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將願往!”孟良主動請命,帶著十幾位武藝高強的部下,乘著夜色溜到山後。那裏果然有二十車糧草。盡管危險,孟良也將它們一點兒不剩地搬回營中!
“糧草是有了,但是救兵不到,最後還是會被困死在這荒郊野外。”寇準不安地說道。
“大人放心,小人偷出遼營,向汴京求救。”孟良說道。
於是,孟良辭別眾位大臣,從山後溜過去,又一次踏上了求救的征程。剛走了一裏多路,就被巡邏的人捉住了。
盡管孟良非常勇猛,但畢竟寡不敵眾,以失敗而告終,最後被五花大綁,拉到木易麵前。
木易故意氣衝衝地跑到孟良麵前喝道:“我不是差你回幽州見公主報告緊急事件嗎?怎麼會被人捉住?”
急中生智的孟良趕緊裝出一副無辜的樣子,可憐兮兮地說道:“天色已晚,小的一不小心就走錯了路。”
“那你還在這兒磨蹭什麼呀?還不快去呀!”孟良聽到這話,連忙彎腰退出,飛一般地不見了人影。
孟良幸運地撿回了一命,心情特別的好,但是一想到身上肩負的重任,又不免傷神起來。
“事情緊急,必須爭分奪秒,還是先往五台山楊禪師處求救吧!”於是,孟良第三次來到了五台山,第三次開口向楊五郎求救。
五郎被他的一身裝束嚇了一跳:“孟將軍,你怎麼穿起了遼服?”
“蕭太後用詭計將十位大人騙到穀中,現在情況十分危急。希望禪師下山,為國效力。”
“前世跟你是不是冤家呀,你為什麼總是來找我呀?”
五郎一心想潛心佛學,無奈總有人來打攪他的修行。
“小人並不是故意跟禪師過不去,實在是形勢緊急,請師父看在八王的麵子上,走一趟吧。”
五郎思考了片刻,無奈地說道:“看在八王的麵子上,我就走這一遭。”
當日,楊五郎召集寺中一千餘人出發。原來五台山靠近關西,許多犯了死罪的人逃入寺中當和尚,五郎將他們集合起來,組成了這隻所向無敵的隊伍。
孟良又連忙趕往三關寨,向楊六郎報告情況。六郎吃了一驚,雖然說遼軍會動武是意料之中的事,但萬萬沒想到會動用龐大的軍隊。
“我這就帶兵過去,還要有勞你報告皇上,再發救兵。”
孟良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京城,上奏真宗。楊宗保毛遂自薦,帶著八娘、九妹,點兵五萬,往九龍飛虎穀趕來。
聽說宋兵長驅而來,沉寂了一個多月的遼兵躍躍欲試。
蕭太後鑒於上次慘痛的教訓,格外重視這次戰役。
“愛卿,此次萬萬不可輕敵!”蕭太後囑咐道。
“請娘娘放心!”耶律學古領命,調來女真國胡傑、沙陀國大將陳深、西番國王黑虎、黑水國王必達。
“明日與宋兵交戰,每個人都須努力向前。如果能馬到成功,太後必有重賞。”
話音還未落,宋兵已經來到了,耶律學古帶領部下列陣迎敵。
隻見宋陣先鋒隊中跑出一員猛將,原來是楊五郎。五郎高聲叫道:“快快退出去,留你們一條狗命,要不然定叫你們有來無回。”
女真國胡傑應聲而出,揮舞著槍就向五郎衝了過來。
這兩人的實力也真是太懸殊了,戰不上十個回合,胡傑就隻能抱頭鼠竄了。此時,西番國王黑虎殺入五郎的頭陀部隊中間,將他們分成兩段,遼兵乘機殺了進來。
就在這刀箭亂飛之時,遠處飄來了一支人馬,原來是楊宗保帶著大軍趕到。八娘奮勇當先,拋起一個紅絨套索,將胡傑捉於馬上。九妹率領宋兵從旁邊攻入,正遇到王必達逃走,九妹乘勢追擊,幾個回合就將他從馬上揪了下來。
耶律學古見形勢逼人,跑入營中報告蕭太後:“太後快走!太後快走!我們遼軍就要全軍覆沒了。”
蕭太後被嚇得心膽崩裂,顫顫巍巍地跨上快馬,由耶律學古、張猛掩護著飛奔。無奈身後楊宗保窮追不舍。這時楊六郎率兵趕到,兩麵夾擊,形勢非常緊急。
蕭太後仰天長歎:“難道我時日已到?”說完,就要拔劍自刎,被眼明手快的耶律學古一把擋住:
“太後勿慌,幽州還有十萬雄兵,我們快快離去。”
張猛奮力抵抗宋軍,讓蕭太後乘機從小路逃回幽州。