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大學生成長特征(1 / 2)

人才的成長過程一般分為學習準備期,創造活動期,事業成功期等階段,大學階段屬於學習準備階段的最後過程,是人才成長發展的身心發展走向成熟、走向獨立的重要曆程。了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完成社會角色的轉變,把握好大學階段這一人生的關鍵時期,將直接關係到成才目標的實現。

一、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

1.大學生的生理發展狀態

人的成熟發展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一是身體的發育成熟,以個體生理成熟特別是性成熟為標誌;二是心理發展成熟,以個性的成熟穩重主要是自我意識的完善為標誌;三是社會化程度提高,以個體對自己在社會中所處角色以及所擔負的社會責任的正確認識為標誌,這三個條件達到成熟水平,則形成完整的人格。在這裏,生理的發展和心理的成熟是人的社會化的基礎,同人生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生理發展是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大學生的生理發展正處於迅速走向成熟的時期。人從出生到成熟,成長發育要經曆兩次高峰,第一次是一歲左右,第二次是11―12歲到17―18歲之間。在生長發育的高峰中,身體的形態、肌肉骨骼等迅速變化。大學生正處於生長發育的第二個高峰的後期,從生理發展看,已經曆了第二次快速生長期,並到了成長穩定期,骨化逐漸完成,身體形態日漸定型,各器官各係統的機能日益完善成熟。因此,大學生的生理發展不僅為自己獨立生活和學習提供了必要的生理前提,而且直接影響心理的發展,使大學生成人感增強,強烈要求自主獨立,他們精力充沛,朝氣蓬勃,願意處處顯示自己的能力。

2.大學生的心理特征

在生理發展的基礎上,大學生的心理發展處於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完成真正成熟的階段。因此,這一階段在心理發展方麵表現出以下明顯特征:

第一,智力發展達到高峰。人的智力構成是多方麵的,認識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是智能的支柱;抽象思維的形成,思維的獨立性的增強,是智能發展成熟的重要標誌。大學生各項智力因素已達到成熟狀態,他們不再滿足於現象的羅列和現存的狀況,而是主動深入地探究事物的本質規律,充分發揮抽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但是,有時也容易出現主觀片麵,固執己見,脫離現實,懷疑一切等傾向。

第二,情緒情感日益豐富。大學生的情緒變化主要受到內心需要的變化和價值觀的影響。隨著需要日益增多,大學生的情緒日益豐富而強烈;隨著教育的深化和環境的熏陶,大學生的情操迅速發展,理智感、道德感、美感升華。雖然大學生已能注意控製自己的情緒,但遇事仍易激動,情緒尚不穩定,帶有明顯的兩極性,有時表現出為真理而奮鬥的熱情,有時又可能為現實狀態而心灰意冷。

第三,自我意識增強。大學生由於脫離了父母的保護,生活空間擴大,獨立感、成人感增強,注意力開始從外部世界轉向內心世界,自我控製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表現出一係列新的特點。如自尊心、好勝心明顯加強,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與理解,往往容易過高估計自己,一旦遇到挫折,容易產生自卑感,不能正確把握自己。

第四,性意識進一步發展。大學生由於性機能的成熟,性意識增強。他們關心異性,渴望異性交往,獲得感情滿足。由於大學環境自由開放,男女學生交往機會很多,不少學生交上異性朋友並開始戀愛,也有一些學生不能正確選擇戀愛的時機,過早陷入愛情的旋渦不能自拔,產生了一些負麵影響。

3.不同階段大學生的心理發展傾向

大學生從入學到畢業一般經曆2~5年時間,由於不同的年級麵臨著不同的發展課題,因此心理狀態也呈現出不同的發展傾向或特征。

第一階段是過渡適應階段。這是大學生進入大學的起步階段。剛剛進入大學,首先麵臨著從中學生活到大學生活的急劇轉折。由於青年初期獨立性不完全、社會閱曆淺、過於理想化等特點,整個心理處於動蕩之中,表現為對大學生活的多方麵不適應。比如,對集體生活不適應,對學習方法不適應,對飲食、氣候、語言環境改變的不適應,從而引起一些心理矛盾和衝突。大學新生的諸多不適應既是心理發展未成熟的表現,也是進入陌生環境的特殊心理反應。大多數學生經過一兩個學期的學習生活實踐便能逐步適應,但也有極少數學生出現適應困難、心理壓力過大等問題,影響健康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