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三 中央電視台20集電視專題片(六)(3 / 3)

經過幾年時間的四處奔走,他把平民教育推廣到20個省區,《平民千字課》一書發行了300多萬冊,他在課本上寫道:“我是中國人,我愛中華國,中國現在不得了,將來一定了不得。”

在多年的平民教育實踐中,他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曆糾正了杜威教授的一個觀點。

(陶行知紀念館館長 左和平)杜威有這麼兩句話,學校即社會,社會即生活,那麼陶行知把他的話給反了,社會即學校,生活即教育,他還在後麵加了一句,教學做合一,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裏麵的一個閃光的地方。

陶行知走上了一條艱難而快樂的道路。他以教育改造國民性的想法任重道遠;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樂此不疲。陶行知推崇博愛,“愛滿天下”是他的人生信條,並且終身恪守不渝。陶行知後來最重要的推動力量仍是博愛。可以說,愛是陶行知畢生事業的靈魂,陶行知的一生,正是努力描繪愛、歌頌愛、實踐愛、創造愛的一生。1946年7月25日因教育事業與民主運動,勞累過度,病逝於上海,享年56歲。

陶行知先生就這樣為著實現他的理想而忘我奮鬥一生。他想用一種水滴石穿的精神來改變中國落後的麵貌,改變中國人的心靈狀態。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陶行知的一句名言。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個徽州人是一個十足的理想主義者,他宅心仁厚,充滿愛心,為了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矢誌不移。這樣的人,不僅僅是一個“人民教育家”,更稱得上“萬世師表”。

十六 智慧之光

這是位於黃山市屯溪區的一座普通的徽州民居。就是在這裏,一位名叫程大位的徽州小商人發明了珠算的運算法則,這個一生未戴過烏紗的布衣,將中國的數學研究大大地推進了一步。

據《程氏宗譜》記載,程大位“精於古篆,善算數”。他少年時隨父經商,足跡遍及吳楚地域。在商務往來中,程大位切身感到傳統籌碼計算的不便,決心編撰一部簡明實用的數學書。40歲以後,程大位帶著滿腦子的數學問題回到了故裏,20年以後,程大位終於完成了影響深遠的《算法統宗》一書,計17卷。1598年,程大位又刊行了《算法統宗》的簡明本《算法纂要》4卷,成為後世民間算家最基本的讀物。程大位在著作中所敘述的整數、分數以及加、減、乘、除、乘方、開方等基本知識,在當時,都有著領先的地位。尤其是書中全麵介紹了珠算及珠算的各種方法和歸除口訣,具有相當的實用性和指導性。

走進珠算資料館,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形態各異的算盤了。置身其間,會驚喜地發現,一個小小的算盤居然成就了如此大千世界。豐富多彩的算盤,不僅僅是計算的工具,更可以作為徽州經濟發展的一個見證物。這些算盤都誕生於程大位之後,它們的產生顯然得益於程大位的珠算理論,同時也將程大位的珠算理論向前發展了一步。在徽州民間,似乎“高人”總是層出不窮,是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徽州更加豐富多彩。

如今程大位故居所在的小巷,被命名為“大位巷”,故居附近的小學命名為“大位小學”,這所小學的學生運算能力之強,已名揚海內外。這是四年級的學生在上算術課,這樣的速算水平,真叫人驚歎不已,不愧為程大位故鄉的孩子。

程大位的《算法統宗》先後傳到了朝鮮、韓國、日本、東南亞以及歐美各國。日本人把《算法統宗》作為國家珠算的奠基石,程大位被日本人推為“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