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堅守心靈的那塊淨土——劉永宗與他的文學夢(2 / 3)

與大哥相比,我深為自己感到羞愧。大哥這樣拚死拚活,我的學習卻是那麼一般,第一年高考還落榜。那年高考完,我知道自己肯定成績不好,心情很沮喪。一天傍晚,我和大哥坐在老家一層石頭房的屋頂,夕陽暖洋洋的。我不知道該怎樣確切地形容當時的心情,就是有種“等死”的無望吧,等待高考成績揭曉的那一刻,等待著“判決”。我淡淡地對大哥說,這次高考可能考不上。大哥說等成績出來吧,也許還有希望呢,大不了複讀。大哥還說了很多寬慰我的話。大哥比我還堅定。其實我考不好,他一定比我更難受。因為他今生無法成真的夢想,他希望弟弟能夠實現。

高中時代,我和大哥經常互通書信,互相鼓勵,這也是伴我咬緊牙關走過高三的一種強大力量。高三時,壓力很大,曾因打球而受傷過的腦袋也在這個時候疼痛得厲害,讓我經常感到心力交瘁的疲憊。

那時,我都不敢在教室裏看大哥的來信,因為我總會抑製不住地淚流滿麵。生活於我們,也許有點苛刻。我們那麼努力,還是過得那樣不容易。大哥獨自在外打工,所麵對的困難不少,但他寫給我的信隻有鼓勁、打氣的話,鼓勵我們一起渡過難關。我常常無法一次性看完他的信,每看一段我都要哽咽好長一段時間。不久前在整理書籍時,我又重新翻閱了大學時大哥的來信,樸實的語言卻句句動人。

大哥憑著自己的堅持,終於“改變”了自己的人生,現在他已經走進了北京的寫字樓。這其中,當然也應該感謝他的恩師的關愛與引薦。現在,大哥依舊保持著當年對文學的那股熱情。

其實,大哥對文學的感情,是純粹的熱愛,是因為熱愛而熱愛。在那物質生活嚴重貧乏的時候,這“虛無縹緲”的文學曾經給大哥帶來了許多溫暖和快樂。今年年內,大哥準備出他的第一本作品集《漂泊是條青春的河》,算是他的文學路上的一個小小的逗號吧。

其實,每一個熱愛寫作的人,應該都會有“敝帚自珍”的心理,也許自己的文章水平一般,但那都是自己的“骨肉”。大哥隻念到高一,以後的生活環境又是那麼艱辛,他能有這份篤定的追求,而且一直持抱著不放,我想這是最難能可貴的!

他默默地地追求著心中的夢想,而這熾熱的光輝也讓我感受到力量。今天,我也從事文字工作,這離不開大哥的“熏陶”。

“人生如果沒有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區別?”這是一句令我難忘的電影台詞。我想,有夢想的人生,才是精彩的,也許會孤獨,也許會寂寞。我們努力吧,然後默默地祝福,祝福大哥,也祝福自己!

2009-08-26上午

(劉永輝,男,1983年生於莆田,莆田市作協會員,現就職於莆田市委宣傳部。在《雜文報》《福建日報》《青春潮》《莆田文學》《湄州日報》《莆田晚報》《僑鄉時報》《城市快報》《營口晚報》等省內外報刊發表散文、詩歌若幹,部分作品獲獎。)

淡然的花香,抑或零星的一朵——讀劉永宗散文集《漂泊是條青春的河》

趙目珍

入夜,入深夜。夏日裏午夜籠蓋下的桂子山,涼風裏傳達著交織成一片的蛙聲與蟲鳴。不經意間一想,都七八年了,原來自己一直都闊別家鄉,寓居在江城。這幾天又是畢業的日子,學校裏的朋友走的差不多就隻剩下零星的幾個。時光就這樣無情地流逝,讓人們一次次地經受著黯然銷魂的離別。

我忽然憶起劉永宗的書稿《漂泊是條青春的河》,多日前承蒙囑托,聊備些文字。不想竟捱到這時。於是,我斟上一杯茶,借著夜的靜謐,來品他的文字。

中學後就離家流浪,特殊的生命曆程,促成了他某些特殊的文字。離家帶來的感傷,使他回憶自己的村莊,以及村莊裏那些至親的人們,甚至民間那些謙卑的事物,比如“蛋角”,比如地瓜,比如貓,比如三姑的小背簍。於是,生活中某些簡單而偶然的人物也許都會觸動他敏銳的青春,柱子、芳、理發的女孩,這些陌生而低微的人物,或許對他人起不了什麼吸引,但是他們在作者筆下融進的是看似淡淡實卻沉沉的墨痕。打工中帶來的艱辛,使他對生命充滿了敬畏,他用“像樹葉一樣飄下”形容打工者生命的脆微,生活給了他太多鄙陋的不堪,但他卻始終堅信在他鄉沒有眼淚,他必須做生活的強者。

永宗的小散文題材眾多,他甚至為福建某些地方的風景寫“傳記”,也“報道”某些鄉間地方的小傳奇。他自己生命“卑微”,所以他更青睞那些在逆境中成長的人物,樂意與民間的藝術家們做朋友,為他與他們的相逢做筆錄。寂寞人生,總有不如意的時候,讀讀別人的書,他的心境就沉澱下來,他說他會站在生活的“這一邊”。“這一邊”也許就是佛家的“彼岸”,是佛家的“波羅蜜”,所以他對生命有很多的感悟,這些感悟凝結成一個個的小故事,小故事裏再塞滿小小的哲理。比如“談快樂”,比如“為自己折隻船”,比如“給自己足夠的時間”……

永宗給自己的書命名為“漂泊是條青春的河”,可見他明白青春是一場流動的歲月,這是他的“無處安放的青春”,但是他的文字為他提供了安放的場所。他將那些曾經的苦澀,那書信的年代,那不可求得的愛情,那生命裏的人的顏色……全都埋進了他細膩而看似零散的文字。他一直都在用歌聲漂洗著自己流浪的日子。他也許一直夢想成為一個作家,然而漂泊的青春瞬然成河。可他堅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