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從泥糊狀食物到“軟塊狀”食物(3 / 3)

5.寶寶長牙時的喂食

6~8個月的寶寶正是開始出牙的時期,這時寶寶口腔內分泌的唾液中已含有澱粉酶,可以消化固體食物,不要錯過這一時機,及時給寶寶添加一些固體食物。可以給寶寶一些手指餅幹、麵包幹、烤饅頭片等食品,讓寶寶自己拿著吃。剛開始寶寶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軟後再咽下去,幾天後,寶寶就會用牙齦磨碎食物,嚐試咀嚼。此時的寶寶多數還未長牙,牙齦會發癢,他會很喜歡用嘴咬一些硬東西,這有利於乳牙的萌出,如果沒有硬食物可咬,他會咬玩具、咬衣服的。

6.寶寶開始長出第一顆乳牙

大多數寶寶在6~8個月時開始長出第一顆乳牙,在他口腔前端的下方露出。開始萌牙時,你的寶寶有時會表現出不適,這些不適使寶寶煩躁或是哭鬧,齒齦可能有些紅腫,他可能要咬東西。緊接著上麵的兩顆乳牙開始萌出,其餘的牙齒將會慢慢陸續長出,9個月時,你的寶寶可能已經長出好幾顆牙齒。如果你發現在寶寶牙齒上有小白點,應當帶寶寶去看牙科醫生,因為牙齒上的白點可能是寶寶齲齒的跡象。一般來說,寶寶出牙的數目可以用12減去月齡來計算,例如8個月牙齒的數目為12-84顆。

一、常見問題

1.寶寶抓起東西就放在嘴裏咬,怎麼辦

這是正常現象,孩子的發育過程中有一個口欲期,是要用嘴巴去探索整個世界。在這個階段對家長的建議是,要把寶寶的玩具每天都清洗、曬幹以後再給他玩。大部分的孩子隨著年齡長大這個習慣會逐漸改掉,隻要保證這些玩具不要掉在地上很髒再拿起來放在嘴巴裏就可以了。強行剝奪往嘴裏放東西咬的過程對寶寶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情,家長不要刻意把寶寶這個習慣去掉,甚至有的玩具就是專門做成給寶寶放到嘴巴裏去的,所以媽媽沒有必要太過擔心。

2.七八個月大的孩子是否可以自己吃飯

孩子用雙手操作嚐試自己吃,這是一種探索行為,是在學習自立,家長應給予充分的支持。從進入食物添加期開始就要注意給孩子提供“自食”的機會,孩子自己進餐從智力開發來說可鍛煉孩子手眼協調,精細動作,寶寶能把勺抓住,把飯盛起並試著放入嘴裏,這是一個多麼難得的訓練計劃和發育的飛躍。從心理發育來說可培養孩子自信心,防止偷懶和過分依賴別人。如果你的七八個月大的孩子有自己吃飯的要求,一定不要剝奪孩子的這種權利哦!

3.寶寶不吃輔食怎麼辦

有的寶寶對一種新的食物表示拒絕,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基本的防護本能,是兒童同環境建立關係時完全正常的表現。家長不能把開始的拒絕視為不喜歡,不再給吃,這會剝奪孩子學習喜歡吃這種食品的機會。此時,家長應耐心地少量多次哺喂,直至孩子適應這一新提供的食品為止。一般經過先舔、勉強接受、吐出、再喂、吞咽等,反複十次以上,經過數天才能毫無戒心地接受開始拒吃的食物。此時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和堅持。

4.寶寶吃什麼拉什麼怎麼辦

寶寶吃了輔食後表現得很愉快,精神和睡眠也都不錯,就可說明寶寶對吃的輔食比較適應。有的孩子有時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大便中帶著整塊的菜葉,整瓣的橘子,成塊成粒的,半幹不稀的,次數也是忽多忽少的,卻搞得全家心神不寧。食物中的纖維素也是一種營養素,對兒童腸道健康是有益的,所以吃什麼拉什麼反而有利於他的排便。其實,隻要孩子不哭不鬧,照吃照玩,大便的次數並不重要,食物未經消化就整個地拉出來了,可以再觀察看看,大多寶寶就在“訓練中”會慢慢得到適應,對吃進去的食物也能夠完全地消化,大便的性狀也就好轉了。如果是寶寶大便非常幹燥,那麼多吃點蔬菜是可以的。

