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楊彬 文商報國情,助力中國夢(1 / 2)

楊彬 文商報國情,助力中國夢

形象

作者:李玲

他白手起家,艱苦創業,奮力拚搏,自強自立,走過了艱難曲折的創業之路,結下了豐碩的果實;他擁有彙金樓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夢財富聯盟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學雷鋒聯盟中心副主任等頭銜,卻說教育和公益事業才是他的初心和歸宿。他就是“實施新財富文明總動員工程,打造以商報國戰略聯盟第一人”——楊彬。

楊彬從小成績優異、刻苦鑽研,經常熱心幫助同學輔導功課,而且自己也非常享受教與授的過程。對於當時的他而言,三尺講台就是他夢想的舞台。從那時起,他就有了教書育人的報國夢想。楊彬熱愛詩書,曾創作人生哲理詩集《擁有一生陽光》,發表了題為《民族的複興,神聖的使命》的國民素質教育倡議書,創作了公益廣告——“堅持每天四問,實現中國夢想”,還曾擔任過農民日報社、人民日報社的特約記者。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下,楊彬一步步邁向一個屬於自己的中國夢……

把握機遇,夢想起航

1997年7月1日,楊彬在香港親自見證了曆史上國人最引以為豪的時刻——香港回歸,當英國軍艦駛離維多利亞港灣的時候,億萬中國人民都沉浸在無盡的幸福和陶醉之中,隻有他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機遇即將來臨。

楊彬的珠寶帝國正是在這座充滿魅力的被譽為東方之珠的城市——香港起航。那時的他,便與中國創業聯盟促進會、世界大同聯盟促進會等相關部門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確立了以商報國價值觀,以至誠、至信、至精、至善的經營理念,以創業促進就業,以合情、合理、合法地開展各項工作為原則,以順應時代、順應潮流、順應自然為經營策略去完成曆史賦予企業的使命。

義利並舉,回報社會

其實從很久以前起,楊彬的身體裏就一直流淌著永嘉學派“義利並舉”的文化血脈。一邊是公益理想的“義”,一邊是社會現實的“利”,隻有完成“利”的經濟基礎,才能夠實現他公益事業的“中國夢”。義利並非水火不相容,完全可以並舉和兼得。企業的成功為他的公益夢想建造了強有力的後援基礎。

楊彬始終認為,中國傳統文化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助人自助,自助者天助”的思想正是他公益市場化的理念。慈善家卡內基在《財富的福音》中給富人的忠告是:“與其給一個人施舍,不如幫他攀上通往生活之峰的梯子”;洛克菲勒則認為“從財富中獲得快樂恐怕就是源自幫助他人的能力”。楊彬用商業創新手段做公益,切實幫助了人民群眾,解決社會問題。

作為李琳慈善基金會的理事,楊彬致富的同時,始終不忘身上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大力倡導回報社會、奉獻社會的精神。他致富不忘國家、不忘回報社會,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無論事業做得多大,都不能忘記我們的人民群眾,既然是一名共產黨員,就要為人民辦實事、辦難事。”正是在這種奉獻社會、報效國家的信仰和決心的激勵下,楊彬帶領他的團隊創辦了國夢財富聯盟中心。

對話楊彬

《中華兒女》:我們關注到你,首先是從國夢財富聯盟文化傳媒這個企業名稱了解到的,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在這個時代,你和你的團隊是走在時代潮流前列的人?

楊彬:說到時代潮流,我和我的團隊當然願意做一支踐行中國夢的先鋒隊。國夢財富聯盟以助力中國夢為目標,精心打造了助力中國夢早日實現“五大平台、八大經濟模式、二十個服務中心、三千家服務站”的係統,你所看到的視頻材料,主題為“人生大舞台夢想加油站”可以說是該方案的一部分。自2012年12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夢”伊始,我們立刻投入從文化方麵解讀中國夢,從經濟角度助力中國夢的研究。曆時兩年多,我們初步完成了該項課題,設計出獨具特色的助力中國夢戰略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