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咖啡產業發展及金融支持的政策研究
工作研究
作者:範應勝
【摘要】咖啡是保山市熱帶地區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和重要的創彙農產品。近幾年來,保山市不斷加大對咖啡產業的培育力度,積極推進咖啡產業化進程,咖啡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從咖啡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看,保山市咖啡產業仍停留在起步階段,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本文分析在加快咖啡產業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支持咖啡產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及其存在一係列問題,通過分析並結合實際情況,對在咖啡產業成為保山市特色優勢產業的背景下,金融如何支持咖啡產業發展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咖啡產業 金融支持 政策 研究
咖啡是保山市熱帶地區的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和重要的創彙農產品,其咖啡主產區保山市隆陽區潞江壩具有適宜小粒咖啡種植的優越自然條件,出產的小粒咖啡品質優異,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但從咖啡產業發展的總體情況看,保山市咖啡產業仍停留在起步階段,存在著產業規模小、產業鏈短、附加值低、市場培育不足、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因此,如何充分發揮金融支持和保障作用,充分利用保山市現有的咖啡種植資源優勢主區位優勢、瞄準國內外咖啡消費群體快速增長的廣闊市場前景,改變以低附加值原料出口為主的產業現狀,做大、做強、做精咖啡產業,提升保山市咖啡在國際、國內市場的競爭力是一個值得深思和探討的問題。
一、保山市咖啡產業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保山市不斷加快咖啡產業發展步伐。特別是《雲南省咖啡產業發展規劃(2010—2020)》出台後,保山市充分利用其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進一步加大對咖啡產業的培育力度,積極推進咖啡產業化發展進程,切實規範咖啡產業發展。經過多年的發展,保山市咖啡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基本具備了產業化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咖啡產業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目前,咖啡已成為保山市名副其實的農民增收致富,企業創收創彙,帶動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的產業。據統計:截止2012年底,保山市咖啡種植麵積達到了23萬畝,占雲南省咖啡種植總麵積的比重為17.69%。
(一)咖啡產業發展曆史悠久
咖啡原產於非洲北部和中部熱帶地區,20世紀初開始在保山零星種植。從咖啡種植的曆史情況看,保山市種植咖啡已有40多年曆史。早在1960年,保山市咖啡主產區潞江壩即產咖啡豆21萬公斤,形成了一定的生產規模。1980年,全國咖啡工作會議在保山召開後,保山咖啡產業得到了初步發展。1995年,自雲南省委、省政府啟動生物創新工程以來,保山市咖啡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咖啡種植麵積從1995年的3萬多畝擴展到了2000年的8.41萬畝。商品咖啡豆除供國內上海、廣東等省市消費外,大部分產品遠銷日本、美國、德國和波蘭等國家和地區。到了2009年,保山小粒咖啡的種植麵積已達15萬畝,新增麵積約2萬多畝,咖啡豆產量約1.5萬噸,稅收貢獻380萬元,產量超過3億元,所產的咖啡除流向日本、歐盟、中東國家外,大量被雀巢公司及國內的公司收購,僅有極少量的咖啡在當地深加工出售。
(二)咖啡種植的自然環境優勢明顯
目前,保山咖啡種植主要集中在怒江峽穀兩岸,屬東經98度44分至99度05分,北緯24度46分至25度33分區域,怒江峽穀流域地處幹熱河穀,海拔640~3510米,兩岸地形以山地、坡地為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耕作層多為沙質壤土和腐殖土;日照充足,年日照時數2334.5小時;雨量適中,年降雨量721.5~1100毫米;晝夜溫差大,年均溫度21C,活動積溫7800C。怒江峽穀,高海拔,幹熱河穀,高溫差,這些獨特的自然環境完全能夠滿足小粒咖啡對種植環境的要求,是小粒咖啡種植最適宜的生態區。所產潞江小粒咖啡被眾多中外專家公認為“品質優良,香味醇和,味道很好,可與世界優良品種媲美”的優勢產品。
(三)咖啡種植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目前,作為小粒咖啡主產地保山潞江壩的咖啡高產栽培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並曾創造過畝產800.61公斤的驚人紀錄。特別是隨著咖啡無蔭蔽密植栽培技術的大力推廣,咖啡種植呈現出咖啡定植第二年投產,第三年就可獲得高產,平均畝產達到150公斤以上的種植優勢,基本上形成了較為先進的咖啡種植技術體係。
(四)咖啡生產加工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經過多年的發展,保山市已培育出了一批咖啡生產加工企業,其咖啡生產加工能力不斷得到增強。截止2011年末,保山市咖啡生產加工企業已發展到了30餘家。其中:有代表性的深加工企業為保山雲潞咖啡產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該廠以高科技實現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形了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局麵,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全市咖啡產業的快速發展。有代表性的初加工企業為保山雲大咖啡產業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通過四年的努力,已建成了集生產、加工、示範、科研和農業生態為一體,具有全國一流水平的3000畝有機咖啡示範基地和易地扶貧開發示範基地,同時,該公司全方位實施科技示範和科技興農戰略,基本形成了一個有較高科技含量的現代農業產業化經營實體,成為帶動全省咖啡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對全市咖啡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