二、生理與營養學知識

1.夏日吃水果多寶寶容易發生紅屁股

夏日寶寶吃水果的機會明顯增多,大多數水果含有明顯的酸性物質,經過胃腸道消化後,排出的大便對寶寶臀部起到比普通飲食更嚴重的腐蝕作用。此時尿液中尿酸鹽明顯增加,由於外界環境中的各類刺激物、致敏物,再加上糞便裏的細菌,寶寶的小屁股直接受傷害的機會增多。寶寶的小屁股尤其嬌嫩,皮脂腺、汗腺等各項功能尚不成熟,因此容易發生紅屁股。

2.注意白肉與紅肉的區別

紅肉富含礦物質,尤其是豐富的鐵元素而使肉呈現為紅色。牛肉、羊肉和豬肉等都屬於這一類,對於缺鐵、缺鋅的孩子尤其需要這種紅肉。而魚肉、雞肉、鴨肉等叫做白肉,白肉脂肪含量較低。紅肉中飽和脂肪的含量確實比白肉多,但天然的脂肪還包括大量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中的亞麻酸、亞油酸是人體必需的,在人體中不能合成,必須從食物中攝取。如果缺乏了這類脂肪,兒童的大腦、眼睛、關節、血液及免疫係統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3.評價輔食添加的尺子

除了根據體重的增長來衡量孩子吃的食物質與量夠不夠之外,還應當多學幾項評價輔食添加是否得當的尺子。如果輔食的量不夠,孩子會有相應的表現,比如不愛活動、喜歡讓別人抱、哭鬧、精神不太好等。再有睡眠不安,夜間多次驚醒,大便的量與質,皮下脂肪的厚與薄,以及麵色是否紅潤,頭發是否有光澤等,都可用來幫助判斷孩子的輔食添加是否科學。如果上述項目出了問題,一般不外乎兩種可能,一是需要更多的食物或改進食物的營養價值,二是由於患病或需要更多的關懷和照顧。

4.身高、體重測量與膳食調查

寶寶每個月或者每間隔一段時間要測量一下體重、身長是必要的,這樣可以觀測到寶寶的增長趨勢如何,有時候臨床上一次的稱和量很難下定論,要看它的趨勢。目前采用的是生長曲線,如果是長得慢就要注意是否出了問題。尋找問題根源時首先要問媽媽寶寶在吃的過程當中究竟吃了些什麼,以奶為主,還是輔食為主,輔食的量和質都要了解清楚。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分析,比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各種礦物質、營養素到底夠不夠,基於這樣的分析結果,給家長一個簡單明了的,對寶寶膳食進行調整的建議。同時還需要定期反饋,看看提出的調整建議是否做到了,寶寶的身體情況是否在慢慢變好。

三、食譜及其製作方法

1.菠菜豬肝泥

原料:研碎的豬肝1小勺,土豆泥1勺,菠菜末1小勺,肉湯少許。

製作方法:先把豬肝洗幹淨,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再用水衝洗幹淨,放入鍋內加適量水上火煮熟撈出控去水分,切成碎末;將菠菜擇洗幹淨用開水燙一下撈出切成碎末。把菠菜末、土豆泥、豬肝泥放在鍋內加入少許肉湯煮黏稠即可食用。

2.小白菜豆腐

原料:豆腐2小勺,小白菜葉2勺,蛋黃1/2個。

製作方法:把豆腐放入熱水中煮一下撈出放到碗裏用勺子研碎;將小白菜洗幹淨後切成碎末加澱粉調勻,再放豆腐拌勻,做成方塊狀,把煮熟的蛋黃研碎,撒在豆腐上,放入蒸鍋內蒸10~15分鍾。

3.油菜蛋黃泥

原料:油菜末1勺,蛋黃1/2個,醬油少許。

製作方法:把油菜洗幹淨放入開水中煮5分鍾,撈出切碎;將油菜末用醬油調拌均勻,再把煮好的蛋黃研成末撒在表麵。

4.三色肝末

原料:豬肝(或牛、羊肝)25克,胡蘿卜、西紅柿、菠菜葉各10克,食鹽少許,肉湯適量,洋蔥少許。

製法:將豬肝洗淨,去筋膜後絞為漿汁;將洋蔥去外衣,切細末,胡蘿卜洗淨,去心,切碎,西紅柿入沸水中略燙,撈出去掉表皮,切碎。上述食物一並入肉湯中煮沸,加食鹽拌勻即成。

四、6~8個月嬰兒喂養及營養學評估

1.體重、身高增長

第6~8個月約每月增長450克,6個月時體重應在8.0千克以上。1~6個月身高約增長18厘米,平均每個月增長3.0厘米,半歲時平均68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