外交戰略。2001年2月27日,普京訪問韓國,與韓國總統金大中共同簽署了《韓俄聯合聲明》。該聲明提到:俄羅斯與韓國一致同意,1972年簽署的《反彈道導彈條約》是保持戰略穩定的基石,是國際間削減核武器和防止核擴散的重要基礎。n。在這份聲明中韓國雖然沒有公開表示反對美國的NMD計劃,但對俄羅斯反對NMD部署的支持卻不言而喻。韓國是美國的盟國,小布什政府所強調的NMD部署的必要性之一也是為了保護它的盟國免受導彈威脅,而韓國卻在NMD問題上采取這一立場,無疑讓布什政府十分難堪,美國NMD部署的借口也不攻自破。2月28日,普京在韓國國民議會發表演講,再度措辭激烈地抨擊了美國NMD部署政策。普京強調,《反彈道導彈條約》是全球安全體係的一個最基本內容,並且指出:任何違背這一條約的企圖都將導致整個戰略穩定建設的完全崩潰。[68]3月4日,普京在訪問越南時發表了《俄越聯合聲明》,聲明同樣確認反導條約是國際戰略穩定的基石。越南明確表示反對美國的NMD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