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老年人健康長壽的因素——老年學研究專家最新公示報告(2 / 3)

其次,要學會自我調節心理平衡,無論是誰,生活中難免遇到許多不順心的事,產生一些心理上的壓力。每逢此際,重要的是善於自我調節而使心理壓力減小。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平時要養成開朗樂觀的性格,遇事要有信心,有主見。同時,還應處事待人隨和。這樣,方能避免鑽牛角尖、生悶氣、無端發怒而引起心理疲勞。

我國曆代的養生家都十分重視對精神的保養,認為精神因素對健康長壽有很大的關係。

在對精神保養的具體方法中,我國古代養生家特別強調心情的寧靜、愉快和排除雜念。所謂“恬靜虛無,精神內守”。這是古訓。意思是說:保持心情必需的寧靜,就需要專心致誌,驅逐煩憂,避免貪欲。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暴怒會使中樞神經係統處於激奮狀態,血液運行突然加快,嚴重影響神經體液的正常功能。暴怒會導致高血壓病人發生腦血管意外凶險。暴怒會導致心髒病人心髒跳動驟然停止而死亡。因此,暴怒、思慮、憂愁、苦悶都會導致人的情緒急劇變化,對健康都會產生持久、深重的影響。倘若一個人的精神長期處於憂愁、苦悶之中,則也會使體內各種生理功能隨之發生抑製。

72.怎樣使老年人開創第二青春?

為了健康長壽,切莫暴怒,更不要憂愁、苦悶、悲哀和驚恐,一切煩躁都是對健康有害的。為了健康長壽,要提倡樂觀、開朗的心情,盡量使老年人開創第二青春。

一是老要少。

平時要多回憶高興的往事。多接觸青少年,讓年輕人的活躍、好動、充滿探索與理想的青春活力感染您,多參加文體活動和集體活動,開闊眼界,豐富自己的生活。

二是老要俏。

平時注意修飾和穿著,經過打扮會顯得大方瀟灑,有風度,穿上一套合體的富有時代感的服裝,更是美的享受,能使自己產生“我還年輕”的心理。

三是老要跳。

積極參加跳迪斯科,交誼舞,學習太極拳,通過跳和運動鍛煉,能使神經係統得到良好的訓練,全身關節,韌帶都得到很好的鍛煉與活動,達到健身益壽之目的。

四是老要笑。

笑,令人神采飛揚。

笑,能令人精神爽快、愉快。

當放聲大笑時,整個身體都像做體操般地運動。

笑,是一種化學刺激反應。笑,能激發人體各個器官,尤其是激發大腦和內分泌係統的活動,產生一種“快樂因子激素”的分泌,給人一種年輕和健康的美感。

73.老年養生怎樣關注飲食營養?

人到老年,各方麵生理機能均要表現出衰退的征兆,這些變化的進程,大都與吃的飲食營養密切相關。

飲食得當,身體健康,飲食不當,患病早亡。以往的“病從口入”是指吃得不衛生會患細菌性傳染疾病。今天,傳染性疾病隨著醫療衛生水平的提高已大為減少。然而,飲食不當,吃得不科學而造成營養不平衡,營養過剩或某種營養素的缺乏,都會給身體造成危害,出現非傳染性慢性疾病的發生,諸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黏稠等出現,進而影響心腦血管病變而危及生命。這些都是與飲食相關的“病從口入”的一種最新表現。吃,是人們生活中的一件頭等大事,飲食是人人都要吃的,天天都要吃食物,民以食為天,人以食為本,食以安為重嘛,如果人們講究吃的學問,精心安排吃的飲食,吃得合理,吃得科學,疾病是可以預防的。而且,吃得科學,對心腦血管與癌症之類的致命疾病也是可以預防的,即使已患了某些疾病,不僅要靠藥物治療,而且,也要靠飲食營養調養,吃得恰當,可促使疾病早日康複。吃得不當,則會加重病情危害健康。所以,必須重視吃與健康的知識學習,要講究飲食營養,吃出健康大有講究。那麼,人們不禁要問:有沒有普遍通用的飲食法則可以遵循呢?沒有,因為飲食也是因人而異,由於嬰幼兒、兒童、青少年、孕婦和老年人的營養需求各不相同。所以,2008年1月15日由國家衛生部發布的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與平衡膳食寶塔三部分組成。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又分為中國孕期婦女和哺乳期婦女膳食指南,中國嬰幼兒及學齡前兒童膳食指南,中國兒童青少年膳食指南,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其中,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個條目。這10條包括如下內容: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粗細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

(3)每天吃奶類、大豆或其製品。

(4)常吃適量的魚、禽、蛋和瘦肉。

(5)減少烹調油用量,吃清淡少鹽膳食。

(6)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8)每天足量飲水,合理選擇飲料。

(9)如飲酒應限量。

(10)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適用於6歲以上人群,根據該人群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要,結合我國居民膳食結構特點,製定了以上10個條目,以期達到平衡膳食,合理營養,保證健康之目的。並且針對我國老年人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條的基礎上,又補充了4條內容,組成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

補充的4條內容是:

(1)食物要粗細搭配、鬆軟、易消化吸收。

(2)合理安排飲食,提高生活質量。

(3)重視預防營養不良和貧血。

(4)多做戶外活動,維持健康體重。

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的製定,是針對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特點,因為,人體的衰老是不可逆轉的發展過程。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容易發生代謝紊亂,導致營養缺乏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合理飲食是身體健康的物質基礎,對改善老年人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預防疾病,健康長壽,提高生活質量具有重要作用。

