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君子如射】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①,反求諸其身。”

【輔義】①鵠:音ɡǔ,靶心。

【參考譯文】孔子說:“射箭很有些類似君子之行,沒有射中靶心,不去其他地方找原因,而是返回來查找自身的原因。”

【輔義】儒家強調“反求諸己”的品性和能力。儒家並不否認外因的作用,而是強調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這種對自我的嚴格要求恰恰是對道德主體高度自信的表現。

四書

【遠邇高卑】君子之道,辟①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詩》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②子曰:“父母其順矣乎!”

【注釋】①辟:通“譬”。②“妻子好合”句:出自《詩經?小雅?棠棣》。翕,和諧融洽。耽,喜悅。帑,通“孥”,音nú,子女。

【參考譯文】實行君子之道,好比走遠路一定要從近處起步,好比登高山一定要從低處開始。《詩經?小雅?棠棣》說:“與妻子兒女相好合,就像鼓瑟彈琴一樣和諧;與兄弟融洽相處,和樂而喜悅;安排好你的家庭,使你的妻子兒女快樂。”孔子說:“能做到這樣,父母就會順心了吧!”

【輔義】本章引《詩經》與孔子之言,說明“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之意。道不遠人,因而行道也應從身邊開始;安頓好家庭,然後不斷向外推廣。本章與《大學》“修身”章可互相發明。

中庸

【鬼神之德】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①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詩》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②夫微之顯,誠之不可掩如此夫!”

【注釋】①齊:通“齋”,齋戒。古人祭祀前要求齋戒沐浴,以潔淨身心。②“神之格思”句:出自《詩經?大雅?抑》。格,至。思,語助詞。度,音duó,揣測。矧,音shěn,何況。射,音yì,厭怠。

【參考譯文】孔子說:“鬼神發揮的功效,真是盛大呀!雖然看也看不到,聽也聽不到,但體現在事物中,又無所不在。它使得天下之人,齋戒身心,整潔地穿上莊重的禮服,來從事祭祀。洋洋大觀,好像在人們的上方,好像在人們的左右。《詩經?大雅?抑》說:‘神的降臨,不可揣測,又怎能厭倦怠惰不敬呢?鬼神情狀隱微而功效顯著,它的真實無虛就是這樣的不可掩蓋呀!”

【輔義】本章以鬼神譬喻道:以鬼神之不見不聞譬喻道之“隱”與“小”,以鬼神之體物不遺譬喻道之“費”與“大”。朱熹說:“此一章,兼費隱、包大小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