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保山市咖啡產業發展及金融支持的政策研究(2 / 3)

二、保山市金融支持咖啡產業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保山市根據中央關於加快“三農”經濟發展和農業金融體製改革的相關精神,結合地方實際情況,適時出台了一係列金融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加強對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的金融支持。在此背景下,咖啡產業發展也得到了銀行信貸資金、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等在內的金融支持,這為推進全市咖啡產業化進程,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一)涉農貸款穩定快速增長,有力支持了咖啡種植業發展

近幾年來,保山市各級金融機構積極拓展涉農業務領域,根據全省加快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戰略目標和措施,不斷加強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的信貸支持。各金融機構通過結合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有效增加信貸投入,為咖啡的種植和收購提供了強有力的信貸資金保障。據統計:2012年末,保山市涉農貸款餘額達到了184.29億元,同比增加33.03億元,增長22%。其中:農林牧漁業貸款餘額為40.31億元,同比增加1.55億元,增長4%;農用物資和農副產品流通貸款餘額為8.71億元,同比增加3.39億元,增長64%;同時,各金融機構積極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強對農戶種植咖啡的信貸支持。據統計:2012年末,保山市農戶貸款餘額為73.83億元,同比增加10.37億元,增長16%。

(二)涉農企業貸款規模穩步擴大,有力支持了咖啡生產加工企業發展

近幾年來,保山市各級金融機構緊密結合地方特色農業產業發展實際情況,加強涉農企業金融服務和融資環境的改善,不斷加大對地方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有效緩解了咖啡生產加工企業的融資困難。據統計:2012年末,保山市涉農企業貸款餘額為103.94億元,同比增加20.9億元,增長25%。其中:農產品加工貸款餘額為11.58億元,同比增加4.31億元,增長59%。同時,各金融機構積極調整和優化信貸結構,重點加強了對咖啡生產加工優勢企業的信貸支持。據對保山市有代表性的深加工企業保山雲潞咖啡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融資的調查情況看,截止2012年末,保山市雲潞咖啡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貸款累計達到4280萬元。

(三)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得到提升,為咖啡的收購和流通創造出了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

近幾年來,保山市以改善農村地區金融支付服務環境為目標,以惠農支付業務為突破口,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廣非現金支付工具,不斷完善農村地區金融支付服務布局,推動了轄區農村經濟金融的發展,為農村地區咖啡的收購和流通提供了一個良好的金融服務平台。一是加快農村金融服務網點建設步伐,不斷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水平。自2011年以來,保山市根據農村經濟發展對金融服務需求的實際情況,切實加快農村金融服務網點建設步伐,使農村金融服務實現了鄉鎮全覆蓋。金融網點的恢複和建設,有效降低了當地群眾辦理金融業務的成本費用,為山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目前,保山市全市72個鄉鎮都有金融機構開展金融服務。二是惠農支付業務快速增長,惠農強農作用顯著。近幾年來,保山轄區內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等涉農金融機構充分利用自身業務優勢,將惠農支付業務作為支持“三農”、創新農村金融服務的新舉措。通過開辦“惠農一卡通”業務,積極推動銀行卡跨行轉賬業務,破解了農村金融服務缺位的難題,為農村地區咖啡的收購和流通提供了較好的金融支持作用。截止2012年,保山市共建立了551個惠農支付服務點,累計發生業務24.78萬筆,金額7,913.26萬元。

三、保山市金融支持咖啡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發展,保山市咖啡產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初步顯示出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咖啡產業有望成為保山市的一個優勢支柱產業。但從發展的趨勢和潛力上看,保山市咖啡產業仍然麵臨著諸多困難。

(一)咖啡種植基礎設施較差,抵禦自然風險能力較弱

從保山咖啡種植分布的情況看,目前,保山咖啡種植主要分布在幹熱河穀地區,這些地區由於山高坡陡,交通條件差,生產物資運輸能力極弱,一些必要的生產物資運輸極為困難。同時,部分地區森林覆蓋少,水土保持能力弱,水利設施投入嚴重不足,缺少基本的灌溉條件,遇天氣幹旱時無法保證咖啡的正常生長。

(二)咖啡產業缺乏精深加工企業,產業鏈較短

目前,保山市現有的咖啡生產加工企業,除少數企業具備較為先進的生產加工技術外,絕大多數企業基本上仍以收購原料為主。即使進行初加工,其生產技術也較為落後,生產設備較簡陋,且沒有統一的生產質量標準,普遍存在初加工落後,深加工困難的生產格局,從而造成咖啡生產加工企業“散、小、亂”等現象,導致咖啡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受到了極大製約。

(三)咖啡生產加工企業融資渠道較窄,融資成本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