國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衛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質的重要指標。因此,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營養水平和健康素質,既是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指標。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的膳食狀況明顯改善,城鄉居民營養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貧困農村,仍存在著營養不足的問題。同時,我國居民膳食結構及生活方式也發生了重要變化,與之相關的非傳染性慢性疾病患病率增加迅速,已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突出問題。然而,我國城市化速度將逐步加快,人口老齡化也將日益趨向嚴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對健康長壽的威脅將更為突出。今後10~20年,是中國改善國民營養健康的關鍵戰略時期,抓住機遇,適時幹預,會事半功倍。否則,不僅要影響幾代人的健康素質,也會因不堪重負的疾病負擔,消耗社會經濟發展的成果。為此,國家衛生部委托中國營養學會組織專家,對中國營養學會1997年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進行修改,製訂了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

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以先進的科學證據為基礎,密切結合我國居民膳食營養的實際,建議居民如何選擇平衡膳食,吃得恰當,注意食品衛生,進行適當身體活動,保持健康體重,對各年齡段的居民如何攝取合理營養,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帶來疾病的防治,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為此,中國營養學會發出號召,希望廣大營養專業工作者全力投入,希望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共同努力掀起宣傳膳食指南,推廣膳食指南和實踐膳食指南的新高潮。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從事關民族興衰的高度來倡導全民健康的生活方式,達到改善全民營養與健康狀況,控製和減少非傳染性慢性病之目的,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人口素質基礎。

74.為啥提倡老人吃粗糧能益壽?

專家忠告:老年人選擇食物要粗細搭配,食物的烹製宜鬆軟易於消化吸收,以保證均衡營養,促進健康,預防非傳染性慢性病,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居民主食的攝入減少,食物加工越來越精細,粗糧攝入減少,油脂及能量攝入過高,導致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某些礦物質的供給不足、慢性病發病率增加。為了針對當前膳食中存在的弊端,增強居民體質,提倡粗細糧搭配吃,增加吃粗糧,因為,粗糧含豐富的B族維生素、膳食纖維、鉀、鈣、植物化學物質等。老年人消化器官生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咀嚼功能和胃腸蠕動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所以許多老年人易發生便秘、患高血壓、血脂異常、心髒病、糖尿病等非傳染性疾病的危險性增加。因此,提倡吃粗糧是老年人益壽健康之良策。

老年人吃粗糧有什麼好處?歸納起來有以下四方麵:

一是:粗糧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

二是:粗糧中膳食纖維含量高。

三是:多吃粗糧能調節血糖防治糖尿病。

四是:多吃粗糧能降低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那麼,老年人一天吃多少粗糧呢?專家告訴我們:研究表明,每天食用85克或以上的全穀類食物可幫助控製體重,不易便秘,減少若幹慢性病的發病風險。因此建議老年人每天最好能吃到100克(2兩)粗糧或全穀類食物。

老年人宜選用的食物:

①柔軟的米麵及其製品,如麵包、饅頭、麥片、花卷、粥、麵條、餛飩等。

②粗糧:如細糧以外的穀類及雜豆,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蕎麥、燕麥、薏米、赤小豆、綠豆、芸豆等。

③細軟的蔬菜、水果、豆製品、雞蛋、牛奶等。

④適量的魚蝦、瘦肉、禽類。

在適合老年人咀嚼功能的前提下,要兼顧食物的色、香、味、形。要注意烹調方法,以蒸、煮、燉、炒為主,避免油膩、醃製、煎、炸、烤的食物,使老年人的食物鬆軟而易於消化。

75.老人養生怎樣吃才能長壽健康?

專家調查表明:老年人與家人、同伴一起進餐比單獨進餐吃得好,能享受家庭樂趣,消除孤獨,有助於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有助於預防老年心理疾病的發生。由此可見,合理安排老人飲食,使老人保持健康的進食心態和愉快的攝食過程。

家庭和社會應從各方麵保證老年人飲食質量、進餐環境和進食情緒,使其得到豐富的食物,保證其需要的各種營養素攝入充足,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減少疾病,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減退,出現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為此,要根據老年人營養需要特點合理安排飲食。

①選用優質蛋白質食物。

為適應老年人蛋白質合成能力降低,蛋白質利用率低的情況,所以應選用優質蛋白質的食物有利於健康益壽。

②老人宜吃植物油烹調食物。

為適應老年人膽汁酸減少,酶活性降低,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故攝入的脂肪能量比應以20%為宜,並以植物油為主有利於健康益壽。

③老人不宜多吃蔗糖。

為適應老年人糖耐量低,胰島素分泌減少,且血糖調節作用減少,易發生高血糖的危險,故不宜多用蔗糖有利健康益壽。

④老人應補充鈣和維生素D

為適應老年人鈣吸收能力下降,如果膳食鈣的攝入不足,就更容易發生骨質疏鬆和骨折。同時,老年人隨年齡增加,骨礦物質不斷丟失,骨密度逐漸下降,女性絕經後由於激素水平變化鈣質丟失更為嚴重。故應注意膳食中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才能有利於健康益壽。

⑤老人應多吃富含微量營養素的食物。

為了適應老年人營養需要特點,例如:鋅是老人維持和調節正常免疫功能所必需。硒可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與延緩衰老有關。適量的鉻可使胰島素充分發揮作用,並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故老年人應注意攝入富含這些微量營養素的食物,才能有利健康益壽。

⑥老年人應多吃富含各類維生素的食物。

維生素不足與老年人多發病有關。

維生素A缺乏易患老人皮膚幹燥和上皮角化。

β胡蘿卜素能清除過氧化物,有預防肺癌功能,增強免疫功能,延遲白內障的發生。

維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能減少體內脂質過氧化物。清除脂褐質,降低血膽固醇濃度。

老年人亦常見B族維生素的不足,特別應注意補充葉酸。

維生素C對老人有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

老年人應常食用富含各類維生素的食物。

76.老年養生為什麼要關注營養性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