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克林頓政府的“參與和擴展”戰略
1991年蘇聯解體,宣告了戰後持續40多年的東西方對抗、冷戰時代的結束,美國成為冷戰後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格局處於新舊轉換時期,同時,全球化進程加快,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主題,國家之間的競爭轉向以科技和經濟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對抗。麵對急劇變化的國際形勢,克林頓政府製定了全新的全球戰略,這就是“參與和擴展”的戰略。它的核心內容是以振興美國經濟、軍事力量和擴展民主為支柱,實現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它表明,美國政府力圖抓住難得曆史機遇,從經濟、安全和意識形態三個方麵實行總體外交,建立以美國為領導的冷戰後的新世界。
克林頓在1997年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進一步將“參與和擴展”的全球戰略概括為“一個目標”、“三大支柱”和“六大重點”。一個目標,即美國對外戰略的根本目標是實現它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安全、經濟和促進全球民主化是克林頓政府全球戰略的三大支柱。美國對外戰略的六大重點是,實現和平、統一、民主的歐洲;建立穩定、繁榮的亞太共同體;保持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繁榮;維持世界和平;應付武器擴散、恐怖主義等跨國性挑戰;維持強大的美國軍事及外交能力。
具體來看,“參與和擴展”戰略應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美國全球戰略的總目標,是利用美國最近的15-20年戰略機遇期,維護和加強美國在世界各領域、各個地區的領導地位,阻止任何能與美國進行抗衡的敵對大國和大國集團的出現,建立美國領導下的“世界新秩序”,也就是建立美國為首的單極世界。美國在1999年的新世紀國家安全報告中指出,在2015年以前,沒有任何一個大國能夠對美國的世界地位構成有威脅的挑戰,這是美國實現單極霸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美國必須在這一段時間內塑造對實現美國戰略目標有利的國際環境。
第二,把經濟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這在戰後美國曆史上尚屬首次。克林頓政府上台伊始,就推出了經濟振興綱領,通過各種措施減少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刺激美國經濟增長。與此同時,美國加強了經濟外交,積極開拓海外新興市場;推動全球經濟自由化,把更多的國家納入到以美國為核心的世界經濟體係之中;加強七國集團特別是美、日、德三大經濟體之間的政策協調;強調發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作用,並抓緊時間構建美國主導的國際經濟製度體係,以及推動北美和亞太地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等。所有這些政策和措施,都是為了保證美國的經濟繁榮和它在世界經濟中的主導地位。
第三,確保美國安全,保持軍事實力優勢。美國麵對冷戰後國際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了它的安全政策和軍事結構。和冷戰時期相比,克林頓政府更加強調了經濟安全、信息安全,以及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各種“非對稱性威脅”,反映了美國的安全觀念從傳統的軍事安全向全球化時代的新安全觀轉變。當然,美國依然非常重視傳統的軍事安全,並根據變化的安全形勢提出了“三位一體”的軍事安全戰略。90年代初期,美國關閉或縮小121個海外軍事基地,取消了星球大戰計劃,削減軍費開支,其目的是要建立“適合時代的力量”。1997年5月,美國國防部在《四年國防評估報告》中提出“塑造”、“反應”、“準備”三位一體的軍事安全戰略,即“幫助塑造有利於美國利益的國際安全環境,隨時對危機做出反應和為應付未來挑戰做好準備”。保持強大的防務能力,能夠“同時打贏兩場大規模地區性”戰爭,同時在“質量建軍”上下功夫,通過現代化的高科技武器裝備來提高軍隊的作戰能力。1999年1月,美國國防部公布了美國發展導彈防禦係統的新計劃。根據新計劃,美國用於該係統的費用在此後5-6年內增加66億美元。同時,美國加緊構築以美國為中心的歐亞軍事安全體係。在歐洲,提出北約“戰略新概念”,擴大北約的防務和對外軍事幹預的範圍。在亞洲,強化美日軍事同盟體係以及美與韓、菲、澳、新等國的雙邊軍事關係,確保美國在該地區戰略平衡中的主導作用。
第四,在全世界積極推行美國的“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念,並以此為借口幹涉別國內政。克林頓政府認為,冷戰的勝利是西方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的勝利,因此,把“擴大民主和市場經濟”作為美國全球戰略的三大支柱之一,並非常關注世界範圍內的“人權問題”。為了推行其民主和人權政策,美國政府要求各國開放文化市場,以便於宣揚美國文化和價值觀念。同時,美國還把經濟援助和最惠國待遇等經濟問題與人權掛鉤,甚至不惜武力和軍事手段幹涉別國內政。
第五,構建美國主導下的大國合作的國際秩序。冷戰後,美國為了防範與它抗衡的大國或國家集團的出現,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全球性問題不斷湧現的原因,促使美國不得不重視大國合作關係。美國首先重視的是加強與西歐、日本等戰略夥伴國家的合作協調,美國在冷戰後繼續尋求加強冷戰時代的同盟關係,這是美國實現世界霸權的重要手段。同時,它也加強了同俄羅斯、中國等大國的合作與對話,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和俄羅斯是美國霸權地位的潛在競爭者,但是為了把這兩個國家納入美國的戰略軌道,它應該和中、俄兩國接觸。它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各種戰略性夥伴關係,分化其他大國聯合反對或對抗美國的企圖,並減少“領導的風險和代價”。
總體概括,克林頓的全球戰略就是通過加強自身軍事和經濟力量,借助盟國力量和國際製度,廣泛參與和幹預全球事務,擴展“自由世界”,以最終建立起美國主導的單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