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保山市咖啡產業發展及金融支持的政策研究(3 / 3)

一是直接融資渠道不暢,間接融資比重過高。從保山的實際情況看,咖啡生產加工企業的融資渠道仍然是以銀行貸款為主要的融資渠道。從融資結構看,銀行信貸資金所占比例較大,直接融資比重偏小。咖啡產業資本市場發展明顯滯後,尚未有咖啡生產加工企業上市融資,也無使用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工具進行融資。二是部分咖啡生產加工企業融資成本較高。隨著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部分咖啡生產加工企業生產成本持續加大,企業盈利受到影響,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緊張。但由於絕大多數咖啡生產加工企業普遍存在著規模小,經營管理水平不高,市場競爭能力較弱等問題,使咖啡生產加工企業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較弱,融資成本較高,容易使其陷入生產停滯或破產狀態。

(四)咖啡市場不穩定因素較多,產業投資風險較大

目前,保山市出產的小粒咖啡已經享譽全球,在世界咖啡市場上占有重要位置。但由於咖啡市場容易受到國際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的影響,市場不穩定因素較多,產品價格起伏較大,咖啡產業投資麵臨著一定的風險。就近十多年的情況來看,1996~1997年咖啡幹豆在國際上的銷售價每噸達到了4萬元;1999年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銷售價每噸跌至6000~7000元;之後逐步恢複,至2007年每噸售價達2.5萬元左右。隨後,2008年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又降至1.6萬元每噸。而2012年,某國際咖啡巨頭公布咖啡收購報價僅為17.9元/公斤,這個價格創下了近5年來雲南咖啡豆收購的新低。同時,隨著物價的上漲,農民種植咖啡的成本也在逐年攀升。這些不穩定因素的存在使咖啡產業麵臨著較大的投資風險。

四、保山市金融支持咖啡產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加強咖啡種植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咖啡產業發展基礎

一是加快水利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高咖啡的水利灌溉水平是實現咖啡高產優質高效的重要條件。因此,在咖啡種植地區,要把水利配套設施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切實加快“五小水利”工程等農田水利建設步伐,在有條件的地方大力推廣噴灌、滴灌等高效節水技術,切實提高咖啡種植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二是大力推廣優質高效豐產栽培技術。按照因地製宜、科學種植的原則,不斷加大咖啡新品種選育力度和優良種苗繁育速度,實現優良品種本地化,滿足咖啡種植對優良種苗不斷增長的需求。同時,大力推廣咖啡高產創建、間套種、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提質增效、減災增效技術、增強咖啡種植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

(二)強化對咖啡重點企業的培育和支持,積極推進咖啡產業化進程

一是按照“做大、做強、做精”的原則,對列入省級以上農業產業化經營與農產品加工的重點咖啡精深加工企業要認真落實國家規定的各項稅收減免優惠政策,優先給予建設項目和咖啡豆收購財政貼息支持。二是積極推進咖啡產業化進程。對現有企業鼓勵采取兼並、收購、重組、聯合、控股等多種形式,推動企業實現跨區域資源配置,並通過優化組合、集約經營,實現優勢產品向優勢企業集中,努力打造咖啡企業群體和產業集群。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具有先進技術、市場競爭力強的戰略合作企業,培育扶持1~2戶規模大、起點高、實力雄厚、抗風險能力強的企業,帶動和引領咖啡產業實現規模化、集群化的跨越式發展。

(三)加快構建多樣化的融資體係,拓寬咖啡產業融資渠道

一是切實加大有效信貸的投入力度。各金融機構要根據咖啡產業發展的需要,創新信貸品種,改進金融服務,積極拓寬咖啡產業貸款擔保、貸款抵押的有效途徑,鼓勵擔保機構開展咖啡產業貸款擔保業務,努力滿足咖啡生產加工企業的信貸需求。同時,各涉農金融機構要大力發展小額信貸業務,降低貸款門檻,簡化貸款手續,積極支持咖啡種植業發展。二是積極構建直接融資體係。地方政府要加大對咖啡龍頭企業上市的培育力度,鼓勵、支持和培育符合條件的咖啡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和股權、債券等方式,積極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四)積極擴大農業保險補貼範圍,發揮保險在咖啡產業發展的保障及風險分擔作用

一是加快農業保險產品的創新。各保險公司要積極探索適合咖啡產業發展的保險產品,將咖啡種植、咖啡生產、咖啡產業投資等涉及的農產品納入農業保險範疇,鼓勵發展以產品訂單為依據的跟單農業等保險品種。二是鼓勵發展咖啡專業合作組織,通過股份製、訂單生產等方式與龍頭企業建立穩固的產銷關係,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聯結機製,有效降低咖啡產業投資風險。

參考文獻

[1]李維銳,周仕崢.我國咖啡產業發展現狀及前景,熱帶農業科學,2011.10.

[2]周豔飛,陳治華.運轉產業鏈 加快雲南咖啡產業發展,中國熱帶農業,2010.5.

[3]李莘.雲南咖啡產業發展可持續性研究,思想戰線,2010.2.

[4]黃家雄,呂玉蘭等.關於加快雲南咖啡產業發展的建議,雲南農業科技,2010.4.

作者簡介:範應勝(1978-),男,漢族,經濟師,供職於中國人民銀行保山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